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魏桂蕊
試談教學中的“知己知彼”
邵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魏桂蕊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學過程卻如同戰(zhàn)爭一樣,教師必須“知己知彼”,熟悉教學對象的學習狀態(tài),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具體情況,因材施教,適時調(diào)整教學方案和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進步,如此方能百戰(zhàn)不殆,成功完成育人的使命。
教學過程 靈魂的工程師 知己知彼 百戰(zhàn)不殆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教學相長的互動過程,是教師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過程,是教師學生共同付出和收獲的過程,更是師生情感和智慧的相交與相融的過程。然而,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正視自己和學生,不知己(自己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亦不知彼(不能正確把握自己所教學生的智力、情感的現(xiàn)實與期望的個性差異),教學結(jié)果不盡如人意。其實,師生的教學過程同戰(zhàn)爭一樣,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不知己不知彼,自然是百戰(zhàn)百敗。本是追求美好與快樂的教學過程卻因師生之間沒能“知己知彼”變成了教師厭教,學生厭學,相互抱怨的過程。如何在教學中“知己知彼”呢?
第一,作為教師,應知道自己肩負的社會歷史責任——傳承人類文明、塑造人類的明天。教師應是學生、家長和社會對未來美好生活希望的寄托者,是真、善、美的雕塑者。因此,教師一定要有職業(yè)的自豪感和責任感,特別是在物欲橫流的現(xiàn)實中,更應在精神上、行動中表現(xiàn)出自己的高貴品質(zh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自己有什么,自己應失去的是什么,應守住的是什么。
第二,專業(yè)教師應明白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和劣勢。每位教師都不可能完全掌握知識,但必須立場堅定,竭盡全力教會學生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蓖高^專業(yè)知識的講解,教給學生專業(yè)的思維方式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每一位專業(yè)課教師授課的前提之一是必須明確在學生所有科目中,自己所授課程的特點,并對其進行準確定位?!笆率露疵鹘詫W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例如,在政治課教授實踐中,首先解決的是學生的課程定位,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專業(yè)知識點的定位——統(tǒng)一立場,才能統(tǒng)一觀點,否則就是“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庇谩段饔斡洝分械娜宋镄蜗蠼缍▽I(yè)課教師的形象,如用唐僧自喻為政治課教師——引領學生追求真理、追求善良、追求美德,做一個終身追求真善美的苦行僧,使學生明白美好的東西不在于擁有,而在于追求。追求真、善、美的過程中雖有九九八十一難,但始終有佛祖的庇佑,即追求真、善、美的理想的光輝會化解前進道路上的艱難。告訴學生,也許你什么都不會,但你始終與人為善,始終追求真誠、善良、美德,那么你成為“師傅”將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刺激和激勵每個學生奮發(fā)圖強,特別有助于那些“差生”積極進步。
第三,教師必須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在專業(yè)上的差距,在為人處事、生活中的欠缺,坦誠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教師不要在學生面前扮演至上、至知、至善、至美之人,要扮演一個真實的自然人和社會人,一個在不斷追求進步和不斷完善自己的人。例如,有的教師字板書不好,有的教師普通話不標準……每個教師的知識貯量都有限,教師只要坦誠面對自己的不足,并告知自己的遺憾,希望學生能以老師為戒,做得更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才是教育的實質(zhì)。這樣的教師是一定深受學生喜歡和尊敬的,這樣的師生關系一定是水乳交融的。學生明白斷臂的維納斯才是真實的美——現(xiàn)實是欠缺的,所以才有明天會更好,才有人類的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人”是一撇一捺,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相互支撐,學生學會了包容和團結(jié),學會了對現(xiàn)實的珍惜和對未來的傳承……求真、務實,這就是科學。
第四,教師必須明白身教重于言教,自己在學生中最具魅力的表現(xiàn)那就是身體力行,是自己對生活的熱愛,是自己對真善美百折不撓的追求的表現(xiàn)。教師一定要是生活中的強者,精神上的富翁,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緊跟時代步伐,做社會新事物的擁護者、參與者和支持者。
第五,教師必須“知彼”,即知道自己的學生是誰,有什么所長,有什么所短,有什么希望,有什么失望,有什么快樂,有什么憂患。教師只有清楚地知道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才能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有個性、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的人才。遺憾的是,大多數(shù)教師把時間放在了教科書上,放在了對學生知識點的死記硬背上,忽視了和學生的面對面交流,不了解自己的每個學生。講課沒有針對性,講不到學生的心坎里,教學效果自然不好。有一個經(jīng)典的教學故事“皮格瑪利翁”效應,說的是教師每天給學生充滿希望的眼神和關注,最后感化和影響了學生,產(chǎn)生了奇跡。由此可以看出,教師不應將學生分為好中差,必須明白他們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和未來,是人類美好未來的寄托者。當教師明白了學生同自己一樣真實、一樣重要,也有七情六欲時,教師就會對學生只有信任、包容、憐愛、鼓勵和責任,而沒有指責、訓斥和粗暴,師生之間的和諧和默契就自然而成。
“知己知彼”在教學中還有更多的內(nèi)涵有待我們發(fā)現(xiàn)和挖掘。先哲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片完全不同的樹葉?!叭绻覀兡芤磺袕膶嶋H出發(fā),實事求是,用聯(lián)系的、全面的、發(fā)展的辯證法而非孤立的、片面的、靜止的形而上學看待自己的職業(yè)和生活。只有這樣,我們的事業(yè)才會更加輝煌,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我們的明天才會因為努力而更加燦爛。當回首往事的時候,我們會更加自豪和驕傲。
ISSN2095-6711/Z01-2015-0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