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絨
(陜西財經(jīng)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圖書館,陜西 咸陽 712000)
高職院校圖書館與精神文明建設
吳俊絨
(陜西財經(jīng)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圖書館,陜西 咸陽 712000)
文章以當前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點,論述了高職院校圖書館與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關(guān)系,高職院校圖書館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地標作用,提出了高職院校圖書館在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文明建設;高職院校圖書館;精神地標
1.1 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因
世界多級化,經(jīng)濟全球化,中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國人的思想觀念也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貌似機遇多多,實則挑戰(zhàn)更多。面對形形色色的各種社會思潮,價值選擇和價值比較的機會大大增多,人們在做出選擇的同時很容易從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做出片面的決定,觀念越多,選擇的機會越多,或者說,選項越多,往往正確率就越低,這樣一來人們辨別是非的難度就越大,有時往往會陷入價值困惑乃至迷失方向。也給身處其中的高校大學生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帶來一定的難度,這也是當前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因所在。
1.2 價值觀的重要性
價值觀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思想品德,決定了你人生的路將走向何方,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要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對于現(xiàn)代大學生來講,生理,心理發(fā)育較為成熟,認知水平較高,分辨是非能力較之普通大眾應更強,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們邁好人生的每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就是要關(guān)注細節(jié)。要從小做起,最重要的是要落實在行動上,從我做起是一種態(tài)度,是負責任的態(tài)度,不把責任推給別人;從我做起還是一種意識,是主人翁的意識,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路上不做旁觀者。首先要讓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字牢記在心,融化于心,銘刻在腦。其次,應學習他人之長處,取長補短,學習一切美好事物,心有榜樣,充分發(fā)揮榜樣的力量,讓社會充滿正能量,教育引導社會全體成員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的小事和一點一滴做起,充分發(fā)揮全社會各界力量,養(yǎng)成嚴格要求自己、虛心接受批評的習慣。再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三個層面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價值準則。為當代大學生加強自身修養(yǎng)、錘煉優(yōu)良品質(zhì)、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是引領(lǐng)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南針,是國家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xiàn)。最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我們每個人應該有的價值觀,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文明進步和一個國家發(fā)展壯大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少兒抓起,要記住要求,要心有榜樣,要從小做起,要接受幫助,全社會都有責任。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每個人的職責,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石。
1.3 高職院校圖書館是引領(lǐng)讀者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風向標
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生的第二課堂在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應將積極的情感、端正的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自然融入為讀者服務的全過程,努力做到不僅傳播知識,而且傳授美德。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物質(zhì)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之中。充分利用板報、櫥窗、走廊、校史館、校園廣播站等設施,營造體現(xiàn)主流意識、時代特征、學院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充分發(fā)揮校園網(wǎng)的引導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wǎng)上傳播陣地。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化為貼近學生的具體要求和實在行動,把實踐環(huán)節(jié)納入教育教學計劃,規(guī)定相應學時學分,組織學生參加圖書管理,流通,借閱,信息推介,送好書,勤工儉學等活動。把學生參加圖書館管理的實踐活動情況和成效納入綜合素質(zhì)評價。通過學生讀者的親身實踐體驗帶動所有讀者走進圖書館,了解圖書館,利用圖書館,樹立正確的三觀,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2.1 精神文明建設的含義和目的
