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戰(zhàn) 涂秀
(滁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安徽 滁州 239000)
如何控制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
吳戰(zhàn) 涂秀
(滁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安徽 滁州 239000)
輸血作為臨床治療搶救生命最常見的手段,其作用和意義重大。在整個輸血流程中,輸血前檢驗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對血液檢驗的準確性決定了臨床診斷的準確性,也會影響到對患者的治療與轉歸。輸血能夠順利進行的前提是對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控制,因此,如何控制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是具有必要性和實用性的。
輸血;檢驗;流程
輸血作為臨床治療和搶救患者重要手段,安全輸血不僅關系到對患者生命的尊重,也是整個輸血過程中參與醫(yī)護人員的責任和使命。隨著醫(yī)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不僅改進了血液分析儀器,還大大提高了輸血檢測水平,其中輸血檢驗效率與質量表現(xiàn)的最為明顯,受現(xiàn)代化儀器設備不斷改進的影響而不斷的提高[1]。然而,在實際的輸血檢驗過程中,檢驗質量的準確性仍然還受到一些環(huán)節(jié)和因素的影響,如何控制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是面臨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輸血檢驗前質量控制需要做到對獻血者進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控制,在輸血過程中若患者被動輸送了帶有感染性疾病的血液就容易導致感染性疾病的傳播,對患者造成傷害,在實際的生活中,常有新聞報道乙型肝炎病毒通過輸血傳播給患者,該類病毒通過血液渠道很容易使得患者受到感染,從而導致嚴重的后果。因此,一些容易通過血液傳播的疾病需要做好源頭控制,通過相關規(guī)定的實施從而保證了血液的健康安全。與輸血有著直接聯(lián)系的相關器械也需要進行嚴格的滅菌與病毒消除工作,從而有效地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時對于檢查出存在感染性疾病的傳染源,需要做好隔離防護措施。
輸血檢驗后質量控制主要體現(xiàn)在結果報告上,確保檢驗報告的準確無誤。檢驗結果記錄是血液檢驗質量保證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需要與計算機登記結果數(shù)據(jù)保持同步并且一致,在檢驗結果記錄或報告上需要相關負責人經審核無誤后簽字。對于檢驗完成之后的血液標本應給予及時的包裝和正確的標識,嚴格遵循相關規(guī)定與要求對血液標本進行妥善保管。
對于輸血檢驗的質量控制而言,需要做到對輸血申請、血液標本、血型鑒定過程和交叉配血過程質量的有效管理。
2.1 輸血申請與血液標本
《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了采集血液標本過程與運送過程的操作標準,同時也對輸血申請做了詳細的要求,需要認真核對輸血申請單,保證其與實際病人保持一致,相關的手續(xù)和資料必須齊全,尤其要注意血液標本與病人的免疫學檢查項目相符合,針對交叉配血標本還要求必須是3天前的標本[2]。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若患者的免疫情況異常會致使配血試驗受到影響,進一步會影響到患者所用的治療藥物,因此,需要對所采集的血液標本進行配血試驗。在輸血申請與血液標本質量控制管理上,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逐項核對血樣與輸血申請單,做好血液標本貯藏冰箱的溫度控制和常規(guī)消毒工作等,若遇到意外如停電等,需要冷靜處理,預防標本丟失或失效,做到安全用血,降低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事件。
2.2 血型鑒定
在使用合格正確檢測試劑的基礎上,需要嚴格按照標準操作程序執(zhí)行每一步試驗。對于ABO血型鑒定,需要嚴格觀察血清和血球之間的相對比例,若遇到蛋白水平異?;蚋尾』颊?,則需要通過聯(lián)合使用洗滌紅細胞來配合鑒定,正反定型互相驗證可起到質控作用。Rh血型系統(tǒng)是人類血型系統(tǒng)中最復雜的,其臨床意義僅次于ABO血型系統(tǒng),其容易導致新生兒溶血病和溶血性輸血反應,有輸血史、妊娠史等患者有可能產生免疫性的抗Rh抗體,因此對這類人群需要做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操作流程來定型,必要時可以建立對照系統(tǒng)。
2.3 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試驗目的在于進一步證實受血者和供血者之間不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一抗體反應,以保證受血者的輸血安全,該試驗能夠檢驗出ABO不相容及ABO系統(tǒng)以外的抗體,包括酶、抗人球蛋白和聚凝胺等物質。交叉配血實驗還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鑒定血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失誤,因此在安全輸血流程中,交叉配血起到了積極作用,具有十分重要地位。
交叉配血實驗完成后,還需要對實驗操作流程和試驗結果進行復查,確保整個實驗過程準確無誤,得到具有科學依據(jù)的實驗結果。對于交叉配血后血液標本,在封閉或將容器蓋擰緊后,放至2~6℃冰箱中保存數(shù)天,以防在輸血過程發(fā)生不良反應再進行復查。
3.1 人事管理
在整個輸血檢驗過程中,人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各項工作需要工作人員來操作完成,從另一方面講人為因素也決定了輸血檢驗的最終結果,若在此過程中因人為操作不規(guī)范或疏忽大意,會直接影響到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因此提升工作人員的操作技能與綜合素質勢在必行。從事輸血檢驗的工作人員不僅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還需要定期參加學習、培訓和再教育,積極參加相關要求等級認證考試,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3.2 檢驗試劑和儀器設備
輸血檢驗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檢驗試劑必須要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在確定其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時還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存放,保證需要使用的試劑在有效期內。在檢驗試劑滿足要求的同時,所使用到的儀器設備質量也需要得到保證,相關的儀器設備必須具有全面的儀器出廠證書,是通過檢驗并合格的產品。在使用這些儀器設備時,一定要遵循操作說明書的要求,確保儀器的正常運行,降低人為操作失誤對儀器造成的傷害,為了保證儀器設備在使用中的穩(wěn)定性,還需要定期對其進行維護和保養(yǎng)。
血液制品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有別于其它的藥物,及時有效安全的輸血能夠挽救患者的生命,如何做到這一點,在具有較強的業(yè)務素質和責任心的操作人員前提下,還要確保輸血前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等操作流程的順利完成,杜絕一切在輸血前檢驗的前、中、后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可能發(fā)生的差錯事故,這樣才能夠很好有效地控制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為臨床提供安全用血。
[1]武林.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控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6):687-688.
[2]周銘,張艷萍.如何在安全輸血中實施醫(yī)學檢驗質量控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6):762-763.
R446.11+9
B
1009-6019(2015)10-00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