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芬 王 軍(中國地震局滇西地震預報實驗場,云南大理 671000)
2014年云南盈江5.6和6.1級地震前中短臨異常特征
楊 芬 王 軍
(中國地震局滇西地震預報實驗場,云南大理 671000)
2014年5月24日和30日云南盈江發(fā)生5.6和6.1級地震。滇西地震預報實驗場年度、年中和短臨對2014年盈江震群作出了地震三要素準確的預測,獲云南省地震局2014年預報效能評比第二名。于2014年3月25日提出了3個月短臨預測意見,2014年盈江5.6和6.1級地震在預測范圍內,地震三要素預測正確。及時對此次地震前預報思路和方法作總結,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發(fā)揮一定的借鑒作用。
(1)中期異常:①云南6級以上地震平靜異常。云南境內2009年7月9日姚安6.0級地震至2014年5月30日6級以上地震平靜時間達1786天,超過平靜異常指標700天。②龍門山斷裂7級地震對滇西6級地震形勢的影響。龍門山斷裂帶附近發(fā)生MS≥7.0地震后,滇西均發(fā)生了MS≥6.0地震。2013年雅安MS7.0地震后,2014年5月滇西盈江發(fā)生5級震群,最大地震為2014年5月30日6.1級。③程海斷裂4級地震窗。1966年以來程海斷裂ML4地震共發(fā)生12組,其中10組其后12個月內滇西發(fā)生了MS≥5.0地震。2014年1月和4月程海斷裂分別發(fā)生ML4.0和4.3級地震,1個月后盈江發(fā)生5級震群。
(2)短臨異常:①滇西實驗場地震短臨動態(tài)跟蹤綜合預測方案達到短臨異常指標。綜合概率值達到預測閾值0.53(首要條件),同時8條異常指標中有一個水汞測項和一個固體二氧化碳測項達標(必要條件),則預測滇西實驗場(24°N~28°N,98°E~102°E)3個月內存在發(fā)生MS≥5.0地震,對應率17/21=0.81,概括率17/20=0.85,R實=0.616,R理=0.236,R實>R理。2014年3月23日綜合概率值為0.578,首要條件已滿足。下關水汞和下關固體二氧化碳分別于2014年1月12日和20日達到跟蹤指標預測閾值,必要條件也已滿足。因此2014年3月23日已具備進入短臨預測的條件。時隔2個月盈江發(fā)生2014年5月24日5.6級和30日6.1級地震。②出現指標性短臨異常。昌寧水氡、騰沖水氡、鶴慶固體二氧化碳、洱源20號井水汞、龍陵流量和水溫于2014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出現指標性短臨異常。③趨勢性異常同步結束。鶴慶和陵龍水氡于4月22日和24日趨勢性異常過程同期結束,這可能是地震孕育進入短臨階段的重要標志。
盈江2014年5月24日5.6級和30日6.1級地震前,地震活動性震兆、滇西實驗場地震短臨動態(tài)跟蹤綜合預測方案和地下流體前兆存在中短臨異?,F象。地震活動性震兆存在云南6級以上地震平靜異常,龍門山斷裂7級地震對滇西6級地震形勢的影響,以及程海斷裂4級窗口地震中期異常。滇西實驗場地震短臨動態(tài)跟蹤綜合預測方案于2014年3月23日達到短臨預測指標。云南地下流體前兆于2014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出現指標性短臨異常,2014年4月22日和24日出現趨勢性異常同步結束現象。
①震兆方面,中期異常為云南6級以上地震平靜異常,龍門山斷裂7級地震對滇西6級地震形勢的影響,以及程海斷裂4級窗口地震;②滇西實驗場地震短臨動態(tài)跟蹤綜合預測方案于2014年3月23日達到短臨預測指標;③短臨階段,云南地下流體前兆于3月中旬至5月中旬出現指標性短臨異常,2014年4月22日和24日出現趨勢性異常同步結束現象,這可能是地震孕育進入短臨階段的重要標志;④此次地震預測意見是對長、中、短、臨漸進式預報思路的實踐和運用。滇西實驗場地震短臨動態(tài)跟蹤綜合預測方案為地震短臨預測提供了定量的預測依據,地震活動性震兆異常和地下流體前兆趨勢性異常同步結束現象為短臨預測提供了定性的預測依據。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提高了短臨預測的準確率,定量預測是基礎,定性預測作為補充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