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香
(江西省南昌市京東學校)
與其他學科不同,英語學科成績的提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一、外語學習沒有語言環(huán)境,或者說很少有語言環(huán)境,所以遺忘率很高,沒有長時間的積累是很難學好的。
二、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科沒有興趣,不愿意把時間花在英語學科上,所以要提高英語成績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此,我們重點改革課堂教學模式,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目的在于從根本上把“老師教”轉(zhuǎn)變?yōu)椤皩W生學”,著重研究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策略。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驗,我們從學生的學習成績方面就能看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基本上是成功的。下面是兩組成績的對比:
?
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對學生的自信心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班級課堂活動參與率大大提升。許多之前不敢發(fā)言的學生在小組活動中也能大膽地參與到課堂討論學習中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為了進行具體的研究實踐,我們制訂了如下策略:分好學習小組,一般以6 人為組:
1.按成績,把學生歸類為好(A1A2)、中(B1B2)、差(C1C2)三種;2.按性格,把學生歸類為活潑、一般、文靜三類;
3.按能力,把學生歸類為強、一般、弱三種。
以54 人的班級規(guī)模構建6 人合作小組的操作程序為例,全班可以組成9 個合作小組。并且給成員分好工,做到:
(1)合理分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每個小組分別有兩個正副組長,統(tǒng)籌整個小組的學習和工作情況。
(3)6 個人分別負責一項,講授的,管紀律的,管衛(wèi)生的,計分的等。每位小組成員擔任各學科代表。每個學習小組設有正、副組長。
(4)討論先同層一對一討論,再小組集體討論;一般B1B2、C1C2展示,A1A2 點評、拓展。
我們通過實踐論證,一致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有機地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綜合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真正體現(xiàn)出綜合探究課研究、綜合、探究的特點,真正使學生體驗到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和實效性,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接著我們來看一下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后的一些變化:
一、抄作業(yè)的現(xiàn)象大大減少了
以前的課前檢查都是由老師親自檢查學生作業(yè)、練習完成的情況,于是有些學生就會抄襲別人的作業(yè),以應付檢查。而現(xiàn)在我們在課前安排了“自主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由小組長檢查并幫助組內(nèi)的“學困生”完成基礎練習,這樣一來,基本上能夠杜絕抄襲,“學困生”在組長的幫助下主動完成不會的部分,并弄懂了不會的原因,這比起以前的抄襲要有效得多。
二、學生的性格變得開朗了
上課時,采用每組抽一個學生來展示要掌握的內(nèi)容,而且不同號碼的學生可以得到與他們的號碼對應的分數(shù)。而其他學生在聽講時可以補充前一個學生漏掉的內(nèi)容同時也能得到相應的分數(shù)。這樣一來,為了小組的分數(shù),他們就會搶著展示而且認真聽取其他同學的發(fā)言。通過這樣的自主學習展示,也使得學生的學習完全是自愿的和積極主動的,而且具有強烈的自主學習的愿望,還養(yǎng)成了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學生的學習也就不再是被動的而是變得較為主動,可以盡情地展示他們自學的收獲。由此,一些以前較內(nèi)向的學生也變得積極了、開朗了。
三、老師上課時比以前更輕松了,也更有時間關注全體學生了
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地位發(fā)生了變化, 學生的學習行為變被動為主動。教師不再是教學的執(zhí)行者而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有了學習的主動權,課堂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時間讓學生來參與,豐富了學習內(nèi)容,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成了課堂真正的主人。而作為“客人”的老師則可以在下面走動,關注更多的學生。
當然在看到這些改善的同時,缺陷也顯而易見:
一、課堂語言不規(guī)范
由于課堂是交給學生的,故課堂用語以漢語為主,學生的英語口語有待加強。
二、課堂教學的進程把握不夠
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有時因預設不足,可能會導致教學任務不能按計劃完成。
經(jīng)過近三個月來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研究,我們對課堂教學模式,即:小組合作學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并從中學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學經(jīng)驗。當然,一切革新都是建立在不斷的學習和反思基礎上的,只有不斷地反思并總結經(jīng)驗,改進不足,才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獲取最大的教學效果,真正實現(xiàn)有效教學??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
[1]韓立福.有效上課[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葉瀾.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