精神文明是隨著物質(zhì)文明的高度發(fā)達人們主觀世界的進步和提升,主要表現(xiàn)在教育、科學、文化知識的發(fā)達和人們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當前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同時也對精神文明建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能不能適應這種要求,形成有利于社會發(fā)展和個人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抵制各種腐朽思想,防止種種迷失方向的危險,振奮起全國各族人民的巨大熱情和創(chuàng)造精神,這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目的。
2.2 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要求
精神文明建設要求我們要打牢根基,凝神聚氣,倡導核心價值觀。以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傳遞社會正能量,引導全社會不斷提升思想道德水平,讓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成為文明使者,讓每一個人都有出彩的機會,傳播中華美德,中華文化。踐行群眾路線,吸引群眾廣泛參與,激活廣大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和偉大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修內(nèi)功,強自身。精神文明建設,建設的是思想、精神,建設的是道德、風尚。這相比物質(zhì)文明建設而言,就顯得“虛”了,精神文明建設不像物質(zhì)文明建設那樣直觀、形象,弄不好就容易空泛,難以收到好的效果。但正是因為虛的工作難做,所以應從具體事情抓起,把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項任務具體化,把思想、道德、觀念等無形的東西融入搞活動、辦實事等有形的載體之中,化無形為有形,化虛為實,使精神文明建設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宿舍、文明家庭、世界讀書日等活動的開展,大學生寢室文化節(jié),書籍與我,我與圖書館等主題活動的開展都是這一原則的具體落實。然而,如何使其更深入,就需要我們把具體活動與思想道德教育結(jié)合起來,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包含的24字濃縮了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和價值準則,為實現(xiàn)中國夢我的夢提供了理想信念上的精神支撐。因此,抓具體事情時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其中,并積極引導人民群眾參與共建,使陽光的、美好的、高尚的思想和行為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抓具體事情,也要注意選擇恰當?shù)臅r機,確定合適的規(guī)模,使之與大的社會氛圍相適應,同群眾關(guān)注的熱點相吻合,杜絕形式主義,并持之以恒,不放松、反復抓牢。許多事情往往越具體,與人們的利益關(guān)系就越直接,各方面的制約因素也就越多。這就要求我們保持一股拼勁,敢于知難而上,善于迎難而上。只要我們堅持從具體事情抓起,一步步地去積累、去創(chuàng)造,精神文明建設就能由低到高逐步發(fā)展,并不斷推向新高度,從而躍上新水平。同時,也應注意方法要新,做到與時俱進。
知識是人類賴以傳承和發(fā)展的最有利的武器,偉大的蘇格拉底有句話非常正確:“世界上只有一樣東西是珍寶,那就是知識;世界上只有一樣東西是罪惡,那就是無知?!彪S著社會不斷進步,人的平均壽命也隨之延長,但知識的壽命卻在日漸縮短。知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如果不重視學習,就無法使自己適應這個急速變化的時代,在這個 “知識經(jīng)濟”時代,必須注重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尤其是思想觀念的更新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能夠勤于學習,善于學習,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1】
2014年4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給北京三聯(lián)韜奮書店全體員工回信,稱贊三聯(lián)書店創(chuàng)建24小時不打烊書店,為讀者提供“深夜書房”很有創(chuàng)意,是對全民閱讀的生動踐行,喻示在快速變革的時代仍需一種內(nèi)在的定力和沉靜的品格。希望把24小時不打烊書店打造成為城市的精神地標,引領(lǐng)手不釋卷蔚然成風。希望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座不打烊的精神地標,讓讀書的場所無處不在,讓好書無處不在,讓讀書精神無處不在,讓全民閱讀的氛圍無處不在。有了不打烊的“圖書館”,有了好書,我們更需要一種讀書的精神,也就是一種態(tài)度,這樣,我們的精神境界、學識水平、道德情操何愁不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2]
高職院校圖書館,是圖書館中的中堅力量,數(shù)量過半,影響力不可小視,對整個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職院校圖書館面對的是廣大一線大學生讀者,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對圖書資源的需求,對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以德育人 培養(yǎng)理想遠大的有夢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義重大。讓所有學生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爭做有理想、有擔當?shù)囊淮嗄耆?。為此,筆者認為圖書館應成立學生讀書會。通過在各院系中選拔喜愛讀書、勤于思考的學生代表,組建學生讀書會,并確立高職院校自己的讀書日。相關(guān)專業(yè)人員要做顧問和指導,帶領(lǐng)學生們進行每個月讀一本好書,將交流讀書心得體會編輯成冊,每年出版一期讀書筆記。在廣大師生中傳閱讀書筆記,帶動更多的學生加入到讀書會。引導學生多讀歷史經(jīng)典、文學經(jīng)典、哲學經(jīng)典等中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書籍,增強哲學思考和思辨能力,培養(yǎng)健全的道德品格,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體力行大力將其推廣到全社會去。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正如總書記同志所說,青年身上蘊藏著巨大的創(chuàng)造能量和活力,這是青年的特質(zhì),也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推動力量。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千千萬萬的青年將全過程參與。因此,青年學子一定要能夠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不辱使命,勵志求學,增長才干,為了國家的強大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奮斗!
