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智雯
(深圳建業(yè)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 518000)
建筑工程的后澆帶施工措施研討
康智雯
(深圳建業(yè)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518000)
后澆帶施工措施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整體性效益,在管控建筑結構沉降的基礎上,規(guī)避了潛在的裂縫風險。后澆帶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加強了建筑整體結構的控制力度,推進了后澆帶施工的積極發(fā)展,因此,本文重點分析后澆帶施工措施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措施
后澆帶施工措施,主要用于解決建筑結構沉降造成的差異問題,同時緩解溫度應力對建筑結構造成的干擾。建筑施工中,為了保障結構的整體性,提前預留的施工縫,而后澆帶施工措施,正好修復了預留的施工縫,優(yōu)化建筑工程的結構整體,體現(xiàn)后澆帶施工措施的實踐價值。
后澆帶解決了建筑高度差造成的結構影響,符合結構設計的要求,利用變形縫的方式,改善了建筑結構的施工環(huán)境。后澆帶在建筑工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功能,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分析如:①消除了沉降差的影響,建筑裙房、樓板等大面積施工位置,采取斷開的施工方式,提高施工的效率,完成斷開結構的施工后,預留沉降的時間,建筑工程的高低位置沉降穩(wěn)定后,采取后澆帶的施工方法,即可將工程結構連接成一個整體;②后澆帶降低了溫度收縮的干擾,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完成后,會在熱脹冷縮的影響下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收縮,影響了混凝土結構的分布,而后澆帶施工措施的應用,控制混凝土收縮,待混凝土溫度收縮完成后,逐步密實變形縫。
后澆帶施工技術,解決了建筑工程中的沉降差問題,強調(diào)了后澆帶施工的重要性。結合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例舉比較常用的施工措施,如下:
2.1寬度與間距設計
后澆帶施工措施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應該遵循建筑工程的整體性原則,注重后澆帶中的整體性控制[1]。高于22層的建筑工程中,后澆帶施工可能面臨著大跨度的干擾,在設計后澆帶寬度與間距時,先要切割受力鋼筋,再進行后澆帶施工,完成后即可處理被切割的鋼筋,采用焊接的方式處理鋼筋的切割位置,預防建筑樓板下垂或彎曲,解決鋼筋兩頭過度受力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建筑工程后澆帶的寬度,保持在7~10m,按照建筑后澆帶的實際需求,規(guī)劃后澆帶的間距,或者直接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圖紙上的后澆帶寬度、間距進行設計,實現(xiàn)后澆帶寬度、間距設計的有效性。
2.2選擇斷面形式
后澆帶施工中的斷面形式,應該與建筑混凝土結構斷面保持一致,用于預防受力過度造成的結構變形[2]。以某建筑工程為例,分析后澆帶中斷面形式的選擇。該建筑工程利用后澆帶施工,預防工程中的直縫現(xiàn)象,該建筑為20層辦公樓,考慮到混凝土施工的先后時間,后澆帶施工安排在基礎沉降完成后,不能在混凝土施工的同時進行后澆帶施工。該建筑后澆帶施工中的斷面形式,可以完全依照混凝土的斷面進行選擇,所以后澆帶要安排在混凝土沉降的后期,以免形成較大的沉降差。斷面形式的選擇,決定了后澆帶施工的合理性,有助于規(guī)避后澆帶中潛在的沉降差,充分發(fā)揮后澆帶的控制作用,優(yōu)化斷面形式的選擇及應用。
2.3確定位置和材料
建筑工程對后澆帶位置的選擇,可以選擇混凝土受力小的地方,排除外部受力對后澆帶施工的影響。建筑工程的剪力墻部分,后澆帶不能選擇中間位置,目的是強化剪力墻的結構穩(wěn)定,而大梁、模板等位置,是剪力墻后澆帶的常用位置,規(guī)避了彎矩對剪力墻的影響,緩解了后澆帶施工的壓力。后澆帶的材料主要以無收縮混凝土為主,此類混凝土要具備微膨的特點,后澆帶前期,先清理裂縫的位置,再濕潤構件的表面,為后澆帶構件提供優(yōu)質(zhì)的施工條件,符合后澆帶施工位置的實踐要求。
2.4模板設計與澆筑工藝
