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群,鄒舒倩,許銀香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胸腹放療科,廣東528000)
盆底肌肉鍛煉聯合視頻教育在宮頸癌術后放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羅麗群,鄒舒倩,許銀香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胸腹放療科,廣東528000)
目的探討宮頸癌術后患者在放療中進行盆底肌肉鍛煉運動時配合視頻教育的效果,使患者得到實在有效的健康指導。方法將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已接受宮頸癌根治術后停留尿管且需行輔助放療的患者100例分為觀察組(作者所負責的患者)和對照組(其他護士所負責的患者),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繼續(xù)停留尿管,入院完善各種檢查,按醫(yī)囑執(zhí)行各種治療和放療,責任護士根據醫(yī)囑和各種常規(guī)教育進行宣教,對盆底肌肉鍛煉健康教育不重視,責任護士很少宣教或口頭宣教。觀察組患者繼續(xù)停留尿管,按時放療,同時由專業(yè)護士進行盆底肌肉鍛煉指導,并配以視頻教育。比較兩組患者入院后第7天B超檢測殘余尿量,入院后第7、14天拔尿管后不用重置例數,放療20、40 Gy時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放療40 Gy時發(fā)生放射性黏膜損傷疼痛程度等。結果兩組患者入院后第7天B超檢測殘余尿量[觀察組患者中B超檢測殘余尿量大于等于100 mL 10例(20%),對照組38例(76%)]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336,P<0.05);觀察組患者中入院后第7、14天拔尿管后不用重置例數(分別為28、20例)較對照組(分別為12、13例)多,放療20、40 Gy時各種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放療40 Gy時發(fā)生放射性黏膜損傷疼痛程度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專業(yè)護士現場指導患者進行盆底肌肉鍛煉并示范操作和配以視頻教育,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易被患者接受,使患者獲得實在、良好的康復效果。
宮頸腫瘤/放射療法; 手術后期間; 盆底肌肉鍛煉聯合視頻化
廣泛全子宮切除術是宮頸癌治療方法之一[1]。常見術后并發(fā)癥包括尿潴留、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2]。術后需進行放療,手術聯合放療對宮頸癌療效顯著[3],但放療不是一個短期可結束的治療方法,而且隨著治療時間延長會影響子宮及其鄰近器官,產生一系列并發(fā)癥,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情緒,影響放療效果。因此,如何讓術后宮頸癌患者提早減輕停留尿管的痛苦、順利進行盆腔放療、減輕放療并發(fā)癥等成為臨床關注的焦點。本科收治的100例術后宮頸癌患者入住本科時均停留尿管,有放療指征,將入住作者所管床位的5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由專業(yè)護士定時現場指導患者進行盆底肌肉鍛煉并示范,配合視頻教育圖文并茂,取得很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宮頸癌根治術后入院時均停留尿管有放療指征的患者100例,將入住作者所管床位的5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其他護士所管床位的5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年齡28~59歲;宮頸癌術后至入住本科前已停留尿管時間8~30 d,平均19 d。對照組患者年齡30~57歲;宮頸癌術后至入住本科前已停留尿管時間10~31d,平均20.5d。100例患者中由本院即時轉科者40例,轉院者21例,出院后再入院者39例;入住本科前停留尿管未拔出20例,停留尿管拔出后有尿潴留第2次再置尿管63例,停留尿管拔出后有尿潴留第3次及以上再置尿管17例。
1.2 方法
1.2.1 放療 采用磁共振成像技術,6MV-X射線外照射,設盆腔野,CT定位,DT 46~50 Gy/23~25 f,DT 2 Gy/d,每周5次。
1.2.2 研究方法
1.2.2.1 觀察組 由專業(yè)護士進行盆底肌肉鍛煉,具體做法:指導患者入院第1天即進行凱格爾運動[4],即縮肛運動,吸氣時盡力收縮肛門努力維持10 s,還原后呼氣時放松腰部,每次休息10 s,連續(xù)做15~30 min,練習末進行3~5次快速收縮,每天做300~350次。另外,收縮盆底肌持續(xù)3~5 s,放松3~5 s,重復10次為1組,每天做3組,反復練習直至掌握,避免腿及臀部肌肉的參與,每天訓練可以躺著、坐著或站立,找出最容易的鍛煉姿勢。鍛煉持續(xù)至放療結束,甚至出院后0.5~1.0年。視頻教育指將盆底肌肉鍛煉知識教育拍成錄像,經過軟件系統(tǒng)處理后制作成視頻。每天通過移動電腦或傳送到患者電腦、手機,每天播放2次,保證觀察組患者均能觀看并熟悉操作。責任護士在電子醫(yī)囑上錄入盆底肌肉鍛煉,在專科護理記錄上錄入盆底肌肉鍛煉。
1.2.2.2 對照組 入院后遵醫(yī)囑執(zhí)行治療和護理,責任護士對患者盆底肌肉鍛煉不重視,不及時給予盆底肌肉鍛煉健康教育指導。
1.2.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入院后第7天B超檢測殘余尿量(殘余尿量大于或等于100 mL診斷為尿潴留[5]),入院后第 7、14天拔尿管后不用重置例數,放療20、40 Gy時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放療40 Gy時發(fā)生放射性黏膜損傷疼痛程度等。放射性直腸炎、皮膚反應、膀胱反應、陰道反應等分度以腫瘤治療協作組急性放射損傷分級標準[6]為準。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入院后第7天B超檢測殘余尿量結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B超檢測殘余尿量大于等于100 mL 10例,對照組38例,兩組患者尿潴留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中入院后第7、14天拔尿管后不用重置例數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檢查數據比較[n(%)]
2.2 兩組患者放療 20、40 Gy時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放療20、40 Gy時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3。