圖書館作為知識傳播的重要陣地,全面地收藏了人類發(fā)展過程中的各類信息資源,能夠滿足各層次讀者的不同需求。數(shù)字化圖書館的發(fā)展,為讀者提供海量信息資源和文獻帶來了便利,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資源支持。圖書館舉辦的專題講座,內(nèi)容涉及政治、經(jīng)濟、歷史、天文,社交禮儀,就業(yè)指導等,讓學生在圖書館建立起的井然有序的學習氛圍中填補缺乏的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使圖書館最終成為大學生的心靈家園,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傳播陣地。
高職院校圖書館和精神文明建設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人們常說,圖書館是一個國家文化與文明的標志,那么作為沒有圍墻的大學圖書館更應是時代的先鋒者,是代表國家最先進文化的生力軍,高職院校圖書館最能反映一個國家青年人才的整體素質(zhì)和精神面貌,由于高職院校圖書館自身得天獨厚的條件,擁有強大的文獻信息資源,使其在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傳遞科學情報方面,對精神文明建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學生的第二課堂,是學生修身養(yǎng)性,提升自我,豐富內(nèi)涵的最佳場所,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學習交流陣地。高職院校圖書館具有很強的宣傳功能,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宣傳陣地,不斷傳播和推進社會進步的文化知識、科學知識、促進文化交流,營造終身學習、全民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由于我國現(xiàn)階段處于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時期,有很多瓶頸問題出來了,實踐證明,經(jīng)濟社會每次發(fā)展,首先都是從思想理論中破題?,F(xiàn)在,我們的新聞聯(lián)播每天都在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傳統(tǒng)文化,人生觀,價值觀等問題,為什么?筆者以為,正是因為我們在這些方面做的不夠好,跟不上經(jīng)濟發(fā)展的步伐,物質(zhì)的高度發(fā)達與精神的發(fā)展速度不相適應,為此,我們才要狠抓精神文明建設。當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迫在眉睫,勢在必行,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而高職院校作為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的主要機構(gòu),其圖書館是學院的知識中心、學習中心、文化中心,學院要發(fā)展,人才是關(guān)鍵,高職院校能否適應新形勢,實現(xiàn)新跨越,取決于人力資源的支撐。以前,我們一味追求大學擴招,好像只有本科以上的才是人才。有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不遠的將來只有 1/3的人需要四年制大學教育,而對于余下的 2/3的人,職業(yè)教育是最合適的選擇?!?】當前,要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優(yōu)良的傳統(tǒng)。而繼承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既可以通過實踐,也可以通過讀書。在讀書方面,作用最大的當然是圖書館,因為圖書館保存了大量的各科各類信息資料,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精神的重要資料文獻,讀者可以通過閱讀來美化心靈、陶冶情操,自發(fā)抵制不良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達到修養(yǎng)身心及完善自我的目標。所以說,高職院校圖書館是以閱讀追求精神文明的最好平臺。圖書館宣言說人類最根本的價值在于社會的繁榮和人的全面發(fā)展。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建立,就是為了學院的繁榮昌盛和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普及信息與知識。因此每一個院校都有屬于自己的圖書館,大學生的發(fā)展,取決于是否受到良好的知識教育及信息、文化、思想的開放程度。圖書館作為人們獲取、尋求信息和知識的重要渠道,為讀者實現(xiàn)自主決策、終身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條件。精神文明建設是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持續(xù)進取。圖書館只有主動服務,不斷更新服務理念、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拓展服務領(lǐng)域、提升服務職能,努力開展教育宣傳活動,才能為社會的發(fā)展和人類的進步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激發(fā)公民的學習興趣和持續(xù)進取的意志,使人人成為學習之人,社會成為學習化的社會,最終實現(xiàn)人世界自覺地進行改類和社會的和諧發(fā)展。