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沁供稿
那些年,我們說過的“中式英語”
一沁供稿
Chinglish,即中式英語,就是說中國人在口語或?qū)懽髦邢扔脻h語打腹稿,再把漢語一句句機械地轉(zhuǎn)換成英語,帶有明顯的漢語痕跡。Chinglish一直是困擾中國學(xué)生口語的一大問題,很多學(xué)生在接受中國英語教育之后講英語總是擺脫不了中文思維定式。有的Chinglish在語法上不見得是錯誤的,甚至是全部正確的,但不符合英語國家的語言習(xí)慣,顯得不地道。今天小編為大家搜羅了十個常見的中式英語句子。
中My English is poor.
英I am still having a few problem, but I am improving.分析 “My English is poor.”—這句話應(yīng)該是我們最“擅長”的英語了。我們在和外國人交流時,都會先把這句話扔出來,總覺得要先告訴對方自己的英語很糟才比較安心。然而我們幾乎沒有遇到過一個外國人會說:“My Chinese is poor.”。無論他們的漢語是好是壞,他們都會說自己正在進步中。這點很重要,給自己正面的暗示對學(xué)好英語大有益處,說自己正在進步,結(jié)果就真的進步了。剛開始交流就給自己泄底,說自己的英語很poor,結(jié)果就真的很poor,一直很poor。
中I very like it.
英I like it very much.
分析 這個錯誤基本上我們都犯過,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在使用中文思維,然后翻譯成簡單的英語表達。Very這個詞幾乎被我們用爛了,我們似乎把“非常、很、太、十分”等同于“very”,例如:“I’m very busy.”。其實在英語中根據(jù)語境的不同會使用不同的程度副詞,例如:absolutely,utterly,quite,pretty,completely,extremely。另外英語對“非?!钡谋磉_方式和表達形式要比漢語豐富得多,例如:“I’m terribly busy.”。
中How to say?
英How do you say this in English?
分析 “How to say?”是在中國最為泛濫成災(zāi)的中式英語之一,這絕對不是地道的英語說法。外國人一般用“How do you”句式,類似的句子有:How do you spell that please?(請問這個單詞如何拼寫?)How do you pronounce this word?(請問這個單詞怎么讀?)
肝衰竭不是一個獨立的臨床診斷,而是一種功能判斷。在臨床實際應(yīng)用中,完整的診斷應(yīng)包括病因、臨床類型及分期,建議按照以下格式書寫:
中I have something to do tomorrow.
英Sorry, but I am tied up[脫不了身]all day tomorrow.
分析 用“I have something to do.”來表示你很忙,這是比較中國式的說法。因為我們每時每刻都有事情要做,吃飯也是事情,走路也是事情,躺在那里睡大覺也是事情?!拔颐魈煊惺隆币话惚澈箅[含了一句“我明天不能和你……”,你的本意是要拒絕對方的邀請或請求。而拒絕別人最好還是用委婉禮貌的方式,“I have something to do.”顯得態(tài)度強硬。你得讓對方知道“我很想和你一起去,但是不好意思,我明天很忙,實在脫不開身”,例如:“I’d love to, but I can’t, I have to stay at home.”
中I haven’t English name.
英I don’t have an English name.
分析 從語法角度來分析,“I haven’t English name.”這句話是錯誤的,have在這里是實義動詞,并不是在現(xiàn)在完成時里面那個沒有意義的助動詞。所以,這句話由肯定句變成否定句要加助動詞。明白道理是一回事,習(xí)慣是另一回事,請再說幾句:I don’t have any money./I don’t have any brothers or sisters./I don’t have a car.
英I don’t think I can.
分析 這一組是習(xí)慣問題,在語法上稱為否定前置,這就是漢語里面說“我想我不會”的時候,英語里面總是說“我不認為我會”。這個語法點其實我們大多都知道,考試也考過無數(shù)次,但因思維定式,表達的時候常常會轉(zhuǎn)不過彎來。
中I don’t sing well.
英I am not a good singer.
分析 外國人就算是說自己的缺點,一般也是用迂回的方式。把“我歌唱得不好”這句話包裝一下就是“我不是一個好歌手”。在我們的思維里,“不是一個好歌手”等于“唱得一般”,但外國人一般比較自信,唱得還行就覺得自己唱得很棒了,能承認自己唱得一般的人估計是真的唱得不好。
中Would you like to join our party on Friday?
英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our party on Friday night?
分析 Join往往是指參加俱樂部或者協(xié)會,例如:join a health club,join the Communist Party。事實上,常常與party搭配的動詞是come或者go,例如:go to a wild party,come to a Christmas Party。這個語法點我們也非常清楚,但因為一說到“參加”,立馬就想到j(luò)oin,所以還是常常會出錯。
中I have no experience.
英I don’t know much about that.
分析 “I have no experience.”這句話完全是中國式表達,中國人估計秒懂,而外國人會覺得這句話聽起來古里古怪的。事實上你只需要說:那方面我懂得不多,或者這方面我不在行,就行了。
Will you be going back home tomorrow?
中Of course!
英Sure. / Certainly.
分析 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使用of course的頻率要比中國的學(xué)生低得多,只有在回答一些眾所周知的問題時才會說of course。因為of course后面隱含的是“當然了!你問這不是廢話嗎?”因此,of course帶有挑釁的意味,會讓對方覺得你傲慢無禮。在交談時,外國人多用sure或certainly,顯得更友好些。當然,of course也并不是在任何場合下都顯得粗魯,在對方有所請求時,比如對方問Can you help me?用of course回答,其隱含意義就是“非常樂意效勞”了。
《牛津英語詞典》唯一收錄的中式英語句子
雖然Chinglish不地道,但隨著中國影響力的加大,有些極具中國色彩的詞匯也被英語國家所接受,正式收入詞典。在《牛津英語詞典》中收錄了兩百多個由漢語引進的英語詞,比如guanxi(關(guān)系)、mao-tai(茅臺酒)、fengshui(風(fēng)水)等。除了詞匯,還有一個中式英語句子也被收入其中,這句中式英語不是大家所熟悉并且津津樂道的“Long time no see”,而是“no can do”。《牛津英語詞典》對“no can do”的解釋是:It is not possible, it cannot be done; I can’t do it.
說來這句話進入英語的時間相當早,可以追溯到由美國幽默作家Charles Godfrey Leland(1824—1903)在1876年編輯出版的《別琴英語歌謠集》(Pidgin English Sing-Song)一書。順便說一下,“別琴”(pidgin)一詞的來源據(jù)說也與中國人有關(guān)。當初外國人來到廣州做生意,張口閉口business,當?shù)厝艘哺鴮W(xué)說business。但因為發(fā)音不準確,在外國人聽來好像是pidgin,于是就把pidgin這個詞代表一種語法和詞匯都大大簡化了的英語。Pidgin一詞的詞源,學(xué)術(shù)界至今沒有定論。一般的意見認為是business的漢語諧音。若照此說,則Pidgin English有商業(yè)英語的意思。
此后,有多位作家在作品中提到或者用到no can do這個詞。比如英國罪案小說家Elizabeth Ferrars(1907—1995)1962年出版的《Busy Body》一書中有這么一句話:Sorry, no can do—not tonight.
牛津詞典專家嚴格把關(guān),討論是否同意將no can do收入牛津英語詞典,最后結(jié)論是“Yes, we can.”,終于在1976年將no can do收入了《牛津英語詞典》,成為目前唯一一句進入大雅之堂的中式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