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嘉·繆士毅
寒冬臘月,百卉凋零,唯有蠟梅蓓蕾滿枝,斗寒吐艷,給寒冬平添幾分春意。
蠟梅,名梅而實非梅,在植物學上既不同科,也不同屬;蠟梅屬蠟梅科,而梅花屬薔薇科,可現(xiàn)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這家族。如宋代范成大所撰《梅譜》曾說它“本非梅類,以其與梅同時而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蠟梅”;又如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蠟梅,釋名黃梅花,此物非梅類”。同時,人們常將“蠟梅”說成“臘梅”,“蠟梅”是其正規(guī)名稱,是因為它花黃色,有蠟質;而稱作“臘梅”,是因為它在臘月前后開花??墒聦嵣?,雖說南方有些地區(qū)蠟梅是在臘月開花,而其他地區(qū)就不一定了,因此也有人認為將“蠟梅”稱為“臘梅”有些不妥。如明代王世懋所撰《學圃余疏》中就指出:蠟梅原名“黃梅”,因色似黃蠟而故名,并非臘時所開而稱臘梅。明朝《花疏》中也寫道:“蠟梅是寒花,絕品,人以臘月開,故以臘名,非也,為色正似黃蠟耳?!?/p>
蠟梅,別名寒客、久客和素兒,原產我國中部秦嶺、大巴山、武當山等地,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種植。唐代詩人崔道融有詩云:“故里琴尊侶,相逢近蠟梅”;至宋代時普遍栽培,并作為插花相贈。到了明、清時發(fā)展更盛,已有品種10 余個。清代詩人王士禎的“梅開臘月一杯酒,鄢陵蠟梅冠天下”,使鄢蠟梅名聞天下。蠟梅在黃河、長江流域最適宜栽培,北方也可生長。長江流域在楚中荊襄,素有盛譽。黃河流域的河南省,古往今天就以蠟梅著稱,該省鄢陵姚家村,更有“姚家黃梅冠天下”的美譽。如今,蠟梅遍植大江南北,成為點綴冬景的名貴觀賞花木。蠟梅品種不多,一般按花色花形分類。若以花心顏色論,有素心和葷心兩種,素心者其花瓣、花心、花蕊為黃色,絕無雜色相混。葷心者,外瓣黃色,內瓣中心常有紫斑,花色不純。蠟梅常風的有狗黃蠟梅、荷花蠟梅、磬口蠟梅和素心蠟梅。狗英蠟梅,又名九英蠟梅,狗芽梅,花形小而香氣最淡,花瓣狹尖而帶紫心,常用作嫁接砧木;荷花蠟梅,花朵大,花瓣圓,上部敞開,形若荷花;磬口蠟梅,又稱檀香蠟梅,花大瓣圓,晶瑩透明,香甚濃郁,花開半含,形如磬狀;素心蠟梅,花形近似磬口,花瓣、花心和花蕊一律黃色,是蠟梅中的珍口。
蠟梅的花瓣內紫外黃,晶瑩如玉,加之花香濃郁,芬芳宜人,幽香自永,歷來深得文人墨客的贊美。宋代蘇東坡的《蠟梅》詩:“天工點酥作梅花,此有蠟梅禪老家。蜜蜂采花作黃蠟。取蠟為花亦其物。天工變化誰得知,我亦兒嬉作小詩。萬松嶺上黃千葉,玉蕊檀心兩奇絕?!睂懕M了蠟梅之美,猶如天工“點酥”。南宋張孝祥在《蠟梅》詩中曾以“滿面宮妝淡淡黃,絳紗封蠟貯幽香”的詩句,吟唱它的特殊色韻;又以蜂蝶采花作蠟、復又吐蠟成花為比,擬想蠟梅的獨有風貌。香為花之魂,花卉中以清香冷艷為奇者,蠟梅為最。蠟梅香味特別,濃而且清,令人芳香徹骨、心曠神怡。南宋陳與義的《同家弟賦臘梅詩》:“一花香十里,更值滿枝開。承恩不在貌,誰敢斗香來?!比姳M寫一個“香”字,可見蠟梅香韻之高貴,難怪有人在詠蠟梅詩中感嘆:“縱有冬心椽樣筆,能插花骨不描香”。
蠟梅既宜地植,綠化、香化庭院,為寒冬季節(jié)增添景觀。又宜盆栽布置陽臺或制成樹樁盆景。它與南天竹配植相伴,以值黃花紅果、蒼枝翠葉,為歲寒增添春意。若切剪數(shù)枝,以天竺為侶,水仙為伴,早茶為伍,組成一幅“迎春圖”瓶插水養(yǎng),供借案頭,則滿室生輝,風光無限。古詩:“小窗靜晝膽瓶古,長廊微雪珠簾垂。一枝幾案誰所所置,便覺春意生睫眉。”道破了瓶插蠟梅的絕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