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空山家拜訪,不是為茶而去,卻因茶相談甚歡。
空山早早就在房子外等候我們,寒喧幾句之后,他徑直帶我們沿著樓梯往下走??丈皆诟咝H谓?,同時也是一位資深的室內(nèi)設(shè)計師,整個負一層是他親手設(shè)計的,這是他最滿意的作品之一。
空山對古代的東西情有獨鐘。在這個偌大的空間里,大到明清家具、木雕擺件,小至?xí)ɡL畫、文房四寶,隨處可見,甚至昔日司空見慣的燭臺都在他的收藏之列。在這里,茶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更有趣的是,在眾多珍藏中有不少與茶相關(guān)的老物件,老壇子里的老茶,光緒年間的粗陶茶罐,1000多年前的石臼茶灶……他說,這并非自己有意為之,但足以說明,茶已經(jīng)融入古人的日常生活,喝茶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除了原有的建筑墻體外,我們看不到任何額外的鋼筋水泥,空間被保留得難得的完整,從里向外,延伸到陽臺的落地窗,長方形結(jié)構(gòu)寬敞而通透。盡管沒有人為的阻隔,我們?nèi)匀豢梢酝ㄟ^室內(nèi)的陳列明顯地區(qū)分出不同的空間布局??丈桨炎罱锹涞目臻g留給了自己,在席地而坐的榻榻米上,一張方形矮桌擺放正中,旁邊立著一盞老式的鐵制燭臺,古典的矮柜左右各一組,兩側(cè)柜子上方均掛著他最喜歡的字畫,面對窗戶的那面墻則布置著一排懸空的壁柜,只有一部分柜門表面貼著長纖維宣紙。很顯然,修繕工作尚在進行中。這里是屬于空山的私人“領(lǐng)地”,每一處細節(jié)都透著樸實自然??丈秸f,正如“空山孤麋”這個筆名,因為他喜歡古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雅致的慢生活,自己常常坐在這,或冥想,或讀書,心無雜念地獨處讓他能夠安靜地思考和感悟。
距離榻榻米不遠處的實木地板上鋪著一塊厚實又柔軟的地毯,上面放置著一張極舒適的皮質(zhì)沙發(fā),旁邊堆著一摞摞的書籍。這是空山平日休憩的地方,想看書的時候,隨手抽出一本,躺在沙發(fā)上,似乎再也找不出偷懶不讀書的理由了。正對沙發(fā)的墻上懸掛著乾隆年間的芍藥花畫四條屏。空山告訴我們,如今在外面越來越難尋得一處清靜地,向往山水似乎已成奢侈,面對它們看書的時候就仿佛身處草木間,回歸大自然。三張四出頭櫸木大漆方椅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畫冊,價值不菲的家具被用來置物,空山似乎很灑脫,他覺得收藏不是為了炫富,再貴重的東西不發(fā)揮使用價值就失去了擁有它們的初衷。
在落地窗前,一張頗有年頭的八仙桌就是喝茶待客的地方,別看它簡陋,卻是來自清代中晚期的老家具了。但奇怪的是,四把椅子各不相同,桌上的茶器也是拼湊而成,甚至沒有正兒八經(jīng)的書架,書都直接堆放在桌角旁的長凳上,為了便于查找,書脊一律朝外,看上去很隨意卻井井有條??丈秸f,他獨愛老茶,并不苛求茶的品種或山場,除非是專為了品一泡茶。在他這里,茶并不是唯一的主角,只是讀書間歇、閑談之余的調(diào)劑品。
這里既是自己的休息空間,也是私人的會客室,更是家人在特殊日子里圍坐一起話家常的好地方。每年的除夕夜,空山都會生起爐炭,用那口1000多年前的茶灶煮水,并拿出心愛的古董茶器,一邊和家人分享收藏的好茶,一邊說著體己話,溫暖而幸福地迎接新一年的開始。
空山告訴我們,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空間是13年前設(shè)計布置的,至今仍不過時,主要是因為自己始終堅持自然而然?!叭毡静璧乐蛔⒅夭柘酱缰g,周遭的一切都必須與之契合,帶有濃厚的宗教約束感。有些臺灣的茶道又過于講究表象式的裝飾空間,刻意地追求插花焚香等儀式。反而是崇尚大自然的中國古人自由隨意,不是為了喝茶而造就茶空間,而是在文人的空間布局中加入了茶?!笨丈秸f,他非常認同古人對茶的態(tài)度,茶是大自然最真摯的施舍,喝茶是為了在紛擾中求一份返璞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