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雪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學
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
賈文雪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學
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課堂,不是教師自我展現(xiàn)才藝的舞臺、生從師教的課堂,而是以學生為主,師生共贏的課堂。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音樂理論知識、音樂基本技巧,而且要在培養(yǎng)學生音樂欣賞能力上多下功夫。
音樂;欣賞能力;音樂情感
音樂教師要全面完成音樂教學任務,不能不重視音樂欣賞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音樂理論知識、音樂基本技巧,而且要在培養(yǎng)學生音樂欣賞能力上多下功夫。本文主要講述的是在新課改下,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針對不同學生,了解音樂情感在音樂欣賞中各方面的體現(xiàn)。
音樂欣賞需要有一定的音樂知識和文化素養(yǎng)。文化素質高的人更容易理解音樂中表達的內涵。但對于一般人來說,要理解音樂內涵就必須加強對音樂的表現(xiàn)手法的理解,掌握音樂欣賞的一般步驟和方法,還要注重音樂內容的選擇。因此,教師要選擇一些歌詞比較直觀、內容容易理解的歌曲。比如:在欣賞《三個和尚》那段優(yōu)美的旋律與救火的那段音樂進行比較時學生說出了慢的音樂是說:和尚們睡覺、喝水等悠閑自在的場面。另一段音樂學生則說:和尚們救火、打架等場面。又如,中學生在欣賞歌曲《祖國??!我永遠熱愛你》中,通過優(yōu)美、樸實無華的歌詞、真摯的感情,由衷地表達了對祖國的贊頌和愛戀之情。欣賞這一類作品,一般不需要作過多的探究,也不需要借助更多的資料。所以說,在音樂欣賞教學時要因人而異,選擇適當?shù)慕虒W內容進行教學。
在音樂教學中,牢牢把握情感這條主線,通過音樂情緒與情感的這種特質,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情感強度,使人們的情緒、情感同音樂情緒、情感和諧的溝通與交流,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運用美的語言,能生動的再現(xiàn)欣賞內容,描繪出音樂意境,使學生聯(lián)系切身的生活經(jīng)驗,把他們帶入美好的藝術境界。如:欣賞圣桑的《天鵝》,教師可以感情為線切入和引導學生進行欣賞。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調,有節(jié)奏的語速,描繪一幅畫面:皎潔的月光、寧靜的湖面、高貴而優(yōu)雅的天鵝,一只憂傷的面對死亡的天鵝,懷著對生命的眷戀,在月光下慢慢合上翅膀,與生命告別。優(yōu)美傷感的音樂和教師富有藝術化的語言渲染,會帶給學生心靈藝術美感享受。
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提出低年級對音樂的了解是視聽結合,因為鮮艷色彩、生動圖像,能為學生提供一種聲音、文字、圖像、動畫相互結合而賦予變化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教學過程當中去。如在《二泉映月》中阿炳對二泉的描繪,首先是對二泉的感知,情由景生,這里的情是阿炳真摯情感的表露,而作品中的音外之音、景外之景所蘊含的豐富內容,學生只有借助想象和理想,才能使感知的內容遠遠超過“二泉”所給予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善于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視聽結合的教學手段,喚起學生的美感,使他們在輕松、活潑的音樂氣氛中感受美、體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欣賞能力、審美能力及發(fā)散性思維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音樂欣賞水平,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享受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
感受與鑒賞是重要的學習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都有深有淺,不可能完全相同,因為音樂本身不同于視覺形象或文學形象,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鑒賞能力的形成,對于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yǎng),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音樂是一種善于表現(xiàn)和激發(fā)感情的藝術,可以說,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感情體驗的過程,它既是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情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欣賞者自己的感情和音樂中表現(xiàn)的感情交融、發(fā)生共鳴的過程,一位有經(jīng)驗的英國音樂教育學家曾告誡說:“不要允許你的批評性敏捷聰明窒息你的情緒反映。”對音樂作品感情內涵的體驗,表現(xiàn)為感性上的直接體驗。例如,我們聽到《北京喜訊到邊寨》這樣一個音樂主題,我們自然會從這個由弦樂器和木管樂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潑的音樂主題中,獲得一種歡樂和喜悅的感情體驗。而當我們聽到《江河水》這個緩慢的、如泣如訴的音樂主題時,一種悲苦、凄涼的感情會不由自主地在我們的心頭涌起。
我們上面所講的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性的或者說是直感式的感情體驗,是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基本方式。然而,它畢竟是對音樂作品感情內涵的一種初步體驗。另外,我認為欣賞者在欣賞音樂過程中,首先對音樂表現(xiàn)為感性上的直接體驗,其次欣賞者要從各方面去研究和了解樂曲感情的內在含義。換句話說,欣賞者要準確、深刻和細致地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感情內涵,這是欣賞者在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基本要求。
音樂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培養(yǎng)人的音樂審美能力、發(fā)展人的音樂審美感受力,促進全面發(fā)展。一個人的音樂審美能力是可以培養(yǎng)和不斷提高的。音樂學習能增強學生的滿足感并促使他們追求更復雜、更高深的音樂,形成音樂鑒別能力,具備良好的審美趣味。學會運用音樂知識和聽賞技能對音樂加以敏銳的選擇,對音樂表演予以成熟的評價,不輕易準隨實用性、商業(yè)化音樂及其消費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