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偉袁海艷
(周口市恒新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周口 466000)
建筑工程地基處理與基礎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王紅偉袁海艷
(周口市恒新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周口466000)
隨著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人們對建筑施工質(zhì)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基礎工程施工作為建筑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影響著整個建筑的施工質(zhì)量,同時對建筑的使用安全也具有非常大的影響。本文主要講述了基礎工程施工技術,建筑基礎工程施工技術的特征以及不同地基施工技術的方法。
建筑工程;地基處理;基礎工程
1.1排水固結(jié)法
排水固結(jié)法是建筑物地基處理及加固的常用方法之一。如果建筑物處在軟粘土地基位置之上通常會選用排水加固法。這種方法具有排除孔隙水、固結(jié)土體以及減少沉降、提高地基承載能力等特點。排水固結(jié)法通過排水和加壓兩個系統(tǒng)完成實際加固和處理工作,其中,排水系統(tǒng)包括豎向排水體和水平排水體兩部分;加壓系統(tǒng)中常用的方法有堆載法、直空法、降低地下水位法、電滲法以及聯(lián)合法等。在實際加固和處理過程中,排水系統(tǒng)和加壓系統(tǒng)之間存在較大的差別,其中,堆載法在使用之前還應該采用其他手段對地基進行預壓,在提高地基整體強度的同時,通過縮短預壓時間等方法不斷提高建筑物地基的整體質(zhì)量。
1.2振密、擠密法
振密、擠密法的使用受較大的制約,只有當建筑物處在砂土。濕陷性黃土以及粘性土位置上方時,才可以采用該種方法。振密和擠密的原理是綜合使用震動和擠壓的方法,使地基土空隙不斷縮小,建筑地基的強度因此不斷增加,從而提高建筑物地基的整體強度。
1.3置換與拌入法
如果建筑物的地基中含有大量的砂石、碎石等材料,置換與拌入法可以在地基中松軟的土層內(nèi)通過添加膠結(jié)硬化材料使土壤層產(chǎn)生膠結(jié)作用,進而提高建筑物土壤層的整體穩(wěn)固性。置換與拌入法中常見的使用方法有換土墊層法、振沖擊法以及深層攪拌法等。其中,換土墊層法通過利用低壓縮性的砂土和碎石等代替高壓縮性的淤土,從而提高建筑物地基的整體承載力;振沖擊通過在砂土中加水的方法不斷提高砂土的密實性,在提高砂土密實度的同時,還能使粘性土地基中形成直徑比較大的振沖樁,進而提高建筑物地基的整體強度。
1.4加筋法
加筋法在提高建筑物地基整體強度工作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方法要求施工人員在軟弱的土層中加入樹根樁、砂樁或者進行人工填土處理。地基形成人工復合土體后,可以同時提高地基抗拉、抗壓和抗剪切力能力,在減少地基沉降等問題的同時,為增加建筑物地基的穩(wěn)定性打下堅實的基礎??傊?,加筋法在建筑物地基處理及加固過程中具有加固、排水、防滲、過濾以及隔離的作用,是提高建筑物地基整體質(zhì)量的重要手段。
2.1復雜性
我國是發(fā)展中國家,各個方面、各個領域?qū)ㄖA工程施工技術的要求各不相同,更主要的因素是我國的地理環(huán)境狀況具有很大的差異,我國地形包括了世界五大地形;另外還有多種土壤混合的土質(zhì)特點,包括淤泥土質(zhì)、凍土、黃土以及雜填土等;我國還處于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以及喜馬拉雅地震帶,所以還經(jīng)常受到地震的影響;熔巖土質(zhì)也是我國的地質(zhì)特點之一,尤其是在我國的西南地區(qū)。我國國情以及我國地質(zhì)條件決定了我國建筑基礎工程施工技術的復雜性,所以在實際的基礎工程施工中,必須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采取合適的施工技術。
2.2多發(fā)性
由于建筑基礎工程施工設計、方案中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導致建筑局部甚至整體發(fā)生倒塌、開裂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給企業(yè)帶來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財產(chǎn)浪費,嚴重的甚至還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近幾年,我國建筑倒塌事件的發(fā)生比較常見,這些事件中,大部分都是由于沒有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建筑基礎工程施工設計,所以我們必須根據(jù)建筑基礎工程施工技術,對建筑基礎工程施工進行合理的設計。
2.3困難性
