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要:傾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它是幼兒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傾聽能力是思想與感情保持一致的前提和基本條件。立足于小班幼兒教學現(xiàn)狀,重點分析了如何對幼兒進行傾聽習慣培養(yǎng)問題,從而促使幼兒學會如何傾聽,學會如何利用傾聽,理解事物。
關鍵詞:幼兒 傾聽能力 策略
傾聽作為一種交流互動的方式,需要幼兒在聽他人講話時要有耐心、細心,將傾聽漸漸變?yōu)橐环N習慣。幼兒年齡較小,心智發(fā)育尚未成熟,需要教師在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時多關注幼兒的想法,讓幼兒充分理解傾聽是一種素養(yǎng),能夠在人際交往中發(fā)揮出重要的作用。具備較好的傾聽能力,能夠使幼兒加強對人際交往和對語言的理解水平,有助于各類活動的有效開展,因此,我覺得良好的傾聽習慣是幼兒獲得知識的前提,也是幼兒成長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幼兒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對于傾聽能力的掌握也各不相同,但是許多成年人認為幼兒應該具備很好的傾聽能力,傾聽能力不需要進行培養(yǎng)和提高,每當遇到幼兒不耐心的傾聽或者是突然插嘴時就進行責罰,導致幼兒產(chǎn)生排斥的心理,變得越來越不愿意傾聽他人的講課,并且缺少耐心,逐漸形成了不正確的傾聽觀念。
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一般具有較高傾聽能力的幼兒比具有較低傾聽能力的幼兒學習能力以及閱讀習慣都要更好一些,但是在實際的幼兒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比較重視幼兒“說”的能力,而大多數(shù)忽視了幼兒“聽”的能力。而事實上,只有“聽”的更加準確,才能保證幼兒正確的理解他人語言所表達的內(nèi)容,才能更好的提高幼兒自身的傾聽能力,幼兒教師在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時,要注重讓幼兒多“聽”、多“練”,不論是幼兒在向教師表達什么內(nèi)容,語音、語調(diào)是否正確,語言表述的是否清晰明了,教師都應當認真傾聽,為幼兒做出良好的榜樣,鼓勵幼兒勇于表達出自身的想法,使幼兒懂得傾聽的重要意義,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和個性。
一、在與幼兒的交流中用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聲情并茂的表達,讓幼兒感受言語藝術的魅力,激發(fā)幼兒的傾聽欲望
作為幼兒教師不僅要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還要擁有專業(yè)的教學技能,能夠靈活使用教學方式,科學合理的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針對不同幼兒的實際心理特點和發(fā)展情況,將課堂教學的語言進行美化,利用簡單的語言為幼兒講解一些復雜的知識,轉變自身平淡的語音和語調(diào),利用聲情并茂的肢體語言,就能夠吸引幼兒對于課堂知識學習的注意力,使幼兒能夠充分的理解并接受教師的教學語言,在不斷的傾聽中提升幼兒自身的傾聽能力。例如,幼兒教師在為幼兒講《烏龜和狐貍》時,幼兒教師利用豐富的教學語言和肢體動作吸引了幼兒的全部注意力,使幼兒主動參與到了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并且幼兒教師通過模仿烏龜和狐貍的叫聲,為幼兒講解烏龜?shù)慕新晻r輕輕的并且細細的,而狐貍的叫聲是又尖又狡猾的等;當烏龜幫助朋友戰(zhàn)勝狐貍時,幼兒教師模仿烏龜?shù)恼Z氣,表現(xiàn)出了烏龜勝利時的開心和快樂,而當烏龜們遇到比自己強大的動物時,幼兒教師又模仿烏龜?shù)捏@慌和害怕的表情和動作。運用一系列夸張的語調(diào)、動作加以模仿,激發(fā)幼兒傾聽故事的興趣,使孩子們對閱讀內(nèi)容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并且幼兒通過積極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感受到了傾聽帶來的樂趣,準確的理解并掌握了幼兒教師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
