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金霞
(1.云南民族大學 外國語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2.麗江師范高等??茖W校,云南 麗江 674100)
流行語的定義。什么是流行語?一般認為,流行語指一定時期,一定社會群體內(nèi)被人們普遍使用的漢語形式,具有廣泛傳播的特點。來自權(quán)威詞典的解釋有:
《韋氏百科全書英語詞典》(1989年第一版):令人難忘且被反復使用的詞或短語。如用于政黨,廣告產(chǎn)品的口號?!缎屡=蛴⒄Z詞典》(2001年第一版):概括某一特定概念的詞或短語,主要是用來表現(xiàn)流行或時尚。《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06年第五版):某一時期社會上廣泛流行的詞匯。
跨文化交際這一術(shù)語首先是美國的人類學家霍爾在1959年出版的《無聲的語言》中提到的。翻譯理論家奈達認為:“翻譯是指從語義到文體在目標語中用最貼切又最自然的對等語再現(xiàn)源語的信息”。在跨文化交際當中,源語信息的內(nèi)涵意義發(fā)生了改變,交際雙方的文化差異越大,交流是可能發(fā)生的困難也就可能越大。所以,作為譯者,不僅要解讀交流雙方的語言文字符號,還有同時解讀非語言文字符號,也就是文化內(nèi)涵。
文化差異對漢語流行語英譯翻譯的影響體現(xiàn)在以下3個方面:
(1)表現(xiàn)在價值觀方面的差異很大。有著五千年歷史的中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強調(diào)倫理道德,德育,德治,對探索自然不太重視。而西方國家人的價值則體現(xiàn)在和大自然做斗爭,表現(xiàn)人類征服大自然的能力,常常傾向于用方法論和認識論來分析和解決問題。
(2)表現(xiàn)在審美觀上的差異很大。社會文化心理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人們審美觀的特點。在文學作品方面,追求書寫,音韻和聲調(diào)。而英美國家的學者們則較理性,比較重視作品的邏輯性,客觀性,比較少表達思想感情。
(3)表現(xiàn)在思維方式上的差距較大。在兩個國家的思維方式上,中國人重視歸納演繹,中國的文化由于深受儒教和道教的影響,很重視自我的體驗,而西方國家重視邏輯思維能力,一般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其思維方式和思想中更重視自我表現(xiàn)。
(1)具有時效性。流行語具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征,是某個具體的特定的歷史時期的產(chǎn)物,但具有時效短的特征。
(2)具有受眾面廣的特征。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有著廣泛傳播力的網(wǎng)絡(luò),電視,手機等各種媒介的普及,網(wǎng)絡(luò)流行語往往在一夜之間就在全世界廣為人知,像“給力”,“反手摸肚臍”。
(3)具有表現(xiàn)形式多的特點。網(wǎng)絡(luò)流行語的形成有很多種形式:①由漢字諧音組成。比如血拼——shopping(購物),粉絲——fans(追星族),驢友(旅友),美眉(妹妹)等;②由漢語和英語混合組成。比如小case,T恤,AA制,卡拉OK,B超,KTV包房等;③由字母詞組成。包括英文字母縮略詞和漢語拼音縮略詞。英文縮略詞比如MTV,PK,PPT,漢語拼音縮略詞比如TMD;④由外來詞構(gòu)成。隨著國家之間交流的增多,演變成了網(wǎng)絡(luò)流行語的英語外來詞有:丁克(double income no kid),白領(lǐng)(white-collar),克隆(clone);⑤由漢語數(shù)字諧音詞組成。比如:1314(一生一世),520(我愛你),886(再見了);⑥由政治類詞構(gòu)成。國家領(lǐng)導人講的一些官方性質(zhì)的話也成為了流行語,比如:“時間都去哪了”,“ 任性”,“ 你懂的”,“ 蠻拼的”,“ 打老虎”,等等。
(4)流行語具有代表性。流行語一般都與當時的一些熱門事件和流行的話題有關(guān)。四漢語流行語的翻譯策略。①直譯。直接從字面上翻譯,有時候是因為有語言表達的相似性。中國夢(政治用語),一般譯作the china dream或者是the Chinese dream.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廣告語),譯 作 :What I’m eating is not the noodles,but solitude.(not… but)。 哥喝的不是酒, 是寂寞, 譯作:What I’m drinking is not the alcohol,but solitude.②意譯。由于出現(xiàn)了詞匯空缺,用意譯的方式來翻譯??孔V(地方方言),譯作:trustworthy,reliable。不掉鏈子(北方方言),譯作:nothing goes wrong.③直譯加注。也叫舊詞新用。一些電影,電影臺詞,書名等由于反應了人們的真實想法,很簡明扼要,朗朗上口,很快就會流行開來。比如下面的一些流行語: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廣告詞),譯作:all good is really good。我很丑可是我很溫柔(歌手趙傳的一首歌曲名),譯作:I’m ugly but I’m soft ender.④釋義。主要用于縮略詞的音譯以及英漢混合詞的翻譯?!案叽笊稀?高端,大氣,上檔次)(電視劇《武林外傳》臺詞)譯作:luxury,large,level up.“白富美”(形容女生皮膚白皙,長的漂亮,又有錢,是男生的理想追求目標,與男版的高帥富意思相同)譯作:A woman with lots of money and white beautiful face correspondingly.“高富帥”譯作:a man who is tall,rich and handsome.⑤回譯。源語為外來詞,由于中國人的語言習慣或固定稱謂在中國有慣有的表達,譯成英語時適用回譯的翻譯方法。點贊回譯作:click the“ like” button.米字旗( 英國國旗,中國人因為其形狀叫其米字旗)回譯作:Union Jack(flag)。
本文通過探究漢語流行語的定義,翻譯與跨文化交際的關(guān)系,文化差異對漢語流行語英譯的影響,漢語流行語的各種特征,以及漢語流行語的英譯策略,從跨文化視角分析了影響漢語流行語英譯的一些方面,對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可以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議。毋庸置疑,能夠把漢語流行語翻譯成地道的英語,可以促進中國人和英語目的語國家人民的交流,避免產(chǎn)生任何的歧義,誤解和困難,可以更好的進行跨文化之間的交流。
[1] 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2] 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3] 齊建濤.現(xiàn)代漢語流行語生成源起考略及其英譯[J].大連大學學報,2007,(4).
[4] 韓李.當代漢語流行語探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
[5] 潘紹中,赫迎紅.談談漢英對譯中的文化因素[J].中國翻譯,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