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倩
(芮城縣人民醫(yī)院,山西 運城 044600)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研究
靳 倩
(芮城縣人民醫(yī)院,山西 運城 044600)
目的: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9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采用硝酸酯類、鈣離子拮抗劑、阿司匹林、β-受體拮抗劑、低分子肝素等西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中藥自擬方加減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結果:經治療,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7.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住院時間及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冠心病心絞痛;中西醫(yī)結合;臨床研究
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及心肌暫時性急劇缺氧缺血易導致冠心病心絞痛,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作性胸痛,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隨著飲食結構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冠心病心絞痛發(fā)病率呈逐年增加趨勢,受到臨床廣泛重視,采用適宜治療方法可明顯改善預后[2]。本文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取得顯著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9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相關診斷標準,存在胸悶、氣短、頭暈、心悸、心前區(qū)疼痛、乏力等癥狀,靜息心電圖顯示心肌缺血,排除心肌梗死、預激綜合征、變異型心絞痛、心肌病、瓣膜性心臟病等心臟疾病。其中,治療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47~82歲,平均年齡(66.3±9.9)歲;對照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43~80歲,平均年齡(65.5±10.1)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西藥治療,根據(jù)患者癥狀適當選取硝酸酯類、鈣離子拮抗劑、阿司匹林、β-受體拮抗劑、低分子肝素等藥物。
1.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中藥自擬方加減治療,中藥自擬方組成為:黃芪30g、丹參30g、川芎20g、澤瀉20g、酸棗仁20g、半夏15g、檀香15g、枳實15g、甘草12g、五味子12g、紅花12g。臨證加減:憋悶氣滯者,加降香、甘松;刺痛瘀血者,加桃仁、水蛭;舌苔厚膩、肥胖痰濁者,加茯苓、陳皮;心煩、氣短、口干者,加沙參、天冬;手足青暗寒凝痛重者,加薤白、桂枝;手足清冷陽虛隱痛者,加制附子、淫羊藿。加水煎服,每日1劑,每劑2次。2周為1個療程,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1.3 療效標準
顯效:癥狀基本消失或消失;有效:疼痛發(fā)作持續(xù)時間、程度、次數(shù)明顯減少;無效:癥狀沒有改變;加重:疼痛發(fā)作持續(xù)時間、程度、次數(shù)明顯加重。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經治療,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7.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治療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為(2.13±1.84)天,住院時間為(16.98±1.65)天,明顯短于對照組的(4.61±2.40)天、(20.09±4.69)天,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例數(shù)(n)臨床癥狀緩解時間住院時間治療組452.13±1.84*16.98±1.65*對照組454.61±2.4020.09±4.69t3.432.67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冠心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心絞痛嚴重且有潛在危險,易導致猝死和急性心肌梗死,采取及時有效防治措施可改善患者預后[3]。臨床治療主要方法為減輕癥狀和心肌缺血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預防猝死和心肌梗死,增強預后[4],可采用擴張冠狀動脈、抗血小板聚集、穩(wěn)定粥樣斑塊、解除冠狀動脈痙攣、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黏度等藥物治療。
冠心病心絞痛屬于中醫(yī)“真心痛”“胸痹”范疇,發(fā)病常與心、肝、脾、腎等臟器的盛衰相關,有血瘀、寒凝、痰濁、氣滯等病理的改變,由氣血不暢、邪痹心絡、心絡攣急、心脈不通、脈絡瘀阻致病[5]。本研究,自擬方中黃芪、五味子、甘草、酸棗仁可強心養(yǎng)血;川芎、紅花、丹參可活血通脈;檀香、枳實可疏理氣血、行氣止痛;枳實、半夏、澤瀉可行氣消痰、利濕化濁,合用可通利脈道、旺盛益氣、暢達血氣;黃芪可擴張冠脈,增強心肌收縮,改善心肌代謝和心肌供血,降低血黏稠度,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丹參可保護內皮血管,鈣拮抗劑及抗氧化,擴張冠脈流量,改善心肌供血;葛根具有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擴張血管的作用;當歸、紅花可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保護心臟;水蛭可降低血黏度、抗凝、擴血管、溶栓等作用;川芎可降低血栓素B2濃度及血小板聚集,增加前列腺素分泌,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縮,增加腦動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麥冬可提高心肌耐受性,改善心肌代謝,降血壓;酸棗仁可鎮(zhèn)靜、鎮(zhèn)痛,降低心肌耗氧量。
本研究,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7.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為(2.13±1.84)天 ,住院時間為(16.98±1.65)天,明顯短于對照組的(4.61±2.40)天、(20.09±4.69)天,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謝健燕.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230 例療效觀察[J].現(xiàn)代醫(yī)院, 2011, 11(1): 68-69.
[2] 趙忱,趙志強,王強.中醫(yī)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作用機制概述[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2, 10(5): 588-589.
[3] 何英泉,曹中有,李阿平,等.復方丹參滴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84 例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2, 10(6): 746-746.
[4] 張軍民.淺析冠心病心絞痛應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1, 6(25): 150-151.
[5] 彭偉,史大卓,薛一濤,等.芎芍膠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心血瘀阻證112 例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1, 31(2): 191-194.
(責任編輯:李嵐春)
2014-09-22
靳倩(1983-),女,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人民醫(yī)院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為心內科。
R541.4
A
1673-2197(2015)02-0080-02
10.11954/ytctyy.20150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