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周末午后,一場突如其來的瓢潑大雨,將城市多地淹成了“威尼斯”,將茫然失措的人們關(guān)在屋里。與其望雨興嘆,不如且坐且觀雨景。
而此時的屋外,只融成一個很模糊的輪廓,雨境也似乎變成了夢境。家人都圍在了桌前,期待我選擇一泡適合這潮濕天氣的茶,于是乎我想起了一款“帶勁”的巖茶。
打開茶袋,微弱的燈下,干茶的灰褐色的條索肥壯勻整,幽幽然有淡淡的焙火香在空氣中蔓延。
提水高沖,高銳的桂皮香沖破了潮濕的空氣,讓人微有振作之感。第一道茶湯橙紅,入口水中的桂皮香與幽幽的火香先聲奪人,這是一款2014年制作的中足火肉桂。
第二道,茶湯中的火香散去,水中的桂皮香辛銳,滋味厚實帶骨鯁,回甘氣息幽雅迷人。此時口中微波澹澹,回甘悠悠,不由地想起了茶的主人描述他采茶的情景:“這茶種在三仰峰,5月7日那天,我跟制茶師傅一起上山,走到山腰都還算有正常的山路,山腰以上都是師傅帶路在樹叢里面穿越,偶爾也會有一兩段很古老的石頭路,花了幾個小時才到達(dá)目的地。茶山兩邊都是巖石,幾個人,一直采摘到下午3點多才下山。”
第三道,水中桂皮味依然強勁,微有花果香,茶湯綿中藏勁。古人多喜山中隱居、優(yōu)游、講學(xué),大自然的威力,只有置身其間才能明了。環(huán)境如斯,茶香如是。
第四至五道,茶湯厚度不減,水中隱約有桂花香,口中收斂感強,飽滿而富有層次感。此時的茶湯仿佛窗外的雨,這樣的傾盆大雨,天空得儲蓄多少能量,才能有這么久的綿延。
第六至七道,滋味較穩(wěn)定,水中的桂皮香一陣陣在口中起伏。對這泡茶的制成,茶的主人曾特別指出,茶葉一到廠里剛好還有太陽,師傅就馬上曬青,因為曬青的肉桂做出來會更“剎口”(茶味更足)。
第八道,湯色淺橙黃,茶湯醇和甘甜,入口清新優(yōu)雅,余味悠長。一路的品飲猶如一路的風(fēng)景,盡是山嶺與旋繞的清溪,遠(yuǎn)處的高峰呼之欲來,近處的溪水光影優(yōu)美,回頭看,武夷深處云霧變幻莫測,隱約處,若不是童子海上彈琴,莫非是神仙對弈?
茶隱深山,且尋且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