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芬
【摘要】孩子學習的好壞,是哪些因素在影響呢?本文從外部因素和內在因素探討了孩子學習成敗的原因。
【關鍵詞】學習成敗因素;內在因素;外部因素
【中圖分類號】G442 【文獻標識碼】A
孩子學習成績好壞,牽動著老師與家長們的心。許多孩子平時上課認真聽課,作業(yè)按時完成,可成績就不見得好;而有的孩子平時貪玩,作業(yè)馬馬虎虎的,可考試成績卻不差,這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歸根結底,學習成敗是由內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決定的。
一、常見的外部因素
(一)教師講課是否有效率
有的老師教學方法陳舊,課堂“廣種薄收”。就說語文教學,很多中老年教師“大綱教材一變再變,自己的教法一成不變”。老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聽講。其次,課堂教學節(jié)奏乏味,學生聽得疲憊,如此教學,一節(jié)課里,學生的收獲甚微,長期下去,成績不容樂觀。
(二)老師要求是否嚴格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睂τ趯W生的錯誤或者不健康的思想和行為,為師的應當多方面引導,堅決給予糾正,不遷就,且能善始善終,最終使其成為一個思想健康的人。教師平日要注意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且持之以恒,這樣才能事事為學生做榜樣,使學生在平日當中提高道德修養(yǎng),提高文化修養(yǎng),提高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困難面前,無論是生活方面的還是學習方面的,都要鼓勵學生不怕困難,且想辦法解決困難,使他們成為勇士,成為生活的強者,將來才能成為事業(yè)上的開拓者。
(三)班集體的學習氣氛濃不濃
首先,教師方面,教師要表現(xiàn)友善、溫暖、風趣、真誠、尊重、熱心、幽默等。教師能以身作則,能真誠地贊美他人,能認真地聆聽,能有效地參與,能支持他人,能與他人分工合作等。
其次,班集體設立有獎懲制度,激勵措施。學習成績突出者,及格者,不及格者,分別都有什么獎勵與懲罰辦法。(這是讓學生們學習有奔頭的有效方式)。
再次,學習都是學生的自覺性,必須讓他們知道,自己為什么來上學,上學是為了什么!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最后,設定班級條例,對擾亂課堂秩序等實行處罰。
(四)學習的客觀物質條件怎樣
多媒體教學具有很好的直觀性、交互性、動態(tài)性和針對性,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復雜問題簡單化,顯微示宏,動靜皆宜,圖文聲象并茂地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從而優(yōu)化教學過程,強化教學效果,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它能讓學生更好地參與教學過程當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而言,可以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縮短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充分調動了他們的視覺感官刺激,吸引他們聽課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得以在一個相對較大的空間內發(fā)揮,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影響學習成功與失敗的內在因素
影響學習成功與失敗的內在因素,心理學家對這個問題進行過許多試驗和理論研究,不少孩子也總結過自己在學習上獲得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歸納起來,可以列出七個經常起作用的內在因素。
(一)強大的學習的動力
有的孩子記憶力不錯,解題能力也比較強,當他心情舒暢、學習熱情高時,認識能力就能發(fā)揮作用。可是當他遇到不順心的事、自己又缺乏意志力時,就會情緒不好,心煩意亂,平時只需十分鐘就能解出的題,這時一節(jié)課也不見得能行。這是為什么呢?并不是儲存信息的系統(tǒng)缺乏記憶的功能,也不是處理信息的系統(tǒng)不善于分析問題,而是缺乏運轉儲存系統(tǒng)和處理系統(tǒng)的動力。可見,要使學習獲得成功,增強學習動力是首要因素。
(二)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扎實的基礎可以使成績穩(wěn)定,扎實的基礎可以使每一次考試無所懼怕而坦然面對,扎實的基礎保證做題的速度與質量兼得……例如,前面幾冊語文的生字都沒有掌握好,必然影響今后的學習。最好的辦法是趕快補上缺漏的基礎,別無其他良策。
(三)閱讀、書寫、計算的技巧,達到熟練程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睂W習活動最基本的工具就是閱讀技能、書寫技能、計算技能,如果讀、寫的速度太慢,上課就會跟不上老師的講課進度,課后復習和做作業(yè),就會比別人多用許多時間,天長日久,就會失去許多寶貴的時間。據有的國家對落后生的大量調查統(tǒng)計,證明這是造成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落后的主要因素。
(四)學習方法達到最佳
什么是最佳學習法?這要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年級、不同的學生甚至不同的任課教師等情況來選取。學生們選取適合自己的學習程序(要不要預習,先做作業(yè)后復習還是邊復習,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預習方法、聽課方法、復習方法、做作業(yè)和自我測試的方法、改錯的方法、單元總結的方法、科學支配的方法等等。
(五)學習的才能強
讀書能力,還有個人能力。知道怎樣安排好學習時間,讀書效率很高,學進去的東西確實記住了,而且知道變通,能舉一反三。自學能力也很重要,不用老師教學,光自己看書,就可能學會書本知識。然后個人能力方面,要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學習的時候能全心投入,不受外界的干擾。
(六)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專心聽講的習慣,求異思維和不懂就問的習慣,認真閱讀課本的習慣,嚴格認真、一絲不茍的習慣,按時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認真檢驗、檢查的習慣。一旦形成習慣,就不需要更多的意志力來調節(jié)控制了。
(七)充沛的體力與精力
要使大腦處于積極工作的狀態(tài),必須有健壯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有的同學經常不吃早餐就去上學,到了上午第三、四節(jié)課時,已經餓得不行了,這時的聽課效率就會降低。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