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經(jīng)濟學院外國語學院 王學強 丁 寧
提高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對策研究
石家莊經(jīng)濟學院外國語學院 王學強 丁 寧
全球一體化時代,培養(yǎng)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勢在必行。目前,培養(yǎng)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應從高校課程設置和英語教材選擇、教師自身文化素養(yǎng)和教育理念、大學生自身意識、高??缥幕涣鞯姆諊铜h(huán)境四個方面進行探討??缥幕涣髂芰ε囵B(yǎng)的原則和注意事項,對指導今后的大學英語教學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跨文化交流 文化素養(yǎng) 教育理念 策略
經(jīng)濟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和重視。在生活、學習、工作中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已不可避免。因此,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無論他們的專業(yè)是什么,未來的職業(yè)是什么,他們都應該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流知識。
我國跨文化教學的研究和開展都比較晚,在傳統(tǒng)英語課程之中英語的“工具性”的功能被過度的強調(diào),而其“交流性”的功能卻被忽視。在當前社會急需復合型英語人才的背景下,加強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
1. 跨文化交際學(能力)的定義
跨文化交際是指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交流。即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或種族背景信息的發(fā)出者和接受者之間的交流活動。一般而言,跨文化交際是指國際性的跨文化交際。
“跨文化交流”概念是由美國的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提出,他的著作《無聲的語言》一書標志著“跨文化交流”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薩默瓦和波特對“跨文化交流”作了具體的界定:擁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號系統(tǒng)的人進行相互交流。
跨文化交際學就是研究跨文化交流的學科。它是一門跨學科的研究,研究內(nèi)容除了文化與交流之間的關系之外,還研究干擾交流正常進行的文化因素,包括語言與非語言手段、社交準則、社會組織、價值觀念等。外語教學中對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從語言的交流能力培養(yǎng)和非語言的交流方式兩方面進行的。
2. 國內(nèi)高??缥幕涣鹘虒W的現(xiàn)狀
隨著大學英語教學的不斷發(fā)展和對此進行的深入研究,跨文化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進和發(fā)展。但受到教育傳統(tǒng)模式的影響,跨文化教學仍舊處于弱勢地位,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另外,跨文化教學中仍存在不少問題,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英語教材和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教材的選擇與科學的課程設置對于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教師授課與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jù)和參照標準。目前的英語教材文章多為故事性或科技性的文章,不利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大學公共英語課極少有專門的跨文化課程設置,同樣導致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欠缺和匱乏。另外,跨文化交流要求學生掌握兩種及以上不同文化的知識和交際技能,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教材和課程設置上盡可能的給學生多元化的文化輸入,但目前的情況并不樂觀。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由于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影響,對跨文化交流知識并沒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導致跨文化交流能力難以提高。
(2)英語教師對跨文化教學觀念薄弱
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一些大學英語教師對跨文化教學觀念不強,沒有認識到跨文化交流能力對大學生英語學習和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在教學活動中只注重詞句和語法等傳統(tǒng)知識點的教學,忽視了跨文化交流知識的教學。這就導致學生對于跨文化知識的學習不夠重視,只重視詞匯的學習和應試能力的學習,忽略了英語文化的學習,導致跨文化交流知識嚴重匱乏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欠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實施者,對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對跨文化交流能力培養(yǎng)相關的教學活動應積極重視起來。
(3)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測評方式和制度的缺乏
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如何進行測評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實際問題。目前,大學英語水平的測評方式比較多,各種各樣的考試也已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但正是這些單純以測評英語水平的考試導致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只注重與考試技能的相關知識的學習,同時也導致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忽視跨文化交流知識的傳授和對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語言學習的目的是用來交流,并非是參加考試取得好成績。忽視語言的具體運用而只進行語言知識的學習影響教師和學生對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視程度。因此,制定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測評方式和制度是目前解決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普遍較低的有效手段。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進行順利的交流,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在于對文化擁有足夠的知識和熟練的運用,這就需要高校、教師和大學生的“合力”。在目前高??缥幕涣髡n程薄弱,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不足的背景下,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加強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1. 高校課程設置的改變和英語教材選擇
高校在課程設置上主要圍繞各學科專業(yè)的培養(yǎng)方向設置課程,極少有關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公共課程。這就使得大學生在跨文化交流能力培養(yǎng)上缺乏先天性的指導和學習。其次,作為公共課的英語的教材選擇缺乏時代性,更新周期長,教學內(nèi)容不夠新穎,缺乏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內(nèi)容。
