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寧
電影《黃金時代》里不吝嗇于拍蕭紅的“吃”:盯鄰桌的奶油蛋糕解饞,狼吞虎咽吃排骨,吃黑列巴和白鹽,病重,也要咬一口蘋果,在車夫店里吃肉丸子。這是因為沒有人比蕭紅更能體會那種來自物質(zhì)和精神的饑餓了。
互相調(diào)諧兩根琴弦
蕭紅在散文集《商市街》上回憶了她和蕭軍在哈爾濱的中央大街邊上生活的日子。中央大街是哈爾濱最繁華的地方,他們卻很貧苦的寄居在一個叫歐羅巴旅館的地方。那段日子基本上他們是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生活,常常處在饑餓之中。在一篇名為《餓》的文章中,她寫“從昨夜到中午,四肢軟一點,肚子好像被踢打放了氣的皮球”。因為饑餓,她想去偷鄰居的列巴,想去吃桌子和草墊子。當(dāng)晚蕭軍帶著錢回家后,他們?nèi)チ藗€小飯店,“那個飯館,我已經(jīng)習(xí)慣,還不等他坐下,我就搶個地方先坐下,我也把菜的名字記得很熟,什么辣椒白菜啦,雪里紅豆腐啦……什么醬魚啦!怎么叫醬魚呢?哪里有魚!用魚骨頭炒一點醬,借一點腥味就是啦!我很有把握,我簡直都不用算一算就知道這些菜也超不過一角錢。因此我用很大的聲音招呼,我不怕,我一點也不怕花錢?!?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3/11/jblz201420jblz20142028-1-l.jpg" style=""/>
那段時間雖然貧苦卻也是她和蕭軍相愛的日子,但是她每次寫到郎華(蕭軍的一個筆名)你會發(fā)現(xiàn),他怎么那么自私,好像總在跟一個生病的、身體瘦弱的蕭紅在搶東西吃?!短峄@者》中寫道:“有一天她把身上所有的銅板給了賣面包的人,一塊黑面包擺在桌子上,郎華回來第一件事,他在面包上掘了一個洞,連帽子也沒脫,就嘴里嚼著。又去找白鹽,他從外面帶進來的冷空氣發(fā)著腥味,他吃面包鼻子時時滴下清水滴,然后他說:‘來吃??!‘就來!我拿了刷牙缸跑下樓去倒開水,回來時面包差不多只剩硬殼在那里。他緊忙說;‘我吃的真快,怎么吃的這樣快?真自私,男人真自私!然后拿起牙缸來喝水。他說:‘再不吃了。他說:‘飽了飽了!吃去你的一半還不夠嗎?男人不好,只顧自己,你的病剛好,一定要吃飽的。然后,說著說著他的手已湊到面包殼上去,并且另一只手也來了,扭了一塊下去,已經(jīng)送到嘴里,已經(jīng)咽下他也沒有發(fā)覺,第二次又來扭,就是這樣。”這是真的饑餓。這也是二蕭愛情的真相。
二蕭在一起7年,蕭軍出軌次數(shù)不少。面對應(yīng)接不暇的情敵,蕭紅非常痛苦,把她從水火中救出來的是蕭軍,但也是蕭軍把她扔給了更大的水火。在蕭紅書簡上有這么一句話描寫她和蕭軍的感情:“在人生的路上,總算有一個時期在我的腳跡旁邊,也踏著他的腳跡??偹銉蓚€靈魂和兩根琴弦似的互相調(diào)諧過?!?/p>
魯迅家的餐桌
不管是蕭軍還是端木都沒有給蕭紅帶來她渴望的安慰,那么友情呢,提到友情不得不提魯迅。1934年11月30日,蕭紅、蕭軍在內(nèi)山書店與魯迅第一次會面就受到魯迅的垂青,臨別時,魯迅讓夫人許廣平把蕭紅的書稿帶回。12月19日,請他們到梁園豫菜館吃飯,當(dāng)天的宴會共有九人到場,請客是魯迅為了祝賀胡風(fēng)長子滿月,不過,胡風(fēng)夫婦卻因為信沒送到而沒有出席。但蕭紅和蕭軍從此認(rèn)識了以魯迅為核心的朋友們:聶紺弩夫婦、茅盾、胡風(fēng)夫婦、馮雪峰、史沫特萊……
