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遂如
(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吉林長春130122)
豬傳染性腹瀉疾病在養(yǎng)豬生產中危害很大,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寒冷,氣溫突變的季節(jié)發(fā)病較多見。因此,養(yǎng)豬場常年都要高度重視對傳染性腹瀉疾病的防控。當前豬場引發(fā)豬只發(fā)生腹瀉的原因眾多,但從生產實際中豬群發(fā)病的情況來看,由病原(病毒與細菌)引發(fā)豬只發(fā)生腹瀉仍是主要的原因,其他的因素是次要的。只要堅持“管重于養(yǎng),養(yǎng)重于防,防重于治,綜合防控”的方針,本病是可防可控的。如何防控好豬傳染性腹瀉疾?。空匋c個人意見,僅供同仁們參考。
華中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2012年4月報告:從華中地區(qū)57個豬場的855份樣品中檢出,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陽性率為58%、輪狀病毒 (RAV)陽性率為22%,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GEV)陽性率為 14%、博卡病毒(PBOV)陽性率為20%以上,嵴病毒(Kobu)陽性率為30%以上,混合感染的比例很高,同時也檢出圓環(huán)病毒Ⅱ型等。
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2012年7月報告:從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qū)134個發(fā)生腹瀉疾病的豬場病料中檢出流行性腹瀉病毒陽性率為85%、傳染性胃腸炎病毒陽性率為44.78%、輪狀病毒陽性率為17.88%、混合感染占30%,腸道病毒陽性率為10%,其他還檢出博卡病毒與嵴病毒等。
楊漢春教授報告:2011年從北京、河北、河南、山東、浙江等地的15個豬場采取腹瀉仔豬的糞便207份,腸道組織27份,檢出流行性腹瀉病毒陽性率為82.1%、傳染性胃腸炎病毒陽性率為5.6%、輪狀病毒陽性率為3.4%、嵴病毒陽性率為79.9%、流行性腹瀉病毒與嵴病毒共感染陽性率為67.5%。并發(fā)現流行性腹瀉病毒,博卡病毒及嵴病毒可從生產母豬的初乳中排出體外。
綜合上述檢驗結果證實,當前引發(fā)豬只腹瀉的病原主要是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與傳染性胃腸病毒(TGEV)、輪狀病毒(RAV),以及圓環(huán)病毒Ⅱ型(PCV2)、藍耳病病毒(PRRSV),豬瘟病毒(CSFV)與偽狂犬病毒(PRV)等共感染,并常繼發(fā)感染高致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或魏氏梭菌等,表現出腹瀉綜合征的癥侯群。新發(fā)現的博卡病毒與嵴病毒等,在發(fā)生腹瀉疾病中也起到幫兇的作用。其他的眾多因素是次要的原因,只不過是一個誘發(fā)因素。在誘發(fā)因素中以霉菌毒素的危害為主要,其次是飼養(yǎng)環(huán)境因素等。
據有關研究報告,仔豬出生后發(fā)生腹瀉疾病及其他疾病,60%病原體來自母豬,40%來自外界環(huán)境。因此,防止仔豬出生后發(fā)生腹瀉,首先要管理好,保健預防好母豬,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術措施。
對生產母豬的技術措施要求如下:
2.1.1 母豬產仔舍要做到“全進全出”,清潔衛(wèi)生,保溫干燥,空氣流動,光照充足。
2.1.2 要想產下的仔豬不發(fā)生腹瀉,首先要把母豬飼養(yǎng)管理好,特別是母豬妊娠的中、后期營養(yǎng)與健康十分關鍵。
