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霖
(廣西路建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廣西南寧 530000)
瀝青路面可以提高行車速度,改善行車條件,減少油料消耗,減經濟效益顯著,目前已被普遍應用于道路施工中。由于瀝青材料特殊的感溫性,溫度在瀝青和瀝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中起著重要作用。長期的實踐經驗表明,許多路面的早期損壞都與溫度有關。因此必須嚴格按照規(guī)范技術要求進行施工。加深對瀝青路面施工的分析,以及加強對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的控制,對于提高我國道路施工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通過研究發(fā)現,瀝青路面溫度變異受環(huán)境因素、材料因素、操作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作為影響溫度變異的首要因素,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主要表現為:①夜間與白天的差別,由于晝夜溫差大,因此要盡可能在同一時間段完成所有作業(yè),盡快減少施工中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有效控制減少溫度變異的時間。②在氣溫低的季節(jié),材料內外溫差小,受外部干擾較?。辉跉鉁馗叩募竟?jié),溫差大,受干擾程度也就大。最為一種不可抗拒的因素,在項目的設計階段,應詳盡規(guī)劃項目的實施時間和實施地點,確保溫度變化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研究發(fā)現,混合料類型對溫度變異沒有直接影響。
因為施工作業(yè)時間較長,攤鋪厚度和攤鋪層位會受到溫度的影響。
在施工過程中,認為因素是控制溫度變化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式,由于長距離的運輸會造成大面積的低溫區(qū)域,因此,盡可能的短距離運輸,減小運料車之間的時間間隔,減少攤鋪機的翻起頻率,從而控制攤鋪出來的區(qū)域溫度更加的穩(wěn)定。
為了減少和降低溫度變異對瀝青路面的影響,提高工程質量,應做好施工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溫度控制,具體控制方法如下:
①為減少人為過失,應規(guī)范操作流程。規(guī)范施工隊伍的操作流程,降低攤鋪機料斗的翻起頻率,減少側翼的翻起頻率,減少人為因素產生的溫度變異。②分析實施過程中的不可抗拒因素,將這種影響降到最低,例如,盡可能就地取材和現場混合,減小運輸距離,以減少新料和舊料之間的溫差,增加運料車的保溫措施等。③分析工程的實施季節(jié)、地點等客觀因素,有效避免和降低控制溫度變異的困難,確保工程質量。
瀝青混凝土拌和的質量與產量直接受瀝青混凝土拌和設備選用是否合理的影響。在選擇瀝青混凝土拌和設備時,應確保其能符合工期需求等相關條件。并對其拌和過程中的溫度、油石比與材料的級配進行有效控制。同時遵循相關施工規(guī)定的配合比進行各種規(guī)格集料、礦粉及瀝青的配料。按照拌和站產量、運距對運輸車輛進行合理安排,應將運輸車輛車箱內清理干凈,并進行防粘薄膜劑的涂抹。為起到防雨、防熱量損失情況的出現,運輸車應進行蓋棚布的覆蓋。在運輸車箱內如混合料出現離析與硬化情況,或混合料被雨淋后則不能應用于施工。
選用導熱油對瀝青材料進行加熱處理,并將溫度在160~170℃之間進行有效控制。礦料加熱溫度則應在170~180℃之間進行控制,如混合料溫度在200℃以上時,則不能使用,在運輸過程中溫度也要加以控制,確保溫度在140~150℃之間。
攤鋪機械的選用遵循路面寬度,在各個部位選擇不同的施工方式,如選用拖杠法作為表面層施工的方式,選用走線法作為底層施工的方式。在攤鋪施工中,應確保攤鋪行駛的均勻性、攤鋪施工的連續(xù)性、行走速度與拌和站產量的一致性,不能有隨意轉變速度及中途停機等情況的出現。對瀝青混凝土攤鋪溫度進行調整。通常情況下,將其溫度在110℃以上進行控制,最高溫度則控制在165℃以下。在攤鋪過程中應對溫度進行定期檢測并進行真實記錄。攤鋪施工前,應加熱攤鋪機的熨平板,溫度控制在65℃以上。兩幅重疊寬度應在5~10cm之間進行有效控制。如攤鋪施工中有離析、邊角缺料等情況,應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撒料、補料。并對高程、攤鋪厚度進行檢查。
