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云峰
加強高校國防教育的幾點思考
文/崔云峰
高校作為國防教育的重地,它是全民國防教育中首先應該抓住的一部分,這些未來構成社會發(fā)展中間力量的大學生,他們的國防思想水平某種程度上看會影響中國能否真的成為經得起殘酷國際形勢考驗的大國。本文就著當今的國內外形勢,以這種角度對高校國防教育進行重新審視,提出幾點思考建議。
高校國防;國際形勢;思考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面臨的挑戰(zhàn)越來越多,無論是在現(xiàn)實社會層面,還是思想精神層面。從現(xiàn)實層面看,暴恐、周邊勢力的挑釁日益頻發(fā);從思想精神層面看,敵對勢力對教師、學生乃至大眾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瓦解更是時刻不停歇,這些表面上下的形勢都要求對國防教育的認識進一步提高。而現(xiàn)實的看,未來必然屬于年輕人,更加屬于即將步入社會踐行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大學生。國防教育作為國家長期堅持的戰(zhàn)略性工程,針對高校大學生的國防教育屬于其中一個部分,而且在整個長期工程實施中還占據(jù)了重要地位,因為大學生是構成未來社會發(fā)展的中堅力量,他們的思想水平很大影響著未來主流社會思想發(fā)展。故而,對于高校國防教育對于有著現(xiàn)實的必要,也有著解決諸多問題的內在動因。
認識到國防教育的重要性首先應從其定義上看,對其基本意涵的基本解讀才能為實施過程有著切實的把握。
以《國防教育大辭典》中的基本概念性定義看,國防教育是國防領域里的教育現(xiàn)象。是為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強化全民國防意識和軍事知識與技能所進行的教育[1]。
以其基本定義看,國防教育所要針對的層面不僅應是一些基本的知識或技能傳授,它所強調的更多的是一種意識上主觀能動的教育,在面對事件的時候能夠在意識上形成一定的防備能力。國防教育一定層次上講,教育的只能是理論,但只有有了這種意識即便在面對突發(fā)事件的時候才能有準備的去思考應對方法。
在戰(zhàn)爭年代國防教育一詞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不言自知,而處在當今這樣一個看似和平的年代,特別是對于物質生活水平極大提高的我國來說,對于這個概念的多數(shù)腦袋中或許早已經變成了“專業(yè)人干專業(yè)的事”,或許就根本沒有這個概念。實際上國家的防御工作不僅是專業(yè)的軍事人員的事情,而是涉及到每一個人的具體生活中,因為國防防的也不至于單純的軍事襲擊,也包括其它一些層面,這些層面就是很可能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在當今的國際形勢下,尤其是美國提出重返亞洲戰(zhàn)略背景下尤其明顯。
(一)從國際形勢上看加強高校國防教育
從當今國際總體形勢上看,目前還處在一種相對和平的發(fā)展態(tài)勢當中。但是伴隨著我國經濟幾乎一枝獨秀般的持續(xù)增長,老牌諸多強國的經濟衰退,這種和平發(fā)展形勢已經逐漸的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我國要想實現(xiàn)和平崛起的目標,必須要提高警惕,在抓經濟的發(fā)展同時,對于國防領域的事情也不應放下,必須要保持危機意識。
而實際的情況又如何呢?從國際形勢上看,隨著幾年前美國重返亞洲戰(zhàn)略的提出推行,我國周邊及國內的形勢發(fā)生的變化我們都可以看的一清二楚。一些看似偶然的事件從未有過開始激增起來,從中日島嶼之爭沖突的興起,到南海油田事件,再到MH370,乃至最近的中緬邊境的事件。時間點實在有些過于集中巧合,幾乎都是集中到一兩年之內,如果說這種小概率事件可能偶然集中發(fā)生的話,那也很難幾乎完全集于在我國周邊。這些情況,幾年前偶爾有些小摩擦發(fā)生,但從未有過如此強烈,從表面上看,任何人都可以看出一些不尋常的味道。再從國內上看,暴恐事件所有人都通過新聞看到,這一兩年從未有過的集中爆發(fā),在從前經濟為發(fā)展起來前都從未有過。
從這些國內外嚴峻形勢上看,國防教育已經刻不容緩,不僅是單純的國家層面有所行動,而且應該涉及到每一個人。特別是對于處在思想正待發(fā)展完善的大學生來說,他們處在象牙塔學習成長之中,往往會忽視事物本質,而受到敵對勢力挑唆引起極為不良影響。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摧毀了我國大學生這個未來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主要群體,無疑是達到了某些人的目的。
(二)從大學個人發(fā)展角度看國防教育
從大學生個人發(fā)展角度來看,進行國防教育也是必要的。從現(xiàn)實角度看,我國國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學生也漸漸的習慣了優(yōu)渥生活,全身心去享受生活享受學習。這樣一方面看,大學生個性比以前更加鮮明,思想也更加的開放具有創(chuàng)新力,但有句老話說的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身體在過去革命時期或許單純的指著肉體,而現(xiàn)在更加在于精神上韌性。
從當今國內外形勢上,加強高校國防教育就已經成了必然。即便是之前高校國防教育存在著很多問題,但在新的形勢下這些問題也必須要重新的審視,也就是說那些問題過去長期存在的問題在新形勢下已經發(fā)生變質,需要以一個跳躍的角度看待新時期的問題,不再局限于一個狹隘的細枝末節(jié),要重新思考,加強的同時也是針對問題的改變。
(一)加強國際形勢觀
筆者認為,對于國防教育這樣一個復雜系統(tǒng)戰(zhàn)略過程來說,要短時間內加強提高到一定水平相當有難度,需要在秉持之前設定的教育方式同時,也應該加入一些創(chuàng)新元素去針對特定時期加強教育。比如針對當前的形勢,在加強組織領導、更為貫徹落實政策、提高師資隊伍組成、開展更多的國防文化活動的同時,應該加強灌輸高校學生國際形勢大局觀,讓當今更多學生更多的以自我理解分析局勢的方式去提高自我認識,發(fā)揮了主觀的能動,才能讓國防真正理念深入學生心中。
(二)針對新形勢下網絡技術
網絡自媒體時代的發(fā)展,給國防教育也提供了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通過網絡方面的國防教育不僅能夠讓這種觀念更為快速的傳播,同時也能更加形象化的對大學生進行教育。正如上述所提到的論壇、微博發(fā)帖挑撥等情況,都是一種現(xiàn)實的教材,不在于局限于有些枯燥的書面教學。
[1]侯樹棟.國防教育大詞典[Z].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644.
[2]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增補卷)[Z].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136.
G
A
2095-9214(2015)02-0223-01
(甘肅)青海大學軍事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