后澆帶施工措施中的模板設計,是指預設模板的設計,其為后澆帶準備工作中的關鍵,遵循后澆帶施工方案的要求,合理分配預設模板的分配工作,根據(jù)混凝土澆筑施工的實際情況,選擇質(zhì)量合格的鋼絲網(wǎng),構成模板的基本結構,模板鋼絲網(wǎng)的類型,必須保持一致性,均勻的分布在模板結構內(nèi),而且鋼絲材質(zhì)要統(tǒng)一,保持相同的規(guī)格[3]。預設模板的設計,需要遵守國家的性能規(guī)定,尤其是強度、剛度方面,由此才能確保模板在后澆帶施工中的穩(wěn)定性,解決跨度對后澆帶的影響,同時提升后澆帶結構的支撐荷載,以免破壞原有的工程結構。后澆帶中進行混凝土澆筑時,重點控制預設模板鋼絲網(wǎng)的側方壓力,垂直方向的澆筑施工,提前確?;炷琳駬v均勻,預防過振的情況,防止鋼絲網(wǎng)斷裂或破損,混凝土澆筑機械設備,與模板保持一定的間距,預防澆筑泥漿流失。
以某建筑工程中的后澆帶施工措施為例,規(guī)劃出后澆帶中的質(zhì)量要點,通過強化質(zhì)量要點的控制,優(yōu)化后澆帶的施工應用。該建筑工程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南側、北側有兩條后澆帶,均為東西走向,在后澆帶的作用下,樓板分成3個部分,后澆帶分別是:40m×50m、18m×60m,根據(jù)該工程對后澆帶的處理,分析質(zhì)量控制的要點。
(1)該工程要求后澆帶施工,嚴格按照施工圖紙進行,后澆帶期間使用的設備、構件等,也要符合施工圖的要求,以免混凝土密實不足。施工圖紙規(guī)定了后澆帶的施工措施及工藝,有助于提升后澆帶混凝土的強度,還能防止后澆帶不足出現(xiàn)的滲水問題。
(2)該工程在后澆帶施工措施中,提出了有效的防護手段,用于保護建筑樓板的整體結構[4]。后澆帶防護中,將局部覆蓋做為一項重點,局部位置使用圍護欄桿,保護局部位置的質(zhì)量性能,避免施工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污染后澆帶的鋼筋,更重要的是預防人員踩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后澆帶的強度,保護樓板后澆帶位置的清潔與完整。
(3)清理樓板后澆帶截面位置,按照標準要求落實清潔工作,如:鑿毛、沖洗等工藝,根據(jù)施工縫的要求完善清理工作,既要保障截面位置的光潔度,又要確保截面維持在一定的濕潤度,時間24h,以便提升后澆帶混凝土的粘結能力。后澆帶施工時,先在截面位置涂抹試劑,再完成混凝土的澆筑,保障后澆帶混凝土與原有樓板混凝土能夠有效的融合起來,保障新舊混凝土結構的強度標準。該工程要求施工人員,在后澆帶澆筑完混凝土后,著重檢查后澆帶的兩側位置,以免預留貫空裂縫,降低了滲水的可能性。
(4)后澆帶施工的質(zhì)量要點,是指混凝土的質(zhì)量控制。該工程在樓板后澆帶項目中選用了無收縮混凝土,混入了少量的微膨脹劑,用于適當擴充混凝土的體積。混凝土澆筑是后澆帶工藝中的核心,振搗要達到密實的標準,養(yǎng)護時注意含水量的控制,澆筑前,重新檢查混凝土的性能,不能混入普通的混凝土,合理分配混凝土的用量,提高后澆帶的施工質(zhì)量。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化后澆帶施工措施的應用,強化建筑工程的結構控制,確保后澆帶施工能夠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規(guī)范建筑工程的整體結構。后澆帶施工措施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結構性能,全面保護建筑工程的穩(wěn)定性,以免影響建筑工程的質(zhì)量性能,體現(xiàn)后澆帶施工措施的應用優(yōu)勢。
[1]石蘭生.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后澆帶施工的技術措施分析[J].科技資訊,2012,20:81.
[2]田西良.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中梁、板結構受力變化問題分析及解決措施探討[J].中外建筑,2008,11:154~156.
[3]俞桂林.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澆帶問題解決措施的探討[J].四川建材,2009,06:214+216.
[4]蔡燕飛.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后澆帶施工的技術措施分析[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2:341+343.
TU755
A
1673-0038(2015)38-0073-02
2015-8-3
康智雯(1987-),男,廣東湛江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