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梓楓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睍隳静粌H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同時潛移默化地提升了情調和智慧,書籍是學者笑談古今的重要媒介,傳播優(yōu)良文化的載體,閱讀也是我們寄托夢想、理想、迷茫的方式。
路過書店,不少男女老少在挑著心儀的書籍,有選文學類的、歷史類的、也有選心靈雞湯苦讀的,看見他們認真汲取書本知識的樣子,突然想起一句話:書非借不能讀也,不由得回憶起我的學生時代。我的同桌是一個安靜的小姑娘,笑起來有小酒窩看起來很可愛,最初對她并沒有太多的了解。年少貪玩,大家都為做練習冊與家庭作業(yè)頭疼不已,期盼著沒有作業(yè),輕松自在的生活。可她卻是我們眼中的“異類”,再繁重的作業(yè)她都能按時完成;面對讓我們抓耳撓腮的難題她也能迎刃而解;我們向她推薦娛樂綜藝時她卻笑而不語。曾問過她,她只是說:“書猶藥也,可以醫(yī)愚”。直到有一天我發(fā)現了她的秘密——那份夾在她語文書中的書單,一張淺色印花紙上填滿了娟秀的小楷,清晰地記錄著將要借閱的書籍,以及選擇借該書的理由和名家推薦,已借的書籍何時到期。通往成功的路上不僅堅持很重要,選擇也很重要,優(yōu)秀的人和名家經典一樣,需要內涵來支撐,時間來點韻。
有了“先賢”經驗我也試著閱讀,在過程中,體驗著從未經歷過的人生,如同尤里·邦達列夫所說:“一個人打開一本書,就是在仔細觀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鏡子深處尋找著自己的主角,尋找著自己思想的答案”。散文,就像個老者在向你娓娓敘述生平過往,溫和而又隨心,但卻總能讓你沉思良久;小說,會讓你瞬間變成偵探,神經緊繃,思緒被情節(jié)拽著,仿佛自己就是主人公,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大展拳腳;詩歌是一種最美麗的語言,讓你不由得贊嘆她的精煉、美麗,她直刺痛處的犀利將喚醒你麻木的神經,她的柔美細膩會讓你心頭一顫,她的深意會讓你如吃了靈丹妙藥般大徹大悟。“讀書對于我來說是驅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沒有一種苦惱是讀書所不能驅散的”。確實,閱讀生活是充實而快樂的,閱讀會對你的思想、精神進行精細的加工,似乎有名師在雕琢你的感官,情感自然也會變得細膩很多。
在一次旅行中,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讓我記憶猶新。在閑聊中感覺老人知識非常淵博,于是問道:您是從事文化工作的吧?老人笑道:我只是個普通的工人而已。原來,在幾年前老人的老伴患重病在床,她為了給老伴解悶,便買了幾本書,讀給他聽,就這樣一直陪老伴走到最后。在此之后,老人的閱讀便沒有間斷,她認為那些閱讀聲她老伴依舊能聽見,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閱讀讓她找到了精神寄托。
也許,讀書對于一些人來說只是迫于考試、工作需要,在多種多樣的娛樂方式中失去人們的寵愛,殊不知,閱讀承載著人們對優(yōu)秀的渴望,對理想的憧憬。胸無江海心難闊,腹有詩書氣自華,對于讀書的益處自然不必贅述,愿浮躁的人們在充滿誘惑的道路上遇見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