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蓮
導(dǎo)語:在速食的時代,還能否找回當初的風流繁華?
英國在維多利亞女皇時代(公元1837~1901),是大英帝國最強盛的時代,文化藝術(shù)蓬勃發(fā)展;人們醉心于追求藝術(shù)文化得內(nèi)涵及精致生活品味。英國的下午茶起源于19世紀,也就是維多利亞時代,因此得名維多利亞下午茶。是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發(fā)明”的。
下午茶會是僅次于晚宴和晚會的非正式社交場合。至于一般家庭,他們也利用下午茶的時間走親串友,往往是在家中最好的客廳里,小家碧玉的女主人殷勤地沏好茶。在英國煙雨蒙蒙的午后三四點鐘,最愜意的事就是享用下午茶了。文人藝術(shù)家們在下午茶時分的社交活動是司空見慣的,著名的布魯姆斯伯里文人圈最為典型。
貴婦生活從下午茶開始
公爵夫人某天睡足了午覺醒來,覺得百無聊賴又有點餓,晚餐開始時間是晚上八點半到九點,心想此時距離穿著正式、禮節(jié)繁復(fù)的晚餐Party還有段時間,而當時正好是下午4點,所以安娜叫來自己的女仆上廚房去給自己弄點東西吃,于是女仆烤了幾片面包,泡了壺紅茶送來,結(jié)果夫人吃了喝了大為好評。之后,她的女伴們下午來訪,安娜便讓女仆如法炮制一番來招待客人,女伴們也十分欣賞這種方式,沒想到一時之間,在當時貴族社交圈內(nèi)蔚為風尚,名媛仕女趨之若鶩;一直到今天,已儼然形成一種優(yōu)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為正統(tǒng)的“英國紅茶文化”。
于是英式下午茶誕生,從上流社會的淑女中間開始流行,逐漸延伸到全社會中去。由于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在資本主義大發(fā)展時期,人們生活品質(zhì)逐漸提高,飽暖之后,人們開始追求一些高尚的生活方式,下午茶于是很好地滿足了人們的這種心態(tài),并且也給先生太太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small talk”(八卦)時間。最初,只是在家中用高級、優(yōu)雅的茶具來享用茶,后來漸漸演變成招待友人歡聚的社交茶會,進而衍生出各種禮節(jié),但現(xiàn)在形式已經(jīng)簡化了不少。雖然下午茶現(xiàn)在已經(jīng)簡單化,但是茶正確的沖泡方式、喝茶的擺設(shè)、豐盛的茶點,這三點,則被視為吃茶的傳統(tǒng)而繼續(xù)流傳下來。
雖然喝茶的時間與吃的東西是正統(tǒng)英式下午茶最重要的一環(huán),但是少了好的茶品、瓷器、音樂、甚至好心情,那么下午茶就顯得美中不足了。 在英國維多利亞式下午茶傳統(tǒng)里,以家中最好的房間、最好的瓷器接待來賓是絕對必要的,而上等茶品與精致的點心則是下午茶的主角。 悠揚的古典音樂來陪襯,加上輕松自在的心情,與知心好友共度一個優(yōu)雅、悠哉的午后。