精神文明建設歸根到底是提高人的素質(zhì),是引導大學生對自己的主觀造,從而提高大學生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在當前社會環(huán)境下,努力改善大學生的素質(zhì),必將使社會主力勞動者整體水平不斷提升,大學生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青年一代,將使整個社會的面貌發(fā)生深刻的變化。高職院校圖書館擔負著提高全體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zhì)。它的工作領(lǐng)域,就是思想建設、道德建設、文化建設等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是一致的。
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和目標,是提高全中國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zhì),要使我們的國民有一個較高的素質(zhì),讓我們的國家有一個好的積極向上的充滿正能量的精神面貌。精神文明建設是圖書館發(fā)展的精神動力,是圖書館發(fā)展的思想保證,也是圖書館發(fā)展的道德支撐。為什么這么說呢?筆者認為所謂精神動力是一種內(nèi)在的驅(qū)動力。首先從思想理論入手。解決思想理論中的問題,實現(xiàn)思想建設上的突破。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才能統(tǒng)一思想,認識到位,實踐證明,你要創(chuàng)新、要改革、要發(fā)展,就要不斷地解決思想理論問題。只有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才能為我們推進各項工作提供內(nèi)在動力。
世界觀要正確,這是我們的思想保證,馬克思主義的這些原理要學好,基本理論要掌握,這是精神文明建設非常重要的任務,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思想保證。樹立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的觀點,要把“勞動最光榮”重新唱響,講誠信,講職業(yè)道德,這個思想不能丟,搞圖書館管理,很重要的一條是不能忽視道德建設。管理包括硬管理和軟管理,硬管理主要體現(xiàn)在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行為準則及崗位職責上,通過這些條條框框給人以威懾;軟管理主要靠道德,人的自覺性。法律是道德的底線,是最后的防線。我們應重視道德的作用,沒有良好社會風氣,良好的社會秩序是難以形成的。道德建設是根基,根基抓好了,風氣自然好、就不需要在最后的防線上浪費太多的功夫??紤]到硬件東西,那很必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但是軟的東西,這些情感的東西,還得靠精神文明建設去完成,靠人的思想道德,精神境界的提升去自覺的踐行。
圖書館作為知識的海洋,通過組織各類活動,挖掘傳統(tǒng)文化,比方說,清明節(jié)追思先輩、悼念烈士、搞愛國主義教育。重陽節(jié)是老人節(jié),每個節(jié)日來了我們就要做這個工作,把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翻騰上來。但要注意拋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一些糟粕的東西,把好的東西通過某種形式張揚出來,引導大學生廣泛參與,把我們的文化血脈傳承下去。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可靠接班人。
[1] 孫顥.你的觀念錯在哪[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
[2] 姜伯靜.每個地方都應有不打烊的精神地標[N].華商報,2014-04-24(A10).
[3] 吳建中.城以興才:城市創(chuàng)新與圖書館發(fā)展[J].圖書館學情報學,2014,(1):9-13.
[4] 中國青年報記者.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報道[N].中國青年報,2014-06-03/2014-06-07.
The librar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is paper on the current China's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landmark rol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the librar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ut forward in promoting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spiritual landmark
G717
A
1008-1151(2015)02-0163-03
2014-12-15
吳俊絨(1981-),女,陜西興平人,陜西財經(jīng)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圖書館館員,從事情報信息咨詢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