在施工中確保工作面相對平整,也就是說具有良好的初壓質量,就可以避免熱量損失過快等情況的發(fā)生,同時可以為復壓施工提供便利,如確保溫度符合施工要求,進而得到最佳密實度。通常情況下初壓施工中都會選用追隨式碾壓,也就是緊隨攤鋪機進行勻速行駛的碾壓方式。施工過程中為避免停機痕跡過深,應盡量避免初壓光輪后退停機反向位置停在初壓表面,應退到復壓能夠施工到的位置。為達到施工設計密實度,通常需要進行4~6遍碾壓施工,同時必須確保碾壓順序和穩(wěn)壓順序相同。在復壓施工中壓路機前行與后退標準為不能超過光輪穩(wěn)壓表面,盡可能做好距離穩(wěn)壓表面最前端2~3m。這樣有利于車轍痕跡修復。溫度控制是復壓施工的重點內容,通常情況下,將其溫度控制在130℃。終壓的作用主要是整理,也就是進行輪跡消除。一般選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與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作為終壓機械,碾壓遍數定為1~2遍,碾壓速度應控制在每小時3~6km,應確保終壓施工中其溫度控制在70℃以上,路面沒有輪痕后則可以結束施工。
通過平接縫進行橫向施工縫處理,首先利用3m長度的直尺對其平整度進行檢測,如大于3mm必須切除多余端頭,形成垂直面,隨后清理干凈路面與接縫位置,同時將粘層油涂刷到其表面。選用新鋪熱瀝青混合料將接頭位置進行覆蓋,并確保原有鋪筑面的溫度,通??刂圃?0℃的范圍,這樣可以為新舊面的結合提供便利。選用雙鋼輪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施工。在碾壓施工完成后,應進行灑水作業(yè),確保養(yǎng)生時間在7d以上,整個期間應始終處于濕潤狀態(tài),封閉交通,避免車輛通行對路面造成嚴重危害。
除了運用以上施工的技術措施外,工程施工還注重施工質量控制策略的運用,綜合采用多項質量控制措施,提高瀝青路面的工程質量。
工程施工前要檢查機械設備,確保其性能良好,能正常運行和工作。對攤鋪、瀝青拌和、碾壓、運輸等設備,要進行全面的檢查,保證其配件完整,性能良好,從而促進施工效率的提高。重視采購新型的機械設備,做好設備的維修與養(yǎng)護工作,提高設備的性能,促進其發(fā)揮最佳的作用,為瀝青路面施工做出更大的貢獻。
施工前對礦粉、瀝青、石屑、機制砂、集料等進行試驗及檢測,確保原材料的質量合格。從質量可靠的石料場或大型瀝青廠商采購原料,由專業(yè)人士進行驗收,展開試驗及檢測工作,確保質量合格的材料進入瀝青路面施工現場。對現場材料也要進行抽樣檢查,保障材料的質量。
做好原材料試驗檢測,保證原材料質量。拌和混合料時,要嚴格控制拌和的溫度,保證集料級配穩(wěn)定、干濕程度合格。根據路面施工需要和配合比要求,合理控制瀝青含量。確保瀝青拌和計算系統(tǒng)正常工作,混合料取樣均勻,各種原料添加量合格。科學合理設置混合料的出場溫度值,有效控制混合料溫度。重視混合料觀測,及時處理異常情況,提高混合料的質量,使其在路面施工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檢測內容為原材料質量、瀝青混合料溫度及瀝青面層質量等。材料檢測能夠保證材料質量合格,確保碾壓質量、提高拌和及拌和料質量。溫度檢測能夠保證混合料拌和溫度適宜,滿足施工需求。瀝青面層檢測能及時當中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及時分析檢測數據,掌握路面的質量情況,對路面工程質量進行動態(tài)控制與管理,為路面質量控制提供依據,從而確保提高質量。
瀝青路面施工作為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是個系統(tǒng)的工程,可由于各地氣候條件、施工手段及原材料的不同,使得瀝青路面施工質量存在一定的差異。加之瀝青路面在施工過程中的溫度變化會對整個路面的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要做好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需要對所需的施工工藝、原材料及混合料等進行全面管理及控制,規(guī)范施工技術要求、方法,完善施工工藝,增強瀝青路面施工的質量控制,有效提高公路工程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1]鄒秀深.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J].基層建設,2015,15.
[2]江成舉.探討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及其質量控制[J].基層建設,2015,15.
[3]徐廣鵬.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分析[J].科技與企業(yè),2015,23.
[4]張躍華,何路淼.淺析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J].決策與信息,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