除了豫菜,魯迅家還從福建菜館叫菜,蕭紅在《回憶魯迅先生》一文中記述了福建菜魚丸事件。 然后感慨 “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們學(xué)不了的。哪怕一點點小事”。在回憶魯迅的文章中,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最為動人。他們認(rèn)識的時間也不長,1934年11月到1936年10月魯迅逝世,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兩人感情、心靈、思想、人格、個性、趣味、愛好等方面的相通與相知,讓后人對兩人的關(guān)系有了各種推測。不管怎樣魯迅是蕭紅的伯樂,直到死前數(shù)月,他還向紅色漢學(xué)家斯諾竭力推薦蕭紅,稱她“是當(dāng)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為丁玲的后繼者”,毫不掩飾對蕭紅的一片憐惜和鐘愛。
這段關(guān)系也離不開吃飯,魯迅先生很喜歡北方口味。許廣平想請一個北方廚子,魯迅以開銷太大,請不得才作罷。而操持面食是蕭紅的強項,她常常做好美味的蔥油餅或水餃,到大陸新村探訪魯迅。在《回憶魯迅先生》一文中蕭紅說,“有一天約好我去包餃子吃,那還是住在法租界,所以帶了外國酸菜和用絞肉機絞成的牛肉,就和許先生站在客廳后邊的方桌邊包起來……以后我們又做過韭菜合子,又做過荷葉餅,我一提議魯迅先生必然贊成,而我做的又不好,可是魯迅還是在桌上舉著筷子問許先生:‘我再吃幾個嗎? 因為魯迅先生胃不大好,每飯后必吃‘脾自美藥丸一二粒”。
饑餓的黃金時代
蕭紅說,魯迅先生喜歡吃一點酒,但是不多吃,吃半小碗或一碗。魯迅說:“這是因為,小的時候母親常提到父親喝了酒,脾氣怎樣壞,母親說長大了不要喝酒,不要像父親那樣子,所以我不多喝的,從來沒喝醉過?!弊骷矣暨_(dá)夫則認(rèn)為,魯迅的酒量并不大,只是老愛喝一點。
蕭紅說:“魯迅先生吃的是中國酒,多半是花雕。”但是,魯迅先生也會喝點葡萄酒和其他白酒。魯迅給許廣平的信中記述道:1925年端午下午,他喝了燒酒六杯,葡萄酒五碗。
據(jù)載,1910年轟動一時的南洋勸業(yè)會曾歷時半年,到宣統(tǒng)2年10月28日(1910年11月29日)閉幕,參觀人數(shù)達(dá)30多萬人次。魯迅先生當(dāng)時在紹興府中學(xué)堂任教,曾親率200名學(xué)生在南洋勸業(yè)會一個館一個館地仔細(xì)參觀,葉圣陶、鄭逸梅當(dāng)時在蘇州草橋中學(xué)就讀,茅盾當(dāng)時在浙江湖州中學(xué)就讀,他們都是隨所在學(xué)校組織的參觀團來南洋勸業(yè)會參觀的。魯迅先生在雙溝大曲(后榮獲南洋勸業(yè)會金獎)專柜前親口品咂,連稱:“好酒、好酒!和紹興老酒風(fēng)格完全不同。” 可見,酒量不大的魯迅先生確實是愛酒之人。
蕭紅時常出沒在魯迅家里的那段時間,正是她與蕭軍不再契合,傷心痛苦的時刻,而許廣平對胡風(fēng)夫人說的“蕭紅又在前廳……她天天來一坐就是半天,我哪來時間陪她,只好叫海嬰去陪她,我知道,她也苦惱得很……她痛苦,她寂寞,沒地方去就跑這兒來,我能向她表示不高興、不歡迎嗎?唉!真沒辦法?!边@段話也在影片中幾乎完整的出現(xiàn)了,在此我們看到了蕭紅令人更加心酸的一面:一位不那么受歡迎的客人。
蕭紅一生都在情感的饑餓狀態(tài),懷著這種饑餓,她一路顛沛流離的尋找,可是饑餓始終伴隨著她,統(tǒng)馭著她。1936年11月,蕭紅和蕭軍的感情基本走入末路,她的文學(xué)恩師魯迅先生也不在人間,對蕭紅來說,這是一個壞到不能再壞的秋天。但是她在日本給蕭軍寫信說,“這真是黃金時代,是在籠子過的?!薄鰁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