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這就是長跑者的思維方式?!贝迳洗簶湓谧髌分腥缡钦f。長跑似無目的,故令人覺得枯燥。會有人發(fā)問:我們?yōu)楹我??為何要去那遠處?
汪國真言之有理:“盡管人生苦短,道路漫長,但我們總要走向遠方。走向遠方是為了讓生命更輝煌。”“讓生命更輝煌”可暫且簡單劃為兩層意思:一是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華;二是以己之力,推動世界承重的車輪前行。
古希臘哲人德謨克利特曾讓自己的足跡印在邁錫尼的獅門前、巴特農神殿下、愛琴海邊,抑或是克里特小島上。他踏遍希臘文明古跡,尋找思想的源頭,靠的是風塵仆仆中踏踏實實的足印。待回到原地,雖然父親留給他的財產都已揮霍盡,但他卻似乎找到了答案。
此類經歷余秋雨先生也有過。他曾披著一件褐色外套,走訪中華文化的重要遺址,在那個交通并不發(fā)達的年代,步行著走完一路。他笑說自己可能犯上了與盧梭一樣的毛?。骸拔抑荒苄凶撸恍凶呔蜔o法思考?!焙髞硭麘{著一路的感受,理清了中華文化的脈絡,著成《文化苦旅》。
據(jù)說當年周恩來總理年少時,學堂里老師問同學們,到底為了什么而讀書?年少的總理語出不凡:“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還有待證實的話在小時候帶給我巨大的震撼。
為何在大多數(shù)人都羨慕功名利祿時,他卻讓理想著眼于接近衰亡的民族?后來他真的讓這個民族站了起來。在實現(xiàn)理想的過程中,他博覽群書,精通八國語言,經歷過長征,曾在地下奮斗。這道路不僅漫長,而且曲折。
目標已定就不宜再改改刪刪了?!对娊洝酚醒?,“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遍L跑看似漫長,但定會有始有終。
長跑者自知人生苦短,更知人生道路漫長,但他們卻愿意為了更輝煌的生命繼續(xù)義無反顧,有的于己,有的于人。不論如何,我都認為這是一種可貴的執(zhí)著。
有了這份執(zhí)著,所以旅途從一開始就寓意著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