無論大學生所學的是何種專業(yè),在當前國際化進程加快與國際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他們都應該學習并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流知識。因此,高??梢蚤_設與跨文化交流相關的公共課程或選修課程,如跨文化交際學、商務社交禮儀、西方文化鑒賞等等。跨文化交際課程的設置將為提高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并改變當前高??缥幕涣髋囵B(yǎng)薄弱的缺陷。科學合理的跨文化教學內(nèi)容是提高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保證。因此,英語教材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具有系統(tǒng)性和時代氣息教材有助于大學英語教師改善教學方法,更新授課內(nèi)容,致力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2. 教師自身文化素養(yǎng)和教育理念的提升
培養(yǎng)具有較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的責任在于教師,教師本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知識的高低是培養(yǎng)跨文化交流能力大學生的關鍵因素。針對英語教師對跨文化教學觀念不強的問題,培養(yǎng)具有較高跨文化能力的教師隊伍的任務已經(jīng)迫在眉睫。大學英語教師應積極主動的利用現(xiàn)有資源,并積極開拓新的資源進行學習,以提高和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和教育理念。
大學英語教師的跨文化知識結(jié)構(gòu)存在一些不足,當大學英語教師教育觀念的落伍或落后了其他教師時,其理論知識的不足就會成為改進教學實踐的障礙。教師應積極地開發(fā)新的教學計劃,方法和教材,以符合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和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因此,為了加強大學教師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從教師自身而言,大學教師應具有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強化終身學習意識。大學生英語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應為英語教師工作的首要目標。教材的適配、教法的更新、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提升,都是培養(yǎng)大學生英語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必備條件。
3. 大學生自身加強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意識
在科技迅速發(fā)展、國際交流日益密切的二十一世紀,經(jīng)濟全球化帶來了文化全球化,從而文化的沖擊和碰撞已成為隨處可見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大學生要加強跨文化交流知識的學習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以成為具有綜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大學生首先從自身加強學習和培養(yǎng)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意識;只有意識提高了,才能對外來文產(chǎn)生更大興趣,主動學習外來文化,接受文化差異,進而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大學生要培養(yǎng)自己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就要面對中外文化的融合、碰撞與交流,分辨外來文化的良莠是非,這就需要對中外文化差異有充分的認識。在學習過程中,不以本民族的價值觀念看待和評判其他文化,認識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學會變換視角來看待問題,進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識和文化意識,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 高校跨文化交流的氛圍和環(huán)境的建立
高校缺乏跨文化交流的氛圍和環(huán)境,導致教師單向的傳授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這就使得學到的知識無“用武之地”。在高校中建立跨文化交流的氛圍和環(huán)境能夠增強大學生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給他們展示和實踐自己所學知識的機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他們跨文化交流能力。在高校開展學術(shù)報告、知識講座、知識競賽、演講、辯論等與跨文化知識應用相關的活動,并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和影響力,必定可以吸引大學生學習跨文化知識,汲取跨文化知識,并主動地鍛煉個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由此可見,跨文化交流的氛圍和環(huán)境對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積極促進的重要作用。積極組織大學生組織和參加跨文化交流活動,在高校建立跨文化交流的氛圍和環(huán)境,既可以培養(yǎng)和鍛煉大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又能增強大學生跨文化交流學習和跨文化交流知識運用的信心,真正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大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勢在必行。英語教師和大學生都應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加強跨文化交流知識的學習,增強跨文化交流的實踐能力,以培養(yǎng)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學??梢岳米陨硪延械馁Y源的條件,積極建設跨文化交流的校園氛圍和環(huán)境。教師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跨文化知識,促進大學生綜合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最終提高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對優(yōu)秀外語大學生人才的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的研究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起到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培養(yǎng)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復合型外語人才是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點。
[1]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1997
[2]姚君偉,張向陽,張伊娜.跨文化語境下的文化教學[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2
[3]張紅玲.跨文化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4]孟凡臣.跨文化教育及其方法[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
[5]江 波.淺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與外語教學[J].廣西大學梧州分校學報,2002
(此文系基金項目:河北省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2014年度課題研究階段成果,項目編號:2014031902)
ISSN2095-6711/Z01-2015-04-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