在商業(yè)化生產中,種蛋的孵化是在完全黑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在自然狀況下,母雞常常會離開巢穴,將發(fā)育中的雞胚暴露在光線下。
業(yè)已證明,黑暗-光照節(jié)律對胚胎的大腦發(fā)育、激素節(jié)律性釋放及胚胎發(fā)育會有影響,由此可推斷其還會影響胚胎發(fā)育的其他多個方面。
本文列出的數據來自一項較大試驗——孵化期光照對骨骼發(fā)育影響的部分數據。
此試驗有這一部分的目的是研究整個孵化過程中,在蛋殼溫度恒定的情況下,光照程序對出雛期、孵化質量以及肉雛雞發(fā)育的影響。
188枚來自40周齡羅斯308肉種雞群的種蛋,從孵化0 d開始直至出雛采用3種光照程序中的一種:持續(xù)光照(24L);持續(xù)黑暗(24D);或12 h光照和12 h黑暗(12L︰12D)。每3 h監(jiān)測一次出雛,評價出雛時間。
雛雞出雛后進行標記,并在出雛3 h后采樣以測定作為雛雞質量指標的無卵黃體重(Yolk Free Body Mass,YFBM)、臍部評分和雛雞體長,以及作為雛雞發(fā)育指標的心臟、肝臟、胃(腺胃和肌胃)和腸的重量。
結果表明,24L組雛雞比24D組和12L︰12D組雛雞出雛時間早(分別早8 h和10 h;P<0.001),并且比24D組和12L︰12D組的雛雞出雛期長(兩者標準差為+6 h;P<0.001)。
雛雞體長、臍部評分和YFBM在不同組間并無顯著差異(所有試驗P>0.19)。經YFBM校正后,12L︰12D組出殼雛雞的肝臟重量高于24L組雛雞的(-0.05 g)和24D組雛雞的(-0.03 g;P<0.001)。
經YFBM校正后,12L︰12D組雛雞的腸重量比24L組雛雞的(-0.18 g)和24D組雛雞的(-0.15 g;P<0.001)皆高。各處理的雛雞在心臟(P=0.11)和胃(P=0.74)的重量上沒有差異。
原題名:Lighted incubation and its effect on hatch moment (英文)
原作者:C. W. van der Pol,I. A. M. van Roovert-Reijrink,C. M. Maatjens (荷蘭費嫩達爾市HatchTech B.V.公司),B.Kemp,H. van den Brand(荷蘭瓦赫寧根市瓦赫寧根大學適應生理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