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姝睿
【摘要】最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之間相互告狀的現(xiàn)象比較多,剛開始不是很在意,后來深思后覺得應該予以重視,因為這是小學生嫉妒心理的前兆,必須加以引導,因而在自己的實踐基礎上調查、研究、總結。
【關鍵詞】嫉妒;成因;克服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生嫉妒心理的成因
(一)家庭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
家庭成員中某些惡習以及不良心理表現(xiàn),例如嫉妒他人買書買房、晉級升遷、置辦高檔家具等,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有的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過高,拿別人孩子的成績來貶抑自己孩子,孩子因未達到父母的要求轉而從內心上產生一種嫉妒心理。
(二)教師、家長的偏心寵愛
教師對某一部分學生的偏愛,例如經常提問、表揚某些學生等,則容易引起同班其他同學對這些同學的嫉妒。在家庭里因家長對孩子過分嬌縱溺愛,致使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在遇到不順心之事時,不但不懂得檢點自己,還生出一種嫉妒別人幸運的不良心理。
(三)同學之間的攀比心理
孩子在群體接觸中,有時免不了攀比吃的、穿的、用的,家庭條件好的同學為自己擁有的優(yōu)越性而沾沾自喜,家庭條件差的同學產生出一種“別人有,我卻沒有”的嫉妒心理。在班級中,有些同學還由于看到某些同學在學習、活動等方面遠遠勝過自己,而自己的能力又有限,某些專長沒有機會得到發(fā)揮,于是也產生了嫉妒心理。
(四)爭強好勝的心理壓力
小學生強烈的好勝心很容易造成他們心理上的壓力,甚至導致他們在競爭活動中遭到敗北時嫉妒起別人的優(yōu)勢。
二、教師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嫉妒心理
(一)曉理:剖析嫉妒之害,指明進取之路
鑒于小學生低年級學生理性思維水平不高的現(xiàn)狀,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應注重采用舉例說明的方法,為學生剖析嫉妒之害。一方面列舉陷于嫉妒深淵,干出誹謗、中傷,甚至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毀滅自己,葬送前途的反面典型:如因嫉妒而殘害孫臏終遭滅亡的龐涓,嫉妒諸葛亮不成反而自己被氣死的周瑜等,使學生引以為戒;另一方面,列舉能控制其嫉妒之心從而取得巨大成績的古今中外名人佳話,如“將相和”中的廉頗等,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引導他們正確對待別人的進步,正確看待榮譽,正確估計自己的優(yōu)缺點,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此外可組織學生摘錄嫉妒有害的名人格言,如“嫉妒是亡身的毒蛇”?!凹刀适且环N比仇恨還強烈的惡劣情緒”等,并結合學生實際,采取多種形式組織他們消化這些格言,凈化心里意識,使他們普遍能見賢思齊,踏實學習,與別人友好相處。
(二)關愛:營造關愛氛圍,化解嫉妒心理
萬某是我們班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學生,平常比較封閉,自卑,嫉妒活潑的同學,并且暗地里撕比較活躍的同學們的作業(yè)本。同學們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上課也不積極,叫他回答問題也是諾諾不言。找了個時間我去他家家訪,看見他在幫媽媽洗菜做飯,沒想到他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他媽媽很是喜歡他,后來在他房間發(fā)現(xiàn)他畫了很多的簡筆畫,畫得真好。家訪結束后,有次在上語文課時,我上《詠柳》突發(fā)奇想,就叫萬某到黑板上畫一棵柳樹。沒想到他畫得很好,那堂課同學們上的也很興奮。以后有機會我就叫他上來畫簡筆畫幫助教學,現(xiàn)在他變的開朗多了,而且成了班級的美術組長,每次出黑板報都叫他幫忙。
(三)激勵:充分肯定成績,強化進取信心
我班級里有一個學生張某平常很是調皮,上課總是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而且喜歡打擾那些學習好、老師眼里的好學生,其他的老師都對他沒有辦法,上課也不管他是不是聽的懂。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他聽寫詞語時居然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好,我當場就夸獎了他,沒想到讓我驚喜的是他以后上語文課安靜下來了,能夠認真聽講有時還會主動提問。過了一段時間,他成績提高了,我讓他當他那組語文組長,沒想到他做的很好,紀律也管的很好,不懂的也開始虛心求問?,F(xiàn)在其他老師對他的印象也大大改觀了。
(四)疏導:競爭合作互補,優(yōu)化人際關系
我們班級有個制度:凡是哪組語文成績考的好,那么那組的語文組長便成為那段時間的學習委員,因此班級小組競爭比較激烈。有次語文測驗后,一組語文組長跑到我辦公室跟我說:“老師,第三組語文組長李某上次考試把語文答案給了同桌,她同桌傳答案給了后面的。”我當時一聽,便把李某叫來問清楚情況。李某說想讓她那組語文成績好,就把自己的答案給了同桌看。后來我在班會課上引導同學們怎樣才是合理、公平、友好的競爭,并讓同學們明白老師要的是同學們那顆誠實、勇敢的心,要的是同學們互幫互助,共同促進的學習精神,要的是同學們不怕競爭,頑強自信的信念。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學階段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在這個時期,如果教育工作者能正確對待并及時抑制和消除嫉妒心理的產生和滋生帶來的消極作用,不斷探索,總結經驗,根據教育對象的個性差異,分辨情況,區(qū)別對待,努力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個性心理品質,這無疑是給他今后的道路鋪上了一層堅固的基石,也可以成為指引他航向的指標,領著他通向成功的彼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