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熊岳,城南有一條河繞城而過,歷史上人們稱之為響水河,因?yàn)樗刂@城,也被稱為熊岳河。它在遼東,西向渤海,浩浩蕩蕩奔流不息。傳說,那條河是望兒山母親肩上的一條飄帶,連著母親身上的血管,兒女們依戀響水河就像依戀自己的母親。仿佛是一種古老的儀式,古城的人們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要到響水河邊去,沿著繁花錦簇的甬道和垂柳拂面的河堤下到河邊,掬一捧水洗把臉,或者洗洗手,作為一天的開始和結(jié)束。
江河孕育文明。響水河孕育的熊岳平原,土肥水美,氣溫適宜,降水適中,便于農(nóng)耕,又提供了便捷的航運(yùn)交通和生產(chǎn)、生活用水。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得到了母親河的孕育。響水河兩岸沃野,歷史上曾屬渤海國。渤海國后為契丹所滅,又屬“遼”。熊岳城就是遼代盧州遺址。
響水河河水清澈,碧波蕩漾,綠草清新,有著柳暗花明的迷人景致,從楊運(yùn)山區(qū)的老帽山出發(fā),奔騰歡笑一路歌唱,穿過“老鱉把門”的水口,河面開闊了,歌聲更加悠揚(yáng),清澈的河面倒映著夾岸的半山上的一片片果園,熟透的蘋果,像一盞盞紅燈籠掛了滿樹滿坡,紫色的李子,淡黃的鴨梨,如珠的葡萄,爭相奪目個個耀眼。順著山勢從高到低,還有筆挺的針葉松,搖曳的老槐樹,高大的鉆天楊,一直到河岸上的垂柳……清代詩人魏燮均在《早發(fā)熊岳》中寫道:“道出衫盧郡,分途趁曉行,村煙烘樹色,沙路滯車聲。流水曲圍郭,亂山高護(hù)城,前峰白云動,似欲釀新晴。”真是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畫卷。
前些年,我到熊岳,住在響水河的右岸。每天清晨,我到河邊散步,霧還在河面上不肯走開,河水顯得是那么朦朧。許久,山邊爬起一輪紅日,一會兒就把縈繞在河面上的霧驅(qū)趕得無影無蹤,響水河像一位剛剛蘇醒的睡美人,開始梳妝打扮,唱起了動聽的歌謠。
黃昏,我曾領(lǐng)著女兒到河邊的樹林玩耍。響水河更富有詩意,柔柔的光瀉下來,給河面鍍上了一層華麗的金黃,清波將金黃擊成碎片,光片隨著河流漂淌,那么迷人,那么令人陶醉!驀地,落日像一個燒紅銅盤掉進(jìn)了響水河,河面也被燒得通紅,是那樣柔美,女兒竟忍不住讓我領(lǐng)她去摸一下。然而,我沒有答應(yīng)女兒的請求,響水河已經(jīng)遭到嚴(yán)重的污染,太多的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無休止地注入,使母親河的血液充滿了毒素,大量的建筑取沙造成河道坑坑洼洼,使母親河的血管布滿了瘢痕,我面對母親河心中充滿了愧疚和自責(zé)。
多年后再到響水河,午后的陽光直射,河面寬闊好似明鏡,清涼的風(fēng)從河面吹來,蕩漾著層層微波。河道內(nèi)修建了四道橡膠攔水壩,整個河段直到入??诔蓪掗煹倪B續(xù)水面,呈階梯狀流淌?;◢弾r砌筑的河堤和鋪就的群眾文化廣場上矗立著各樣的雕塑,擺放著鮮花盆景。室外地板鋪成的觀景臺和垂釣臺一直延伸至河心,人們站在河中央,河水在腳下歡唱,母親河又恢復(fù)了她的美麗和健康。
(選自《營口日報》2012年5月7日,有刪節(jié))
閱讀思考
1.閱讀本文后,你認(rèn)為文中的響水河主要具有哪些特點(diǎ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段引用清代詩人魏燮均的詩句有什么作用?請簡要進(jìn)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五段中作者說“我面對母親河心中充滿了愧疚和自責(zé)”,請你結(jié)合全文探究作者“愧疚和自責(zé)”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