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群,周建梅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無錫人民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4023)
護理干預用于前列地爾治療缺血性腦卒中60例
劉 群,周建梅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無錫人民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4023)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應用于前列地爾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療效。方法 醫(yī)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均給予前列地爾治療,根據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和觀察組(護理干預),各60例。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增高(P<0.05),觀察組護理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明顯降低,日常生活能力(ADL)評分顯著增高(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提升(P<0.05)。結論 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前列地爾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療效,促進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護理干預;前列地爾;缺血性腦卒中;滿意度
缺血性腦卒有較高的致殘率及致死率,存活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及肢體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壓力和負擔。前列地爾具有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藥理作用,常用于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1]。以調整患者負性情緒為主的護理服務不僅能夠提高療效,還可對康復及預后產生良性影響[2],故做好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及康復期間的護理干預,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筆者觀察了我院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前列地爾治療期間配合護理干預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均符合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訂的腦梗死診斷標準[3],排除大面積腦梗死或昏迷、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精神系統(tǒng)疾病。本研究方案得到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 12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組)和觀察組(護理干預組),各60例。對照組中,男45例,女15例;年齡44.2~75.6歲,平均(57.8±6.4)歲;病程1.2~11.3年,平均(5.9±2.3)年。觀察組中,男44例,女16例;年齡44.3~75.5歲,平均(57.7±6.8)歲;病程1.3~11.5年,平均(6.1±2.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前列地爾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0980024,規(guī)格為每支2 mL∶10 mg)20 μg,溶于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續(xù)治療14 d。對照組維持病房清潔,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出院指導,定期復診。觀察組給予以下護理干預[4]。
心理護理:針對缺血性腦卒中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采取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干預,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認知觀,鼓勵患者多參與集體及社會活動,轉移患者的負性情緒,使其積極、主動配合治療。
健康教育:主動與患者及家屬交流溝通,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疾病發(fā)生機制、誘發(fā)因素、臨床表現(xiàn)、防治方法及預后等疾病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缺血性腦卒中治療及康復知識的認知度及對治療的依從性。
用藥指導及護理:遵醫(yī)囑規(guī)范藥物治療,告知患者不能隨意更換藥物及停藥,使其意識到擅自更改醫(yī)囑的危害性,同時做好患者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的觀察。
行為護理:指導患者多食蔬菜和水果,吞咽困難患者保持坐位或頭高側臥位,飲食以喂食或鼻飼為主,做好呼吸道的護理,避免肺部感染的發(fā)生。
康復護理:根據患者的自身恢復情況,制訂個性化的肢體康復訓練計劃,從被動到主動、從小關節(jié)到大關節(jié)的循序漸進原則,使患者積極參與康復訓練,促進認知功能及肢體功能的恢復,從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5]
療效判定標準:根據中國腦卒中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量表,對意識、水平凝視、面肌、語言、肌力及步行能力等方面進行療效評估,顯效為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 ~100%;有效為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 ~45%;無效為功能缺損評分減少不足18%。總有效=顯效+有效。根據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價神經功能缺損程度,NIHSS分值越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低,神經功能恢復越好[6]。根據日常生活能力(ADL)變化情況,從大小便、進食、活動等指標,評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況,總分少于20分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20~40分為部分自理但需較大幫助,41~59分為部分自理但需較少幫助,大于60分為基本自理[7]。根據護理滿意度調查表比較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本次調查回收率100%,量表總分為100分,80~100分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非常滿意+滿意[8]。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結果見表1至表3。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n=60]
表2 兩組患者NIHSS及ADL評分變化比較(±s,分,n=60)
表2 兩組患者NIHSS及ADL評分變化比較(±s,分,n=60)
注:與對照組比較,βP<0.05。
組別 NIHSS評分 ADL評分觀察組對照組護理前16.9±4.2 16.8±4.1護理后7.6±1.8β10.2±2.5護理前17.1±3.5 17.2±3.7護理后61.4±8.7β49.4±7.2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例(%),n=60]
腦部血流動力學、血管形態(tài)、血液黏稠度變化是導致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9]。前列地爾能特異性作用于缺血病灶,擴張病變狹窄的腦部血管,改善局部缺氧,恢復缺血區(qū)局部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的高反應性及血栓素A2水平,促進血栓周圍已活化的血小板逆轉,減少血栓形成;刺激血管內皮細胞產生組織型纖溶性物質,發(fā)揮直接溶栓作用;增加紅細胞環(huán)磷腺苷含量,改善紅細胞的變形能力,從而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效改善微循環(huán);減少氧自由基的生成,避免缺血-再灌注時神經細胞的損傷[10]。
缺血性腦卒中前列地爾治療及護理過程中,應以遵醫(yī)囑規(guī)范化用藥為基礎,實施個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康復護理等多方面的護理干預,及時心理疏導,使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提高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度,從而更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做好用藥期間的指導和監(jiān)督,使患者嚴格遵醫(yī)囑服藥,制訂循序漸進的康復訓練計劃,促進患者功能的恢復。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提高,護理后NIHSS評分明顯降低,ADL評分顯著增高(P<0.05),提示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前列地爾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療效,促進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
護理干預以患者為中心,在常規(guī)基礎護理基礎上,切實落實護理制度,深化護理專業(yè)知識,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提升(P<0.05)。結果表明,前列地爾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期間,有效的護理干預能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及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避免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劉 琳,霍墨菲,孫瑞華,等.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2,10(12):1 447-1 450.
[2]薄 磊,楊文東.心理護理為主導的綜合性護理干預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4,23(9):702-705.
[3]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4]馮 軍,曹俊杰,徐 英,等.連續(xù)護理干預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20):2 776-2 777.
[5]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科學會.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及臨床療效判定標準[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3.
[6]Saposnik G,Guzik AK,Reeves M,et al.Stroke prognostication using age and NIH stroke scale:SPAN-100[J].Neurology,2013,80(1):21-28.
[7]汪克麗,程吉英.健康教育聯(lián)合神經節(jié)苷脂用于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康復45例[J].中國藥業(yè),2014,23(9):76-78.
[8]高婉霞,方志紅.康復護理干預對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神經和認知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53(1):87-89.
[9]張和耀,洪曉鵬,邱浩強,等.前列地爾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30例療效觀察[J].海南醫(yī)學,2011,22(3):90-91.
[10]劉前君,李文強,徐光燕.前列地爾對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及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和基質金屬蛋白酶9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24):13-16.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Alprostadil Treatment for Ischemic Stroke in 60 Cases
Liu Qun,Zhou Jianmei
(Wuxi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Wuxi,Jiangsu,China 21402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alprostadil treatment for ischemic stroke.M ethods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treated by alprostadil from February 2014 to July 2015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routine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nursing intervention)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60 cases in each group.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0.05);the scores of NIHS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scores of ADL was obviously increased on post-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0.05); the patients′satisfaction degree for nursing servic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0.05).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lprostadil treatment for ischemic stroke,promote the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and improve the patients′satisfaction degree for nursing service.
nursing intervention;alprostadil;ischemic stroke;satisfaction degree
R969.4;R972+.4;R473.74
A
1006-4931(2015)23-0161-03
劉群(1981-),女,護師,主要從事內科護理工作,(電子信箱)1146703253@qq.com;周建梅(1977-),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腦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本文通訊作者,(電子信箱)1017752397@qq.com。
201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