2.1.3 免疫接種:母豬產仔前40天與25天各免疫接種1次豬病毒性腹瀉三聯活疫苗(流行性腹瀉病毒,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輪狀病毒),,每頭每次肌注2頭份。7天產生免疫力,保護期可達6個月。仔豬出生后吃初乳,可獲得30天的被動免疫保護,不發(fā)生腹瀉。
同時,種豬群在配種前一定要按照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接種好豬瘟、口蹄疫、藍耳病、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乙型腦炎等病的疫苗,使豬群常年保持良好的特異性免疫力,有利于防止豬群發(fā)生腹瀉疾病及其他疾病的流行。
2.1.4 母豬進產仔舍之前要用32℃溫水給豬沖洗全身,然后帶豬消毒,再進入產床上待產。
2.1.5 母豬產前與產后各7天要認真的做好保健預防,以清除母豬體內隱形感染的病原及其毒素,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力;防止母豬產前便秘,預防產后發(fā)生子宮內膜炎,陰道炎與乳房炎等“三炎癥”的發(fā)生。并可確保母豬順利產仔,間接保護出生仔豬的健康,一舉多得。
保健預防方案如下:
方案1:芪健粉(黃芪多糖)800克、口服排疫肽(高免球蛋白)600克、倍康肽(白細胞介素-4)1000克、康君泰 (廣譜抗菌基因工程制劑)400克,混合拌入1噸料中,連續(xù)飼喂14天。
方案2:清開靈粉1500克、豬疫康(活性蛋白)300克、加立?。庖咴鰪妱?00克,混合拌入1噸料中,連續(xù)飼喂14天。
方案3:魚腥草粉1500克、金富農(干擾素)2000克、轉移肽(轉移因子)1000克、溶菌酶(水解酶、廣譜抗菌作用)1500克,混合拌入1噸料中,連續(xù)飼喂14天。
以上方案具有抗病毒、抗細菌、抗應激及提高免疫力之功能。
2.1.6 妊娠母豬嚴禁飼喂發(fā)霉變質的飼料,飼料中可添加微生態(tài)制劑,如三儀集團研發(fā)的母豬專用的復合型微生態(tài)制劑金唯肽C231、唯泰C231或康元等,每噸料中添加400~500克,也可用母豬寶(嗜酸乳桿菌、糞腸球菌、枯草芽孢桿菌及其代謝產物、促生長因子、載體等)每100克,拌料200千克,飼喂1個月,可長期使用。或者使用母豬專用的替抗素(糞腸球菌、枯草芽孢桿菌、乳酸菌、生物載體),每400克拌料1噸或兌水2噸,可連續(xù)使用。
2.1.7 產房每周帶豬消毒1次,外環(huán)境每月清掃后,消毒1次;人員進出,物品、用具、器械等經消毒后再進入產房。
2.1.8 豬場要滅鼠、殺滅吸血昆蟲,不準飼養(yǎng)其他動物,如犬、貓、牛、羊等,這些動物均可傳播病原。
2.2.1 仔豬出生后要用干凈的紗布或毛巾,以0.1%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后將其全身擦洗干凈,然后放入保溫箱中(32℃~34℃),待 20 分鐘,讓其適應自然環(huán)境。再用消毒紗布或毛巾將母豬的乳房,乳頭及腹下部擦洗干凈后,再擠去三滴乳水,然后固定乳頭讓仔豬吃初乳。
2.2.2 分娩舍的溫度要保持在22℃~24℃,保溫箱: 仔豬 1~7 日齡為 30℃~34℃、8~12 日齡為30℃~32℃、15~30日齡為28℃左右。 低溫環(huán)境和溫差變化過大均可引發(fā)仔豬腹瀉疾病的發(fā)生。
2.2.3 仔豬出生斷臍、斷尾、剪牙、打耳號等要嚴格用碘酒消毒,防止感染,并避免發(fā)生各種應激。
2.2.4仔豬出生后,預防病毒性及細菌性腹瀉可選用下列方案:
2.2.4.1 仔豬出生后放入保溫箱中停留10分鐘,然后每頭口服豬病毒性腹瀉三聯活疫苗(流行性腹瀉病毒、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輪狀病毒),每頭2毫升,再放入保溫箱中20分鐘后吃初乳。