建筑基礎工程施工技術的困難性主要體現(xiàn)在建筑工程中其他部位與基礎工程之間的事故處理。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①建筑基礎工程施工屬于地下施工,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事故處理工作,在施工操作上難度要大大的增加;②建筑基礎承擔了整個建筑的重量,所以在對建筑基礎的事故進行修復時,需要考慮對建筑上部整體結(jié)構、性能的影響,同時還要防止出現(xiàn)其他一系列的連鎖危害,所以施工起來非常困難。
2.4嚴重性
在很多的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對建筑基礎工程的施工并不重視,導致在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建筑基礎存在許多嚴重的質(zhì)量問題,建筑工程竣工之后,這些問題都是不可彌補的,這些問題的存在將會給企業(yè)造成巨大的損失,甚至會超過建筑基礎工程施工的所有投入資金。所以在確定建筑基礎施工方案之前,建筑公司必須嚴格的考察當?shù)氐牡刭|(zhì)條件,綜合考慮各方面可能會對建筑產(chǎn)生影響的因素,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建筑基礎施工質(zhì)量,才能確保整個建筑的施工質(zhì)量,才能夠滿足人們對建筑的要求。
3.1松軟地基的處理
(1)淺層軟弱地基及不均勻地基的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宜采用換填墊層法。
(2)換填墊層法施工應根據(jù)不同的換填材料選擇施工夯實機械,粉質(zhì)粘土、灰土宜用蛙式夯、快速沖擊夯,砂石等宜用振動夯的方法。
(3)墊層施工方法、分層鋪填厚度、每層壓實遍數(shù)等最好是通過試驗確定,墊層的分層鋪填厚度宜為200~300mm,為保證分層壓實的質(zhì)量,要控制好機械碾壓的速度。
(4)粉質(zhì)粘土和灰土墊層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優(yōu)含水量±2%以內(nèi);粉煤灰墊層施工含水量最好是控制在±4%以內(nèi)。
(5)當墊層底部存在古井、洞穴、舊基礎等軟硬不均勻的部位時,處理建筑物對不均勻沉降的要求,待經(jīng)檢驗合格后,才能進行鋪填墊層工作。
(6)換填墊層施工應注意基坑排水,除采用水撼法施工砂墊層外,不能在浸水的情況下進行施工,筆者認為必要的時候要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3.2膨脹土基底(路基)處理
(1)膨脹土地區(qū)的路基應避免在雨季施工,土方工程及防護加固工程應連續(xù)施工,避免路床和邊坡長期暴露。
(2)挖方路段應先做好路塹塹頂排水工程,施工期內(nèi)不得沿路基坡面排水。
(3)膨脹土地區(qū)的路基可采取換填好土、設置隔離層以及改良土質(zhì)等措施。換填普通土時,可按路基土的施工要求進行壓實,挖出的土不應堆積在路基兩側(cè),以免積水。
3.3濕陷性黃土基底(路基)處理
(1)濕陷性黃土路基應重視排水。無論在路基施工期間或道路竣工后,都應防止地表水浸入路基。
(2)黃土路基基底處理,應按土的濕陷類型和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對墓穴、坑井等路基隱患,應作徹底處理。
(3)濕陷性黃土路基的地下排水管道與地面排水渠道,應采取防滲措施。
(4)濕陷性黃土的路基基底,若無不良地質(zhì)或地下水影響,設計無特殊要求時,只按一般土方施工技術要求,可不作特殊處理。
3.4淤泥(沙)基底(路基)處理
(1)淤沙路基的施工應避免過度擾動地下水位,防止因地下水位流動而造成大面積路基下沉。
(2)淤沙路基的處理宜采用換填透水性材料法,換填層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采用拋石擠淤處理軟基時,應從中間向周圍拋投塊石,將淤泥擠出路基范圍,以提高地基強度,石材宜采用不易風化的大石塊,平面尺寸一般不宜小于300mm×300mm,石塊厚度不宜小于200mm,塊石應尖端向下,由疏到密夯入土中。
綜上所述,建筑中的基礎施工是整個建筑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決定了整個建筑施工質(zhì)量,所以建筑基礎施工技術也就顯得非常重要。為了有效的提高建筑基礎施工的質(zhì)量,需要我們根據(jù)基礎施工技術的特點,采取合理的方式,同時還要根據(jù)先進的科學理論知識,對施工技術進行不斷的更新,從而使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更加豐富。
[1]朱興隆.淺談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及施工要點[J].建筑工程,2013,11(09):67~69.
[2]周學賓.論我國建筑工程地基處理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4,12(06):98~99.
TU753
A
1673-0038(2015)40-0052-02
201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