最初的下午茶當然是比較簡單的,但是隨著它的發(fā)展,也變得越發(fā)地講究起來。雖然事實上不過是一杯茶和一塊點心就了事的事情,但是最后卻變成了這樣:根據(jù)客人數(shù)量而選取大小不同的茶壺(兩人壺、四人壺或六人壺),茶匙(茶匙正確的擺法是與杯子成45度角)、七吋個人點心盤、三層的點心架子、杯子、碟子、糖罐、奶盅、涂抹奶油和果醬用的茶刀、叉子、放茶渣的碗、餐巾、茶壺保暖套、木頭托盤…… 而且桌子上還要擺放白色的刺繡桌布、鮮花和一些裝飾用的小玩意兒,一套上好的茶具價格也是不菲,足以體現(xiàn)主人的良好品味和身家地位。當然了,下午茶的場地最好還要在一個花木繁盛的花園,或者是有著美好景觀的房間里,一切的一絲不茍都是為了飲茶時間的優(yōu)雅意境,人們擺開如此陣勢不僅僅是可以吃喝,還可以欣賞美麗的茶具與風景。
迷人的小吃
英國人對茶品有著無與倫比的熱愛與尊重,因此在喝下午茶過程難免流露出嚴謹?shù)膽B(tài)度。正統(tǒng)的英式下午茶的點心是用三層點心瓷盤裝盛,由下往上吃。三層點心架子的擺放自然也是有規(guī)矩的。最底下的一層是咸味的,一般是各種口味的三明治,比如青瓜、火腿、芝士、金槍魚的,第二層和頂層則是甜點,二層一般放著司康,頂層是水果撻、巧克力蛋糕和餅干,旁邊則放著用來陪點心的奶油和草莓醬。這是英式下午茶必備的,其他如泡芙、餅干或巧克力,則由主廚隨心搭配,第三層的甜點也沒有固定放什么,而是主廚選放適合的點心。吃的順序是從咸到甜,不過以我的經(jīng)驗,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還沒等吃到最頂層,大家都已經(jīng)飽了。不得不說,英國人的食量比東方人確實是大許多。
英國松餅可是不可或缺的。它由小麥、大麥或麥片制成,經(jīng)烘培制作完成。而且它還有一個別名叫司康,名字與一塊有長久歷史的皇室加冕石同樣,人們這么稱呼它,是希望能夠得到皇族的庇護。司康是非常有英倫風情的一種食物,它是一種面食小點心,來自蘇格蘭,得名于具有悠久歷史的被稱為“司康之石”的地方。傳統(tǒng)的司康被做成三角形,以燕麥為主要材料,是將面團放在煎鍋中烘烤而成。不過如今很多司康圓形的比較多,里面還常常會加入蔓越莓或葡萄干烘烤,看上去焦黃焦黃的,暖香撲鼻,雖然像一塊小石頭,但實際上內(nèi)里卻非常松軟。司康要趁熱吃,所以可以用下午茶的茶刀把餅分開,涂抹上草莓醬和奶油,熱乎乎地吃下。配司康的奶油據(jù)說最好是德文郡奶油,這種奶油最為濃郁醇厚,是英式下午茶愛好者追求的極致體驗。
三明治。曾經(jīng)在英國有個酷愛玩紙牌的人,他整天沉溺于紙牌游戲中廢寢忘食,他的仆人們?yōu)榱四茏屗煤贸陨蠔|西,將一些菜肴、雞蛋和臘腸夾在兩片面包之間;蛋糕是一種古老的西點,一般是由烤箱制作的,蛋糕是用雞蛋、白糖、小麥粉為主要原料;水果塔,奶酪牛角包、布丁、咖啡巧克力慕司等。水果塔是著名的英式茶點,充滿麥香原味的酥脆質(zhì)感水果鮮嫩可口。
喝什么也有講究
當然無論甜點多么的豐富,也無論茶器多么精致美好,下午茶還是離不開一個“茶”字,可見,“茶”是絕對的主角。專用下午茶一般都是直接沖泡茶葉,再用茶漏過濾掉茶渣才能倒入懷中飲用。透明的玻璃茶壺,當熱水傾注而下,可以看到在水中慢慢蘊開的茶葉尖。
英國茶一般加牛奶,有時也加糖,但更多的是加上橙片、茉莉等制成所謂的伯爵紅茶 Earl Grey(Duke's black tea)、茉莉紅茶(black tea of jasmine)、果醬紅茶(black tea of jam)、蜜蜂紅茶(black tea of honey)等。