2.2.4.2 仔豬出生后,每頭肌注排疫肽(五種高免球蛋白),0.25毫升加轉移因子 (免疫增強劑),0.25毫升混合注射1次,仔豬4日齡時再重復肌注1次。同時每頭仔豬口服桿諾泰口服液(芽孢桿菌、變形類毒素)2毫升,10分鐘后吃初乳。仔豬2日齡再口服2毫升桿諾泰口服液1次。
2.2.4.3 仔豬出生后每頭肌注倍健(免疫核糖核酸)0.25毫升,加倍康肽(白細胞介素-4)0.25毫升,混合注射1次,仔豬4日齡時再重復肌注1次。同時每頭仔豬口服止痢寶口服液(嗜酸桿菌、抗毒素抗體)2毫升,口服10分鐘后吃初乳,仔豬2日齡再口服2毫升止痢寶口服液1次。
仔豬出生后,擦洗消毒,放入保溫箱中(28℃~32℃)待10分鐘,然后每頭仔豬口服服泄停2克,兌溫開水20毫升,溶化完全后1次服完,再放回保溫箱中待10分鐘,然后固定乳頭吃第一口初乳;第二天每頭仔豬再口服一次服泄停,可有效的預防仔豬在哺乳期不發(fā)生病毒性與細菌性腹瀉,并能提高仔豬免疫力與成活率。
2.2.5 仔豬出生后第二天用偽狂犬病活疫苗滴鼻,每個鼻孔0.5毫升,經黏膜獲得免疫,26小時產生抗體,不受母源抗體的干擾。28日齡時再加強免疫1次,每頭仔豬肌注偽狂犬病雙基因缺失疫苗1頭份。哺乳仔豬發(fā)生偽狂犬病時,可呈現腹瀉、嘔吐、抽搐等癥狀。
2.2.6 仔豬出生第3天,每頭肌注牲血素1毫升,0.1%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0.5毫升;或者肌注鐵制劑1~2毫升,以預防仔豬發(fā)生缺鐵性貧血與缺硒性拉稀。
2.2.7 仔豬出生后第7天開始補料,可在乳豬料中添加微生態(tài)制劑。既可引誘仔豬吃食,鍛煉其胃腸消化機能,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營養(yǎng)利用率;又可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提高腸黏膜的免疫力,防止胃腸道疾病的發(fā)生。
2.2.8 仔豬的免疫接種
仔豬8日齡接種喘氣病弱毒疫苗,每頭肌注1毫升;14日齡接種圓環(huán)病毒Ⅱ型滅活疫苗,每頭肌注1毫升,3周后加強免疫1次,每頭肌注1毫升;18日齡接種藍耳病自然弱毒活疫苗,每頭肌注1頭份;25日齡首免豬瘟疫苗,ST傳代細胞苗,每頭肌注1頭份,65日齡2免,每頭肌注2頭份;30日齡接種口蹄疫O型緬甸98譜系全病毒滅活疫苗,每頭肌注2毫升;60日齡2免,每頭2毫升;100日齡3免,每頭2毫升。
2.2.9 仔豬25日齡斷奶,為防止斷奶應激、飼料應激、溫度應激、營養(yǎng)應激與環(huán)境應激,而誘發(fā)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征,藍耳病、豬瘟、豬流感、水腫病、喘氣病、副豬嗜血桿菌病、傳染性胸膜肺炎、鏈球菌病、附紅細胞體病、腹瀉性疾病等,可采取保健預防措施,解決上述問題。方案如下:
方案1:雙黃連粉400克兌水1200升,加喜林?。ò⒛髁?、細胞因子)100克兌水400升加電解多維500克,兌水1噸,連續(xù)飲用12天。
方案2:穿心蓮粉800克、轉移肽(轉移因子)500克、電解多維500克、葡萄糖500克,兌水1噸,連續(xù)飲用12天。
方案3:清開靈粉1000克、金富農粉(干擾素)1000克、電解多維500克,葡萄糖500克,兌水1噸,連續(xù)飲用12天。
方案4:板藍根粉800克、甘草粉200克、倍康肽 (白細胞介素-4)500克、口服排疫肽400克,兌水1噸,連續(xù)飲用12天。
斷奶時,母豬下產床離開產房,仔豬不合群,在原產床上飼養(yǎng),顆粒料按正常飼喂,飲水改為使用上述方案飲用。在產房停留5天后,轉到保育舍,繼續(xù)飲用7天。
豬只發(fā)生傳染性腹瀉,造成死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腸道內的病原微生物對腸黏膜造成損傷,引發(fā)腸黏膜水腫,阻塞膽管,使膽汁不能進入腸道,而病原微生物得以在腸道中大量繁殖,產生毒素,引起豬體自體中毒;同時,由于腸道發(fā)炎,腸道內的內容物不能被吸收利用,而在腸道內發(fā)酵、腐敗及分解,產生大量的酚、胺、吲哚等有害物質,有害物質被吸收后進入血液,可引起豬只中毒而死亡。二是由于腹瀉,機體的水分大量的排出體外,造成細胞嚴重脫水,電解質和酸堿失去平衡,導致代謝性酸中毒或堿中毒,心力衰竭而死亡。
