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小麗 唐林
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我們在探索中進步
文/唐小麗 唐林
本文討論的是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幾個典型題目如何解答。
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答題對策技巧
三尺講臺是我們辛勤耕耘的舞臺,既然我們選擇了這樣的舞臺,就注定要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該做的不僅僅是教給學生多少知識,還必須探索如何才能教給更多學習知識的方法和技巧,起到點石成金的作用。
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尤其是長期從事高三英語教學,在教學中不斷地摸索探尋,總想探出一條創(chuàng)新的路。我們都知道閱讀作為重要的語言輸入手段,在高考中分值所占比例最多的當然是40分的閱讀理解,而且閱讀理解也是學生容易得分的部分。在此,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如何進行高中英語閱讀理解題的解答。我將從下面幾個方面對閱讀理解題進行問題的分類。
首先,選擇最佳題目及找文章的中心或大意的題型。一般的設置問題的方式為: “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text?”, “What does this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text?”, “What’s the best topic of this passage?”等等。面對這類題型,對于基礎好的學生來說,能夠輕松讀懂文章,當然也能夠文章的大意,所以做這類題沒有任何難度??墒菍τ诨A相對較差或基礎為零的學生來說,這類題型真可謂“閱讀之難,難于上青天?!?/p>
此時,作為老師的我們,就要真正扮演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我認為無論什么樣的閱讀理解題,尤其是說明文和議論文,只要談到某個主題,文章里就會反復出現某個或某幾個相同或相似的單詞,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高頻率詞”,只要抓住這些高頻率詞,做這類題型的題便可以輕而易舉。如2014年合肥高三上期期末試卷里有一篇文章關于 “The Crazy Horse”(瘋馬山),其文章里幾乎每個段落里都出現“Crazy Horse”這兩個詞。最后文章設置了這樣一道題: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text?”
A. An Indian hero
B. The history of Crazy Horse
C. Mount Rushmore in America
D. A famous tourist attraction in America
根據上面講述的方法,我們便可以輕松地選出正確答案為B。當然,有時這類題也采用找某個段落的topic sentence 的方式,這時我們就需要注意該段的首句以及最后一段的內容了。
其次,對于文章中舉例或引用別人話語的作用的題,設題方式一般為: “What’t the purpose of the example in Paragraph…?”, “The writer provides/mentions the example of… in Paragraph… in order to .”等等。
我們不妨想想,在我們的語文作文中我們也經常舉例,無外乎例子處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情況下分兩種:①在首段引用例子;②在中間段落引用例子。如果作者在首段引用例子,目的一般在于 “introduce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或“attract the readers to read on”;如果在中間段落引用例子,一般可以理解為 “prove the opinion above”。有了這樣的思路,我們做這一類型的題胸有成竹,找答案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再次,有一類題型,考查學生整體理解,尤其是找信息,打廣告的文章類型。這類題型的題目設置一般為 “Why does the writer write this passage?”or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等等。針對這樣的題目,我們可以想想一下電視或電臺的廣告節(jié)目,他們這樣做的目的不外乎就是想讓我們去買商品,逛風景點,參加他們的節(jié)目而已,這就是他們最直接的目的,而他們最終的目的也只不過是讓讀者去參與他們的活動,達到他們推銷賺錢的目的而已。
另外,有一類題型考查作者的觀點或態(tài)度。這類題型的出題設置一般為: “What is the writer’s attitude/opinion towards…?”, “What does the author imply/suggest in this passage?”, or “The writer’s tone would/can be best describled as…?”等等。其實,每個人的觀點態(tài)度通常都會從他們的言行中體現出來,所以,在讀文章的時候,應特別注意有些關鍵詞,如:I think…, I believe…, I’m sure…等,這樣就可以鎖定我們的答案所在的地方。再結合文章中反映態(tài)度語氣的關鍵詞,特別要注意有些形容詞或副詞,以確定積極、肯定、支持呢還是消極、否定、反對的態(tài)度。如此以來,答案就水到渠成了。常見的表達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詞匯有positive/active/approving/supportive/be for/be in favour of/support/agree等表示支持;negative/passive/ unfavorable/be against/disapproving/disagree等表示反對;另外,還有一下不確定態(tài)度的詞匯,如:skeptical/doubtful/neutral…表示懷疑或中立。一旦學生明白了這些,就能胸有成竹地面對這類題型了。
以上只是列舉了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中幾個典型的題型,如果學生要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英語閱讀理解水平,還必須在課外多閱讀英語材料,多積累詞匯,多對文中的內容提出相關的問題,把自己當作一個出題者,從出題者的角度去思維,這樣面對英語考試,才能得心應手! 愿我們的學生在英語的海洋里自由的遨游,去成就美好的英語夢想!
唐小麗,重慶市榮昌仁義中學校,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唐林,重慶市榮昌仁義中學校,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G633.41
A
2095-9214(2015)02-0040-01
重慶市榮昌仁義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