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蘋果發(fā)布了iPad,幾乎是憑空創(chuàng)造出了現(xiàn)在的平板電腦市場,但是平板電腦的故事早就開始了。
在2007年的D5會議上,比爾·蓋茨和史蒂夫·喬布斯同臺參加了一個討論會。當話題談到5年后的科技行業(yè)時,蓋茨開始大談、特談平板電腦,而喬布斯講到“后PC時代“來臨的時候,卻回避了平板電腦的話題。從現(xiàn)在看來,那是個微妙的時刻,因為3年后蘋果邁出了平板電腦領域至關重要的一步,從而獲得了微軟至今都未能追上的領先地位。微軟早在2001年就推出了PC掌上電腦平臺。第二年,第三方廠商就推出了最早的掌上電腦,但這些產(chǎn)品始終無法走向大眾,掌上電腦就一直作為一個利基市場生存著。
像微軟這樣的失敗貫穿了iPad之前掌上電腦和手寫運算的歷史。對通過手寫筆控制計算機的嘗試早在1915年就開始了,那時就出現(xiàn)了自動識別手寫字母技術的專利,1957年推出的Stylator被認為是手寫識別設備的原型。那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手寫計算領域并沒有什么里程碑式的產(chǎn)品誕生,而“tablet”這個詞代表著手寫板這個單純的輸入設備,沒人能想象到它衍生的平板電腦能夠代替?zhèn)€人電腦。
蘋果從1987年開始了對這個領域的涉足。在當時CEO約翰·斯卡利的帶領下,蘋果開始了牛頓掌上電腦的開發(fā)。牛頓系列的首個產(chǎn)品MessagePad在1993年面世,和當時其他類似的產(chǎn)品一樣它也是翻蓋的。盡管在技術創(chuàng)新上它算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產(chǎn)品,但它高昂的價格和令人失望的手寫識別系統(tǒng)阻礙了它的成功。1998年喬布斯決定停止蘋果牛頓系列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90年代初期,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研發(fā)掌上電腦和手寫平板電腦。GRiDPad和Palm系列開始小范圍地流行起來,但它們也沒能打入大眾市場。2010年史蒂夫·喬布斯帶領的蘋果推出的iPad掀起了平板電腦的革命,一夜之間平板設備搖身變成了桌面電腦的競爭對手。到2014年9月,蘋果共售出了23 700萬臺的iPad。之后,其他廠商也推出了Windows和Android平板電腦,PC市場的衰退自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