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事美
炒個錘子股
◎陳事美
想去大清炒股必須去上海。
上海眾業(yè)公所外人頭攢動,有些人半夜搬著鋪蓋來占地方。有路人好奇,問排隊的人:“你們這是在干什么?”排隊的人說:“買橡膠股票??!”路人又問:“什么是橡膠股票?”排隊的人摸摸后腦勺,不好意思地說:“我也不知道,反正大家都買?!蹦悴灰?,事實就是如此。
當時有一種股票名氣最大,那就是“蘭格志”。蘭格志股票最小面值為100兩銀子,相當于今天的兩萬元,所以大清股民基本都是中產(chǎn)階級。不過,也有很多懷揣暴發(fā)戶夢想的人禁不住報紙與朋友忽悠,四處借錢甚至變賣家當購買股票。
股票被瘋搶的消息迅速傳遍上海灘,各大報紙也爭相報道。當時沒有證券營業(yè)廳,股民們交流的地點大多選在茶樓。各大小茶樓內(nèi)人聲鼎沸,三五股民圍坐在一起,一邊品茶一邊討論股票。
年輕股民說:“花那么多錢就買到幾張紙,何況我們誰都沒見過橡膠公司,你說這多不靠譜!”一個年長的股民安慰道:“我們這點錢算什么!你看現(xiàn)在上海的很多錢莊明明可以靠貸款吃飯,卻偏偏要炒股。我們傻,錢莊可不傻。”
的確,錢莊也開始大批跟進。錢莊動,銀行也被迫跟著動,就連上海道臺蔡乃煌都把政府的錢拿了出來。
短短幾天,投入股市的資金就有300萬兩銀子。很多橡膠公司的股票都翻了數(shù)倍,蘭格志股票價格由100兩迅速上升到1000兩。川漢鐵路公司也禁不住誘惑,竟然以1400兩的高位入市。
有些股民迅速拋售股票,賺了一大筆錢,有些股民賺到錢后就去夜總會找小姐。這就是當時醉生夢死的生活。股市的繁榮帶動了很多行業(yè),直接受益的便是各種服務(wù)業(yè)。
僅僅一個月時間,蘭格志的股票被炒到1650兩,上海陷入集體瘋狂。眾業(yè)公所大門外面買賣股票的場所永遠排著長長的隊伍,到錢莊提錢的人和到典當行賣東西的人都需要排隊。上海就像一只打了激素的公牛,一路狂奔一路飛。
可是誰也沒有意識到,6月份,最重要的橡膠消費大國——美國突然宣布大幅度減少橡膠進口。此消息一出,全球震驚。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橡膠股全部狂瀉,上海所有橡膠股票瞬間大跌。蘭格志股票一路跌破100兩,上海一片哀號。自詡久經(jīng)考驗、摸爬滾打多年的現(xiàn)代股民也沒經(jīng)歷過如此慘烈的崩盤。
或許有人會說清政府肯定會救市的。沒錯,清政府確實也想救市,但去哪籌措那么多錢?此時,消息靈通的外資銀行提前就從各大錢莊收回了貸款,而錢莊還完銀行的錢之后就沒有資金了,現(xiàn)金流已經(jīng)全部被套到股票里去了。錢莊開始大量倒閉,股民恐慌心理蔓延,即使想拋售股票也拿不到錢。廣大股民徹底絕望,一時間,跳樓、跳江的自殺者眾多。
隨著各大錢莊的倒閉,工廠也開始停業(yè),大量工人失業(yè)。股市瘋漲時的百業(yè)繁榮已經(jīng)變成冷清和蕭條,上海道臺蔡乃煌頭發(fā)都急白了。股民自殺、百姓抱怨的狀況讓蔡乃煌坐臥不安,動蕩的上海要出亂子了。清政府沒辦法,只好以政府的名義擔保從外資銀行借錢救市。然而錢還是不夠用,剛借了錢救市,又要向外國支付賠款。最重要的是川漢鐵路的賬上也沒錢了,千里之外被激怒的四川百姓高喊:“你炒個錘子股!”
(摘自《南都周刊》2015年第15期圖/全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