二、以欣賞故事的教學為主,樹立幼兒正確的傾聽習慣
首先,幼兒教師在故事教材的選擇上要結合不同幼兒的實際情況,小班、中班、大班的故事教材不能相同,并且選擇的故事應當能夠讓幼兒理解,盡量比較簡單、有趣,使幼兒能夠在欣賞故事的同時獲得知識,提高幼兒的傾聽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習慣,促使幼兒喜愛傾聽教師講故事。
其次,在幼兒教師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nèi)容,充分激發(fā)幼兒對于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主動傾聽,樂于傾聽。如故事《沒長耳朵的小老虎》為例,進行表演或?qū)W說幾句,從中讓孩子明白傾聽對人的重要性,如果不認真傾聽可能會做錯事情弄個大笑話等。只有幼兒被深深地吸引后,他們才會集中注意力來傾聽,這也是適合小班的年齡特點的。
在幼兒教師為幼兒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掌握幼兒的思想動態(tài),利用適當?shù)恼Z言、動作來提醒幼兒不要溜號,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話,對于一些表現(xiàn)突出的幼兒,教師應當給予一些糖果或者小紅花等獎勵,鼓勵并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增強幼兒的傾聽能力,在教學中也應當注意選擇的故事不宜太長,否則不利于對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
三、開展各種隨機性的活動,促使幼兒養(yǎng)成傾聽習慣
1.傾聽游戲中要注意設置一些目標,規(guī)范幼兒傾聽的行為活動,同時還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傾聽環(huán)境,如課前讓幼兒做一些安靜的游戲如手指游戲、我來說你來做等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他們的傾聽習慣及能力;課中對孩子認真傾聽的表現(xiàn)給予及時表揚,以引導其他孩子注意傾聽等。
2.為幼兒創(chuàng)造交談的機會讓幼兒學會傾聽他人說話,如利用晨間談話、閱讀活動區(qū)角等游戲,來對幼兒傾聽能力的練習。如在語言區(qū)可以讓他們自由交談,認真學會傾聽他人說話,并作出相應的反應。晨間有機地開展談話活動,可以為幼兒提供相互交流的機會,說一說自己感到快樂的故事或各種經(jīng)歷,比如說:“你昨晚看了什么動畫片?”“爸爸媽媽帶你去了什么好玩兒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呀?”雖然孩子不一定能夠回答完整,但提問一定要簡單,讓孩子能夠聽懂是什么意思,并能大概回答,有意識讓幼兒傾聽別人說話,在談話活動中,要告訴幼兒聽別人講話或在聽故事時,不要打斷別人講話,要尊重他人,眼睛看著說話的人,并且不隨便插嘴,安靜地聽他人把話說完,這是一種傾聽禮貌。而對個別不能認真傾聽的幼兒應當給予一些眼神或者是肢體的警告,并且在課余時間可以和幼兒進行單獨的談話,規(guī)范幼兒的傾聽習慣,并且為幼兒詳細講述如何傾聽才是正確的。
四、利用家長和教師的配合,使幼兒提高傾聽能力
1.首先,引導家長更新觀念,了解孩子已有的經(jīng)驗,在家中循序漸進地利用各種游戲如“傳話筒”“我來說你來猜”,睡前講故事等形式來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其次,是請家長休息時多陪伴幼兒,給幼兒更多家長的關愛,在周末帶孩子參加各種戶外的活動,為孩子形成傾聽習慣營造出良好的環(huán)境;同時也可以讓幼兒分別感受到公共場合和圖書館等場合的不同感覺,讓幼兒感受不同場合的“說”與“聽”,使幼兒在有意識和無意識中增強自身的傾聽能力,提高對于不同聲音的辨識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環(huán)境對于幼兒有著極大的影響,一個好的環(huán)境能夠促使幼兒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因此家長需要重視自身的行為,通過自身的行為正確引導孩子,在幼兒說話時,一定要端正態(tài)度,不論孩子的話題多么簡單,都認真傾聽,在向幼兒提問時,耐心聆聽幼兒的回答。用自己的行動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使幼兒能夠在他人說話時不插話、不搶話,了解到傾聽是對他人的尊重,規(guī)范幼兒自身的傾聽行為。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