根據上述死亡原因,建議按照抑制病原、中和毒素、補液強心,提高免疫力的原則實施治療,可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方案1:黃芪多糖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2毫升)加干擾素 (每40千克體重1毫升,重癥加量)、加排疫肽(每50千克體重1毫升,重癥加量),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次;同時肌注2.5%蒽諾沙星注射液(每千克體重3毫克),每日1次,連用3次。
方案2:香菇多糖注射液 (每千克體重1毫升)加倍?。ˋ、B相,每套用于150千克體重的豬只,免疫核糖核酸)加倍康肽(A、B相,每套用于180千克體重的豬只,白細胞介素-4),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次;同時肌注長效多西環(huán)素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2毫升,每2日1次,連用2次。
實施上述方案治療時,要同時配合口服楊樹花口服液(100毫升兌水200千克)加口服補液鹽讓其自然飲用3天;或者用5%聚維酮碘液,按1:1000比例稀釋飲用,連續(xù)飲用3天。
方案1:雙黃連注射液 (每千克體重0.2毫升)、加倍健(免疫核糖核酸,A、B相,每套用于150千克體重)、加倍康肽(白細胞介素-4,A、B相,每套用于180千克體重),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次;同時肌注30%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1毫升),每日1次,連用3次??诜沽毧诜海ㄊ人崛闂U菌、抗毒素抗體),每頭3~5毫升,每日上下午各1次,連用3天,或者口服楊樹花口服液,每頭5毫升,每日上下午各1次,連用3天;上述口服液可配合口服補液鹽同食或混合口服即可。
方案2:穿心蓮注射液 (每千克體重0.2毫升)、加轉移因子(每50千克體重1毫升,重癥加量)、加排疫肽(每50千克體重1毫升)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次;同時肌注林可霉素注射液(每千克體重10毫克),或者肌注抗菌大蒜素注射液(大蒜提取物,每75千克體重1毫升),每日1次,連用3次??诜U諾泰(益生菌、抗毒素抗體)、每頭3~5毫升,每日上下午各1次,連用3天,或者口服楊樹花口服液,每頭5毫升,每日上下午各1次,連用3天。口服時可與口服補液鹽混合使用,每日2次。
選用本豬場發(fā)生腹瀉疾病后,痊愈20天后的老母豬或大的育肥豬無菌采血、分離血清,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 (如阿莫西林或頭孢噻呋鈉等),給小豬肌注,每千克體重0.5毫升,每日1次,連用2次;或者口服,每頭口服10毫升,每日1次,連用3次。
在實施上述治療時,要根據豬只酸堿中毒與脫水的嚴重程度,進行支持療法。選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注射液200~300毫升,加入5%碳酸氫鈉溶液30~50毫升,維生素C10毫升,靜脈或腹腔注射,每日1次,連用2次。
腹腔注射時,仔豬用倒提法保定,在恥骨前3~6厘米腹白線(正中線)的側方,于皮膚垂直刺入腹腔2~3厘米深注射藥液。藥液的溫度要與豬體溫相近,注射部位嚴格消毒,1次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