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霞
偶然看到一份資料,是梅蘭芳的外孫講述外公的故事。其中提到一件事,有一段時間,梅蘭芳非常迷戀畫畫,并為此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就連虞姬戲服上面的蘭花、梅花都是他自己畫出的圖案。發(fā)現(xiàn)梅蘭芳如此癡迷畫畫,有人勸他說,你的事業(yè)是唱戲成就的,畫畫畫不出梅蘭芳,但是畫畫可以成就張大千和齊白石他們。梅蘭芳聽了,并沒有多說什么,但有空閑時,他還是喜歡畫上幾筆。
有個名叫言慧珠的學生,是梅蘭芳最喜愛的女弟子,學梅派學得最完美。一次,言慧珠學了一出《洛神》,在公演之前進行了一次小彩排,請了好多老先生去看,演完就請他們點評。其中一位老先生評價道:? “扮相、身段哪兒都好,就是沒有你先生的那股仙氣兒?!毖曰壑楹苁莸氖锹迳?,沒有仙氣兒,那就是最大的失敗呀。
此后,言慧珠特意登門向這位老先生求教:“何謂仙氣兒?它又是怎么來的呢?”老先生笑笑,讓她去問自己的老師。她果然跑回去問,梅蘭芳卻說:“我也沒什么特殊的,就是那樣演的?!?/p>
最后,百思不得其解的言慧珠,終于從老先生那里得到了答案:“你先生會畫畫,會寫字,會彈鋼琴,這些你會嗎?你有沒有你先生的這些素養(yǎng)?”言慧珠恍然大悟,終于明白了老師為什么在唱戲之外,還對畫畫之類的事情那么癡迷了。
素養(yǎng)的形成是一種水滴石穿的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而藝術本身是相通的,有時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正因為梅蘭芳深諳此理,才形成了獨特的“仙氣兒”,就算最喜歡的弟子也無法模仿。
(編輯 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