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岳倩倩
對日語詞匯性復合動詞的考察
——以《基礎日語綜合教程1-4冊》為對象
文/岳倩倩
作為日語教學中極為關鍵的資源,教材對于各類詞匯的處理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習者的詞匯習得狀況,本文嘗試將教材和復合動詞的習得結(jié)合起來進行考察。以《基礎日語綜合教程1-4冊》(高等教育出版社,曹大峰主編)為文本,對其中的詞匯性復合動詞進行整理和分析,從而探究這套教材在復合動詞習得方面的布局安排,以期對教學者有所幫助。
詞匯性復合動詞;日語教材;基礎日語
復合動詞從詞性方面劃分,構(gòu)成方式多種多樣,鑒于篇幅有限,本文以出現(xiàn)頻率最多,學習者最難掌握的“動詞+動詞”類詞匯為對象,又因語法性復合動詞構(gòu)成方式較為固定,易于掌握,因此僅將詞匯性復合動詞列入考察范圍。以《基礎日語綜合教程1-4冊》(高等教育出版社,曹大峰主編)為文本,對其中的詞匯性復合動詞進行整理和分析,為了方便起見,以下簡稱為復合動詞。
影山、松本、由本在過去研究的基礎上,重點著眼于詞匯性復合動詞,根據(jù)前后項動詞在意義層面上的關系,將詞匯性符合動詞分為以下六類。(將前項動詞記為V1,后項動詞記為V2)
(表1)
ⅰ 手段(V1することによってV2 ) 例:突き落とす、切り倒す。
ⅱ 樣態(tài)(V1しながらV2)例:流れ著く、転げ落ちる。
ⅲ 原因(V1の結(jié)果,V2)例:歩き疲れる、抜け落ちる。
ⅳ 并列(V1かつV2)例:忌み嫌う、戀い慕う。
ⅴ 補文關系(V1という行為/出來事を(が)V2)例:聞き逃す、編み上がる。
ⅵ 副詞性(V2が副詞的にV1の意味を補強)例:晴れ渡る(=すっかり晴れる)、使い果たす(=全部使う)。
在此分類的基礎上,國立國語研究所將ⅰ手段ⅱ樣態(tài)ⅲ原因ⅳ并列,加“繼起”這5類意義關系,定義為VV類型;將ⅴ補文關系和ⅵ副詞性歸入一類,定義為Vs(動詞+輔助性的動詞)類型;將前項動詞的本來意思弱化,傾向于接頭詞的定義為pV類型;另外,前后項動詞失去原來的意思,形成新的意思作為一個詞被人們使用,這類詞被定義為V(一語化)類型。
首先,對四冊教材中的復合動詞進行統(tǒng)計,再根據(jù)前后項動詞的關系進行分類。前面冊數(shù)里出現(xiàn)的詞,后面冊數(shù)中不再重復統(tǒng)計,即只將復合動詞的相異詞數(shù)列入統(tǒng)計,也即對于學習者來說屬于新詞的復合動詞。部分詞匯兼具詞匯性和語法性兩種特征,鑒于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此種情況一般會提及、講解,所以將此類詞匯一并計入詞匯性復合動詞之中,與占絕大多數(shù)的單一詞匯性復合動詞一起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全四冊一共190個詞匯性復合動詞,其中第一冊13個,占全部的6.8%;第二冊46個,占比24.2%;第三冊90個,占比47.4%;第四冊41個,占比21.6%。
從上述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第一冊到第三冊的復合動詞的數(shù)量一直在增多,在第三冊達到頂峰后,第四冊的數(shù)量回落到和第二冊相當?shù)乃缴稀τ趧倓傔M入大學的零起點學習者來說,將學習的重點放在單純動詞上,同時接觸少量的復合動詞。第一冊中僅僅出現(xiàn)了13個,而且種類也比較單一。
這種螺旋式的安排方式不僅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也符合學習者的認知水平。不僅重視隨著學習的深入,增加新的復合動詞,而且也重視對已有內(nèi)容的復習。這可能也是第四冊沒有像前三冊一樣持續(xù)增加新單詞數(shù)量的原因,以給學習者一定的復習空間。
根據(jù)分類標準,我們將各冊中出現(xiàn)的復合動詞進行分類整理,可以得出四冊教材中各類復合動詞的分布情況,四冊教材中的總詞數(shù)190個,其中VV類117個,占比61.58%;Vs類49個,占比25.79%;pV類14個,占比7.37%;V(一語化)類8個,占比4.21%,同屬兩種類型及以上的個數(shù)為3個,占比1.58%。具體到每一冊中,第一冊總詞數(shù)13個,其中VV類9個,占比69.23%;Vs類2個,占比15.38%;pV類0個;V(一語化)類2個,占比15.38%,同屬兩種類型及以上的個數(shù)為0個;第二冊總詞數(shù)46個,其中VV類26個,占比56.52%;Vs類10個,占比21.74%;pV類6個,占比13.04%;V(一語化)類2個,占比4.35%,同屬兩種類型及以上的個數(shù)為2個,占比4.35%;第三冊總詞數(shù)90個,其中VV類56個,占比62.22%;Vs類26個,占比28.89%;pV類4個,占比4.44%;V(一語化)類3個,占比3.33%,同屬兩種類型及以上的個數(shù)為1個,占比1.11%;第四冊總詞數(shù)為41個,其中VV類26個,占比63.41%;Vs類11個,占比26.83%;pV類3個,占比7.32%;V(一語化)類1個,占比2.44%,同屬兩種類型及以上的個數(shù)為0個。
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四冊教材中的各類復合動詞在每冊中所占比例基本穩(wěn)定,其中,VV類復合動詞占總數(shù)一半以上, Vs類約占20%,pV和V(一語化)二者相加所占比例不足10%。
(1)第一冊到第三冊的復合動詞的數(shù)量一直在增多,在第三冊達到頂峰后,第四冊的數(shù)量回落到和第二冊相當?shù)乃缴稀倪@四冊教材中復合動詞數(shù)量上的分布情況可以看出編者的意圖,即按照學習者的認知水平,逐級加強學習者對復合動詞的學習。
(2)四冊教材中的各類復合動詞占所在冊數(shù)的比例相當,大致呈:VV>Vs>pV>V(一語化)的順序。 其中,VV類復合動詞占一半以上, Vs類約占20%,pV和V(一語化)二者相加所占比例不足10%。關于各類動詞出現(xiàn)頻率相差較大的原因,筆者將在以后繼續(xù)進行研究。
[1]森田良行(1978)「日本語の複合動詞について」『講座 日本語教育』14
[2]影山太郎(1993)『文法と語形成』 ひつじ書房
[3]姬野昌子(1999)『複合動詞の構(gòu)造と意味用法』 ひつじ書房
[4]曹大峰等(2010)《基礎日語綜合教程1-4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
H313
A
2095-9214(2015)02-0090-01
天津外國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