英國茶主要選用的是紅茶,不過這紅茶也是有非常多種類的,下午茶最常用有伯爵茶、大吉嶺紅茶、阿薩姆紅茶、錫蘭茶。記得一部催淚的動畫片《瑪麗與馬克思》中,女主角瑪麗很喜歡伯爵茶,因為它的名字(Earl Grey)念起來聽上去非常高尚優(yōu)雅,事實上此茶也確實有它的高雅之處。這是一款是以紅茶為基礎(chǔ),加上佛手柑熏制而成的酣制茶,據(jù)說是維多利亞時期英國的格雷伯爵在出使中國返回英國時,福建的鄉(xiāng)紳送給他紅茶和佛手柑精油,不曾想佛手柑精油滴到了茶葉中,這種小意外卻產(chǎn)生了一款流傳至今的茶品,也成為英國茶的代表。
出產(chǎn)自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大古嶺紅茶是世界最好的紅茶,也是筆者最喜歡的一種紅茶。大吉嶺紅茶的茶湯橙紅明亮,口感柔滑,被稱為“紅茶中的香檳”,這一名稱其實并不虛,因為大吉嶺紅茶帶有一種麝香葡萄的芬芳。在白瓷的茶杯中,大吉嶺紅茶還會散發(fā)出金色的光暈,非常獨特。
來自錫蘭紅茶有烏沃茶、汀布拉茶和努沃勒埃利耶茶幾種,烏沃茶有薄荷、鈴蘭的芳香,滋味醇厚,較苦澀,但回味甘甜,有著極其動人的茶湯,茶湯表面有金黃色的光圈,尤如加冕一般。汀布拉茶滋味爽口柔和,帶花香,澀味較少。努沃勒埃利耶茶香味清芬,口感接近綠茶,各有特色。
而產(chǎn)自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溪谷的阿薩姆紅茶,因為口味濃烈醇厚,適合加入牛奶飲用。深銅紅色的湯色透著麥草香,麥草香中摻著玫瑰香,是冬季飲茶的最佳選擇。它的茶味濃烈,有甘醇的余香。
如今的英國,盡管碳酸飲料大行其道,生活節(jié)奏也明顯加快,但是茶卻依然重要。下午茶絕對是午餐后的有效補給,而“茶”對于人體健康的作用也不可忽視。紅茶品性溫和、香味醇厚,首先有助于強健骨骼。茶葉中含有豐富的黃酮類物質(zhì),可以減少患骨質(zhì)疏松癥的危險。
在英國的超市里,你還是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茶,比如川寧(Twining)、Fortnum Masons、Whittard,還有很多便宜又大碗的品牌。而且很多都是袋泡茶,第一道就泡盡了滋味。不過在我的感受中,這種家常的風格倒是將茶融入到了最平凡的生活之中。簡單,方便,實用,或許不那么風雅,但對于想在工作中保持元氣的白領(lǐng)們很有用處。維多利亞風情的下午茶在日常生活中不大可能天天實現(xiàn),但是借著杯子里的一個小小茶包,人們依然可以偷偷閑。
喝茶的時間:
早安茶(Early Tea)
下床前的喝茶時間,同時也是用來問候留宿客人的最好方式。
早餐茶(Breakfast Tea)
由于主要目的是用來配送相當豐富油膩的英式早餐。
上午茶(Morning Tea)
介于早餐和午餐之間的非正式的喝茶時間。
午餐茶(Lunch With Tea)
和午餐一起進行的喝茶時間。
午后茶(Middy Tea)
午飯后的喝茶時間是工作日時的下午茶。
下午茶(Afternoon Tea)
貴族們的下午茶時間,一般于周末的三點至四點時舉行。
餐前茶(High Tea)
中產(chǎn)階級紳士們的下午茶時間。
晚餐茶(After Dinner Tea)
和家人親密交談以促進感情交流的喝茶時間。
睡前茶(Night Tea)
和現(xiàn)代不同,維多利亞時代的睡前茶是只屬于上流社會的喝茶習(xí)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