2.3 兩組患者放療40 Gy時發(fā)生放射性黏膜損傷疼痛程度比較 兩組患者放療40 Gy時發(fā)生放射性黏膜損傷疼痛程度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兩組患者放療20 Gy時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表3兩組患者放療40 Gy時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表4 兩組患者放療40Gy時發(fā)生放射性黏膜損傷疼痛程度比較[n(%)]
3.1 盆底肌肉鍛煉的重要性 宮頸癌術后放療是治療的另一種主要方法,但放療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也對周圍正常組織造成不同程度損害。尿潴留、泌尿系統(tǒng)感染、放射性黏膜損傷、疼痛是宮頸癌放療后常見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對腫瘤的治療不僅要求治療疾病本身,而更多的是關注治療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幫助患者掌握正確鍛煉盆底肌肉的方法,可降低尿管的再置管率[7]?;謴团璧准∪夤δ堋p輕術后宮頸癌患者放療不良反應是醫(yī)護人員關注的焦點。盆底肌肉鍛煉使患者提高盆底肌肉收縮力、緊張度和延長肌肉收縮持續(xù)時間;同時,訓練肌肉收縮的協調性,隨意控制盆底肌肉收縮;使局部組織動、靜脈顯著擴張,血流加快[8];血液循環(huán)顯著增加,局部氧、營養(yǎng)物質供給增多,白細胞和抗體供給增加,使代謝過程加強,局部組織營養(yǎng)改善,組織再生能力提高;同時,代謝及炎癥產物排泄加速,增強了消炎和防御作用,加快對局部炎癥的吸收和消散;延緩肌肉萎縮進程,增強肌纖維彈力[9];減少肌肉、黏膜損傷,有利于組織間水腫的吸收,解除肌肉痙攣,防止組織、肌肉粘連;對提高外周神經纖維和游離神經末梢疼痛閾、保證后期治療的繼續(xù)進行、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對患者進行盆底肌肉鍛煉知識教育,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3.2 專業(yè)護士指導配以視頻教育有利于鍛煉落實到位 患者及家屬來自社會各行業(yè),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不多;加上患者要進行放療;由于護士年輕化且人力資源配備相對不足,健康教育層次參差不齊,這時必須有專業(yè)護士現場指導或護士雖然多次講解早期鍛煉的好處、形式及方法,但由于多重治療,疼痛、管道、恐懼等因素,患者會記不清原來學習的內容,這時按視頻健康教育形象畫面,具體文字提示逐步落實,雙重指導健康教育,緩解患者及家屬因不懂盆底肌肉鍛煉內容造成的擔憂。盆底肌肉鍛知識教育制作成視頻,不僅可統(tǒng)一標準,規(guī)范鍛煉方法,而且可重復播放,優(yōu)化了工作模式,減輕了護士的工作壓力,滿足了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提高了患者對病房開展健康教育的滿意度。視頻教育具有集音、形于一體的功能,患者可邊看邊聽邊鍛煉,同病房室友可一起觀看,相互切磋、相互影響、相互監(jiān)督,營造一種學習與練習的氛圍,便于患者對盆底肌肉鍛煉知識的掌握;同時,患者可反復觀看,強化記憶,認知鍛煉的重要性,提高自我管理意識,易于提高鍛煉的依從性。并且也有利于年輕護士觀看視頻教育學習,使以后的指導和提示督促患者更有章可循,逐步專業(yè)化。將操作錄入電子醫(yī)囑和電子記錄,使護士每天根據醫(yī)囑和記錄督促患者執(zhí)行,即使在繁忙工作中也不會忘記指導患者,使健康教育覆蓋率達到100%。
3.3 鍛煉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在進行鍛煉過程中應注意鍛煉時先將尿袋中的尿液傾倒干凈,并夾管,防止尿液倒流;放療前后半小時勿進行鍛煉;患者身體有癥狀時應查明原因并及時給予指導,如患者訴疼痛難忍時不能進行鍛煉。
總之,盆底肌肉鍛煉屬一種無痛療法[10],是治療中最簡單、經濟的方法,通過直觀的視頻教育,達到高質量、高效能、低成本的護理需要,并且加強了醫(yī)患交流,提高了患者依從性。
[1]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247-253.
[2]李晶晶,趙衛(wèi)東,王德華.72例宮頸癌術后并發(fā)癥及卵巢功能分析[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20(1):63-65.
[3]張?zhí)鞚?,徐光煒.腫瘤學:下冊[M].2版.天津:天津科技術出版社,2005:1965-1970.
[4]盧明霞,朱玉蓮.妊娠期及產后早期盆底肌肉鍛煉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18(24):4195-4197.
[5]李莉,琪美格,付虹霞.宮頸癌根治術后尿潴留67例的臨床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學:江西,2013,14(1):75-76.
[6]Cox JD,Stetz J,Pajak TF.Toxicity criteria of the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and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95,31(5):1341-1346.
[7]汪虹,劉曉鴻.盆底肌鍛煉對降低留置導尿患者再置管率的作用[J].上海護理,2012,12(6):33-34.
[8]周玉萍,高霞,岳艷,等.盆底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肉鍛煉治療性功能障礙30例臨床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2,37(12):1463-1465.
[9]劉穎琳,周艷紅,丁紅,等.孕期行盆底肌肉鍛煉對盆底功能的保護作用[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3,34(5):777-781.
[10]謝海鯤,段英偉.中老年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肉(體操)鍛煉的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78):2340-2341.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1.050
:B
:1009-5519(2015)11-1723-03
2015-01-30)
羅麗群(1979-),女,廣東佛山人,主要從事腫瘤放化療工作;E-mail:18038865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