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勇
摘要:圍繞財務會計的確認計量的原則展開論述,指出了會計確認計量的原則應該服從并服務于企業(yè)利潤最大化這一中心目標而不是拘泥于條條框框的禁錮這樣一個思想。這是因為,現(xiàn)行的會計準則有不利于企業(yè)發(fā)展的一面,故有待改進。
關鍵詞:會計原則;確認計量;企業(yè)價值創(chuàng)造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06-0178-02
1選題背景
眾所周知,財務會計的原則是指在會計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或者說會計遵循的準則。包括會計信息質(zhì)量的原則與會計確認計量的原則,其中會計信息質(zhì)量要求的原則包括:客觀性、相關性、可行性、一貫性、及時性、明晰性、重要性;會計確認計量的原則包括:權責發(fā)生制、配比、謹慎性、歷史成本、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實質(zhì)重于形式。改革開放以來,我們?nèi)〉昧艘欢ǖ某煽儯且脖┞冻鰜砹瞬簧俚膯栴},會計確認計量原則也不例外,尤其是權責發(fā)生制原則、歷史成本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有待改進。
2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2.1國際研究現(xiàn)狀
主要是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成果,以公認會計原則最為著名即:GAAP(是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的英文縮寫。主要有以下原則:
(1)BUSINESSENTITY:會計主體。
(2)objectivityPRINCIPLE:客觀性原則。
(3)COSTPRINCIPLE:歷史成本原則。
(4)GOING_CONCERING:持續(xù)經(jīng)營。
(5)STABLE_MONEY_UNITY:穩(wěn)定貨幣假設。
(6)MEPERIODPRINCIPLE:分期假設。
(7)REVENUERECONGNITIONPRINCIPLE:收入確認原則。
(8)MATCHINGPRINCIPLE:配比原則。
(9)FULL_DISCLOSUREPRINCIPLE:充分披露原則。
(10)CONSISTENCYPRINCIPLE:一貫性原則。
(11)MATERRIALITYPRINCIPLE:重要性原則。
(12)CONSERVATISMPRINCIPLE:謹慎性原則。
2.2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主要是以下一些會計政策、會計準則等:(1)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企業(yè)會計準則—具體準則。(3)企業(yè)會計制度;(4)財務會計基礎—西南財大出版社;(5)中級財務會計—西南財大出版社;(6)中級財務會計—上海財大出版社;(7)高級財務會計—上海財大出版社;上述對財務會計的確認計量的原則做出了詳細論述,但是均沒有強調(diào)靈活運用會計的確認計量原則為企業(yè)的利潤最大化服務這一觀點。即,沒有強調(diào)活用會計原則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最大利潤這一說法。
3企業(yè)債務重組方面的會計確認計量原則方面的思考
債務重組是指債權人發(fā)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xié)議或者依據(jù)法院的裁定作出讓步的事項??梢姡瑐鶛嗳擞兴鶕p失、而債務人卻有利得;這就明顯是一種零和博弈,債權人失去的收入正好是債務人的利得,這顯然是不公平的??捎靡韵聨追N方式予以匡正:(1)債轉股,指的是將債權人放棄的債權確認為股本或實收資本;股本(或實收資本)的公允價值與股本(或實收資本)之間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或資本溢價”。(2)債轉債,指的是債務人經(jīng)過與債權人協(xié)商,將其債務指定給債務人的債務人償還,換句話說,由債務人的債務人為債務人償還債務。(3)債權人兼并債務人,采用的是吸收合并的會計賬務處理方法。上述三個辦法將避免債權人的損失,沖破謹慎性原則、權責發(fā)生制原則的禁錮,最大限度地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債務人賴賬。
3.1債轉股
我們系現(xiàn)在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其處理辦法:
[例]甲公司于2012年1月1日銷售一批產(chǎn)品給乙公司,價稅合計100萬,款項未收。由于乙公司發(fā)生財務困難,到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舊未能收到款項。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與甲公司協(xié)商,進行債務從組,甲公司將應收賬款轉為對乙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由此取得乙公司的普通股20萬股,每股面值1元,市價3元。已經(jīng)辦妥相關手續(xù)?,F(xiàn)行準則下的賬務處理:
解:(1)債務人乙公司的會計賬務處理為:
借:應付賬款—甲公司1000000
貸:股本200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400000
營業(yè)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400000
(2)債權人甲公司的會計賬務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600000
營業(yè)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300000
壞賬準備100000
貸:應收賬款—乙公司1000000
我們可以看出,通過債務重組,乙公司少還40萬的債務,而甲公司則損失了40萬的債權,乙公司之所得正好是甲公司所失,這正好是一個典型的零和博弈,很有可能是乙公司賴賬的結果。因此,我們建議作如下賬務處理:
解:(1)債務人乙公司的會計分錄:
借:應付賬款—甲公司600000
貸:股本200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400000
