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宮市西丁第二小學 乞朝寧
數(shù)學課堂如何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河北省南宮市西丁第二小學 乞朝寧
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是近幾年來許多學校追求的教學模式,也是一線教師向往的教學目標。它體現(xiàn)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的重視,對學生人格的極大尊重,以人為本的理念得到最大程度的彰顯,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學生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fā)揮。
課堂 學生 積極性
參與的過程是重要的,學生需要動腦動手,要組織語言進行表達交流,一旦有了這種經(jīng)歷,學生的印象會很深刻,對知識點的掌握也更牢固,學習效果更顯著,為以后學習更為復雜的問題打下基礎。關鍵是學生如何主動參與?怎樣實施呢?以下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經(jīng)驗。
2011版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解讀在“激勵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教學活動”中指出:老師與學生之間是合作的關系,老師應該與學生平等相處,注意傾聽學生的意見。在課堂上,不論學生的觀點正確與否,老師都應該予以尊重,并做出積極的反應。學生敘述觀點和結論的過程中,老師不應中途打斷,應在學生敘述完畢后,予以糾正。一些學生得到的結論雖然不正確,但得出結論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正確的想法和方法,老師應該學會肯定她們有價值的東西,對于學生的敘述,老師不能置之不理或簡單否定,應當注意保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我想只有這樣,學生才不會害怕,才會積極主動的加入課堂活動,才會動起來,才沒有思想包袱,才會形成健康的人格。
學生只有在民主、和諧的課堂中才能感受學習的樂趣,才能充分發(fā)揮潛能。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教師要徹底放棄自己的權威,與學生們打成一片,共同討論、共同進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敝挥姓J真思考,親自實踐才能見成效,教師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使學生感受自身價值,產(chǎn)生信心和動力。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經(jīng)常采用讓學生到講臺前講解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輪流到前面講解,那么這位學生在課下肯定會千方百計地找資料,復習舊知識,預習新知識,甚至還要去問同學或教師,提高了與別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當某個學生和教師一樣講課時,他就像一個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侃侃而談,娓娓道來,那種自信心、自豪感充滿全身。臺下同學也會全神貫注,給他“挑刺”,顯示自己的判斷力和對這一知識的掌握水平。久而久之,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和判斷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均會得到提升。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才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積極動手,而不是教導學生被動地聽數(shù)學。教師要盡可能地將數(shù)學教學設計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zhì)化實踐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多種感官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動手中學會有用的知識。例如,筆者教授五年級學生“公頃的認識”這一節(jié)時,組織學生到操場親自測量了一個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學生站到正方形的四個邊上,體驗1公頃到底有多大,既鍛煉了動手能力,與別人合作的能力,又對公頃有了感性認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可以發(fā)揮無窮的潛能。學生的思想特別積極,對數(shù)學有滿腔熱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有意增加一些有趣味的知識內(nèi)容。
教學雞兔問題時,筆者在黑板上畫了學生喜歡的簡筆畫。雞兔共有7只,腿共有24條,雞兔共有幾只。筆者在黑板上先畫了7只雞,學生們很興奮,也在練習本上畫了7只雞,學生畫得很認真,還有同學拿著“作品”到講臺處讓筆者看,說:“老師,不對呀,不可能都是雞,若都是雞,腿還不夠呢。”筆者非常詫異,本來不好講的雞兔問題,學生竟然就這樣解決了。學生熱情高漲,課堂效果特好。學生有了興趣,潛能是無窮的,連平常學習程度一般的學生也做對了,這簡直超出了筆者的想象。筆者現(xiàn)在真正理解了“沒有教不會的學生”這句話蘊含的深刻道理。
“直觀教學”看得見,摸得著,能直接說明問題,能幫助學生理解問題,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極大的樂趣。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為了讓學生從根本上學會數(shù)學知識,教師要學會利用直觀教學的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畫線段圖的方式進行。
例如,紅紅有90張風景圖片,比丫丫的3倍少12張,丫丫有幾張圖片?筆者引導學生畫線段圖,先畫一條線段表示丫丫的圖片,再畫一段表示紅紅的圖片,從線段圖中可以明確看出如果紅紅再加上12張圖片就是丫丫的3倍。線段圖很直觀,很形象,學生有了興趣,輕輕松松學會了知識。
興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學生有了興趣,當然愿意動了。
總之,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是充滿活力的課堂;是學生和教師共同發(fā)展、共同進步的一種過程。此時,師生智慧巧妙融合,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真正做到了和諧統(tǒng)一。
ISSN2095-6711/Z01-2015-04-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