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
中職化學課的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以及教師的授課技巧密切相關。因此,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在因材施教的前提下進行有效教學,避免“填鴨式”教學造成的學生厭學情緒,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氣氛、拓展學習渠道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實現(xiàn)中職化學課堂有效教學模式的構建和應用。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調動學生思維
古代教育學家提出“疑為思之始”這一論點,可見問題是激發(fā)探索思維的有效途徑。在中職化學教學中,同樣可以利用問題情境的設置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要以學生的化學知識積累和接受能力為基礎,使學生能夠抓住知識要點,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
例如在“金屬元素”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情境切入教學重點:“拿破侖成為法國皇帝之后,為了彰顯自身的尊貴及富有,曾經(jīng)為自己定制了一套鋁皇冠,這頂皇冠成為法蘭西權利和尊嚴的象征。而且在用餐的時候,國宴貴賓使用的都是金質餐具,而拿破侖則以獨一無二的鋁制餐具獲得了眾人矚目?,F(xiàn)在的問題是,在拿破侖時代為什么鋁制品要比金制品尊貴?”這一問題的提出立刻引起了學生們的積極討論,有學生說:“因為當時的鋁比較稀少,所以物以稀為貴,拿破侖才會將其視為尊貴的象征?!彪S后教師又提出問題:“鋁儲量遠遠高過黃金,不屬于貴金屬,為什么會稀少呢?”這一問題使學生感到困惑,隨后教師提出“鋁的冶煉條件和影響金屬冶煉的因素”這兩個問題,學生被問題所吸引,積極在教材內(nèi)容中尋找答案,由此形成了一個建立在學生認知基礎上的、分層次、立體化的化學教學網(wǎng)絡。學生在不斷破解問題的過程當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新知識,學習效果更加出色。
二、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拓展教學渠道
在中職化學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實現(xiàn)學生視覺聽覺認知的同步跟進,在文字、圖片、視頻等教學內(nèi)容中,學生的認知積極性將逐級強化。因此,在化學課堂上可以利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實現(xiàn)教學渠道的不斷拓展。
例如在“氧化還原”教學中,多數(shù)學生僅能夠認識到這是一種化學現(xiàn)象,但是對其發(fā)生機制以及實際應用不夠了解。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可以看到:高價態(tài)金屬通過冶煉,還原為零價態(tài)的單質金屬;而鋼鐵銹蝕的過程,就是零價態(tài)的鐵通過氧化作用,變?yōu)楦邇r態(tài)的、化合態(tài)鐵的過程。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學生能夠更為直觀的看到氧化還原作用的影響是雙向的,具有正負層面的分別。因此,應當掌握其中的化學變化規(guī)律,趨利避害,從而使化學技術能夠更好地服務社會。
在化學試驗操作中,很多學生對實驗過程以及規(guī)范操作不夠重視,尤其是實驗操作中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但是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引入,可以利用“撞翻酒精燈” “食鹽溶液飛濺”這些圖片或動態(tài)視頻,增強學生的規(guī)范操作認識,意識到其危險性,從而實現(xiàn)多元化教學效果。
三、引入趣聞軼事,提升學習興趣
長期以來,化學這門科學都給人以高深、難懂、神秘、晦澀的感覺,不少學生對化學有“畏懼心理”,這些片面的認識來自于學生對化學缺乏真正了解。在這類抵觸情緒下,學生很難主動參與化學教學。要改變這一狀況,就要求化學教師帶動課堂“活起來”。
例如在化學元素性質的講解中,教師以“神秘的鬼火”這一古老的傳說展開對“磷化氫”的分析。如果單列出分子式或者闡述這一物質的化學性質,很多學生都難以產(chǎn)生興趣。但是教師以傳說中墓地的“鬼火”作為切入點,并配合相應的教學圖片,學生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在古代科學不發(fā)達的情況下,人們認為墓地出現(xiàn)的青綠色火焰是“鬼火”,但是,經(jīng)過科學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是尸體腐化后所產(chǎn)生的磷化氫。然后,教師對磷化氫的化學性質以及自燃特點進行分析,并對自燃條件、環(huán)境等因素逐一講解,學生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也掌握了必要的化學常識,唯物主義的科學價值觀得到完善,課堂趣味性明顯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更加濃厚。
四、豐富課堂實踐,重視技能操作
中職學校的教學特色是以專業(yè)化人才培養(yǎng)為基礎的,對技能操作尤為重視,這就形成了中職化學教學中以實用技能為主的教學風格。學生不但要掌握必要的理論概念,更要具備實際操作能力,這一特殊要求使化學課的實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化學實驗,學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發(fā),教師應當利用學生的求知欲,開展化學課的實驗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
例如在“緩沖溶液”的教學中,“同離子效應”“抗酸堿作用”這些概念會令學生感到乏味而難以理解,尤其是酸堿反應的效果會使學生對一些概念混淆不清。但是通過實驗就不會存在以上缺陷:試管中的氨水加入酚酞之后,就會呈現(xiàn)出紅色,再加入少量氯化銨晶體后,溶液中的紅色會逐漸消失,形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教師可以利用這一試驗結果解釋“同離子效應”?;瘜W試驗最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參與感,各種神奇的化學現(xiàn)象,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增加,在試驗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利用實驗不斷解決問題,從而形成良性的課堂學習氛圍。在化學試驗課上,教師要注意試驗安全性和無污染性,保障安全教學與高效教學同步實現(xiàn)。
中職學校的化學課教學有自身特色,既要強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又要突出中職教育的實踐性。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建立起化學基礎課與現(xiàn)實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通過化學課堂高效教學的實施,全面提升中職學生的化學知識水平和化學應用技能。
(責編 周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