(2)債權人甲公司的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600000
貸:應收賬款—乙公司600000
上述處理辦法有效避免了現(xiàn)行債務重組所帶來的弊端,有利于切實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債務人借債務重組賴賬;同時,這里否定了謹慎性原則,按照收付實現(xiàn)制進行處理,而不拘泥于權責發(fā)生制的束縛,為企業(yè)利潤最大化服務。
3.2債轉債
下面舉例說明:
[例]甲公司于2012年1月1日銷售一批產(chǎn)品給乙公司,價稅合計100萬,款項未收。由于乙公司發(fā)生財務困難,到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舊未能收到款項。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與甲公司協(xié)商,進行債務從組,乙公司以其對丙公司的應收賬款(之前乙公司賒銷了200萬的產(chǎn)品給丙公司)來償還甲公司的應收賬款,丙公司同意上述處理辦法。
解:(1)甲公司的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丙公司1000000
貸:應收賬款—乙公司1000000
(2)乙公司的會計分錄:
借:應付賬款—甲公司1000000
貸:應收賬款—丙公司1000000
(3)丙公司的會計分錄:
借:應付賬款—丙公司1000000
貸:應付賬款—甲公司1000000
3.3兼并
當債務人處于資金鏈短缺、但是債務人的產(chǎn)品卻有較好的市場前景時,可以采用兼并方式解決問題。換句話說,也就是債權人用應收賬款作為兼并債務人的資本。其賬務處理如下:
(1)債權人。
借:資產(chǎn)類科目(公允價值)
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
營業(yè)外收入(公允價值—賬面價值)
或者,
借:資產(chǎn)類科目(公允價值)商譽(賬面價值—公允價值)
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
(2)債務人,作全部科目余額的抵消分錄。
4權責發(fā)生制下收入費用的確認計量思考
與權責發(fā)生制相對的是收付實現(xiàn)制,只有將上述二者巧妙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準確核算企業(yè)的利潤。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
[例]甲公司于2012年12月1日銷售100萬產(chǎn)品給乙公司,增值稅稅率17%,收到23.4萬貨款;當日,支付辦公樓2012到2015年的租金37萬,年利率為10%。[要求]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解:(1)權責發(fā)生制下的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234000
應收賬款—乙公司936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10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0
借:待攤費用370000
貸:銀行存款370000
借:管理費用10000
貸:待攤費用10000
(2)收付實現(xiàn)制下的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234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2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00
借:管理費用370000
貸:銀行存款370000
(3)權責發(fā)生制與收付實現(xiàn)制結合的處理方法:
借:銀行存款234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00
主營業(yè)務收入200000
借:待攤費用360000
貸:銀行存款360000
借:管理費用39842.22
貸:待攤費用39842.22
注: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當期的管理費用=10000+120000*0.1*(1/1.1+1/1.21+1/1.331)=39842.22由此可見,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價值,能更準確的確認計量,從而更為準確地反映企業(yè)的現(xiàn)金流,為充分挖掘企業(yè)潛能創(chuàng)造條件。
5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的會計確認計量原則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當然,有其深層次的原因:其一,我國的會計政策是政府主導,而西方的會計政策是民間主導的,因而存在利益沖突的矛盾??偟膩砜矗覈臅嫶_認計量原則有著明顯不利于企業(yè)而有利于政府的一面,如,按照權責發(fā)生制原則確認收入與支出,這一原則是產(chǎn)生企業(yè)稅負過重的重要原因。其二,我國的會計政策正處于與國際會計政策接軌融合的過程中,過于拘泥于一些條條框框的束縛,從而使企業(yè)失去了主動性,原本屬于企業(yè)的收益不敢確認、費用卻因為貫徹謹慎性原則而多記,這就會造成企業(yè)利潤的降低、同樣也不利于政府稅收。其三,我國的市場經(jīng)濟體制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有待改進,此間難免有一定的漏洞,政策存在很大的滯后性而缺乏前瞻性。
參考文獻
[1]葉建芳,孫紅星.會計英語[M].上海:財經(jīng)大學出版社,2010.
[2]彭鵬翔.高級財務會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中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會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jīng)濟出版社,2012.
[4]梁萊歆.高級財務會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5]財政部.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M].北京:中國財政經(jīng)濟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