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仁斌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院橋中心衛(wèi)生院 浙江 臺州 318025)
大隱靜脈曲張合并小腿潰瘍臨床治療分析
楊仁斌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院橋中心衛(wèi)生院 浙江 臺州 318025)
目的:探討大隱靜脈曲張合并小腿潰瘍的治療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對32例下肢大隱靜脈曲張合并小腿潰瘍患者施行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及抽剝術,潰瘍面應該用郵票式表層皮片植皮。結果:所有患者均全愈。25例游離皮片全部成活,7例游離皮片部分失活,經(jīng)過換藥,最后潰瘍?nèi)坑稀?7例病例經(jīng)過3個月~8年隨訪,下肢靜脈曲張和潰瘍未再復發(fā)。結論: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及抽剝術,潰瘍面應用郵票式表層皮片植皮,手術方法簡單、有效。
大隱靜脈曲張;潰瘍;游離皮片移植
大隱靜脈曲張合并小腿潰瘍屬于一種外科常見病,由于潰瘍經(jīng)久不愈合,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本文將選取2006年2月~2014年4月來筆者所在醫(yī)院進行大隱靜脈曲張合并小腿潰瘍治療的32例采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及抽剝術,潰瘍面應該用郵票式表層皮片植皮,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32條肢體,男22例,女10例,年齡38~91(平均58.3)歲,下肢靜脈曲張病程3~50年,平均10年。下肢潰瘍位置一般為足踝部及其上方的小腿部,絕大部分為內(nèi)踝部,潰瘍病程最長為10年,最短為3個,平均病史為13個月。足踝部為18例,潰瘍單獨位于小腿部為12例,小腿及足踝部為2例。潰瘍面積最大為14cm×12cm,最小為5cm×4cm,平均為70cm2。潰瘍深度達深筋膜層面25例,達真皮層7例。全部患者均有下肢色素沉著。
1.2 術前準備 術前常規(guī)血液生化檢查,證實無其他并發(fā)癥。多普勒超聲檢查顯示大部分大隱靜脈呈中重度返流,但深靜脈通暢。逆行靜脈造影顯示大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深靜脈通暢。給予抗感染治療,局部潰瘍面予以清創(chuàng)換藥。等創(chuàng)面清潔,肉芽組織新鮮時可以予以手術處理。術前將曲張靜脈標記完全,盡量無遺漏。
1.3 手術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贾构蓽蠀^(qū)股動脈搏動點內(nèi)側0.5cm,向內(nèi)側切開1.5~2.0cm,找到大隱靜脈主干,沿血管壁向近端游離,遇有分枝予以分別結扎,距股隱入口約0.5cm處雙道結扎,剪斷主干;撐開遠端主干置入剝脫器至有阻力處,用小尖刀挑開皮膚約1.0cm,分離皮下組織,挑出主干,切斷后穿出剝脫器,將近段主干剝脫。以相同方法剝脫剩余大隱靜脈主干,在未切除標記的曲張靜脈另開多個小切口(0.5cm左右)分段卷扯、抽剝,并仔細處理交通靜脈。在潰瘍周圍作小切口將曲張靜脈切斷、拉出,如果有穿通支的,并將穿通支結扎。從另一健側大腿內(nèi)側切取表層皮片,放入生理鹽水中展開,切成多個郵票狀皮片,均勻的展開覆蓋創(chuàng)面,然后覆蓋上大網(wǎng)孔凡士林紗布,敷料包扎,最后用棉墊和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固定患肢。
1.4 術后處理 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低分子肝素2500U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應用3日,防止血栓形成。術后前2天鼓勵患者臥床進行下肢足趾活動并抬高患肢。2天后鼓勵患者適當下床活動。5~7天拆除患肢敷料,12天后拆開凡士林,觀察移植皮片成活情況,并換藥。
所有患者均全愈。25例游離皮片全部成活,7例游離皮片部分失活,經(jīng)過換藥,最后潰瘍?nèi)坑稀?7例病例經(jīng)過3個月~8年隨訪,下肢靜脈曲張和潰瘍未再復發(fā),色素沉著減輕或者消退。
在臨床上大隱靜脈曲張屬于常見病,大約有25%~30%的成年女性和15%~20%的成年男性會出現(xiàn)有大隱靜脈曲張的癥狀[1]。下肢慢性潰瘍是大隱靜脈曲張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約占慢性下肢靜脈曲張的10%,其形成是淺靜脈曲張、深靜脈倒流和交通支倒流3個因素共同參與的結果。淺靜脈內(nèi)血液淤滯、血氧含量低,使得微循環(huán)改變和皮膚營養(yǎng)障礙使得皮膚出現(xiàn)潰瘍[2]。
大隱靜脈高位結扎、曲張靜脈點式抽剝術徹底的抽剝曲張靜脈阻斷了深、淺靜脈間的穿通支,靜脈反流減少,小腿瘀血水腫得以減輕,局部組織營養(yǎng)得以改善,血氧含量上升,達到了治療和預防潰瘍,減輕色素沉著、濕疹樣皮炎的效果。外科醫(yī)師對手術治療存有疑慮,主要是因合并潰瘍存在感染,如行大隱靜脈曲張剝脫術,清潔創(chuàng)口時被污染,患者需長期換藥,潰瘍很難愈合。甚至導致潰瘍面積越來越大。也有先行大隱靜脈曲張剝脫術,然后待潰瘍逐漸愈合,但對較大的潰瘍來說,需經(jīng)數(shù)月或者更長時間才能愈合,甚至不愈合。筆者術前作好潰瘍創(chuàng)面準備,并采用一期下肢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并從大腿內(nèi)側切取表層皮片,移植于做好準備好的潰瘍面,治療下肢靜脈曲張合并潰瘍。既從根本上消除了大隱靜脈曲張造成潰瘍的原因,同時又使長期難以愈合的潰瘍面得到良好的保護及修復,從而大大縮短潰瘍愈合的時間。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加剝脫術的同時,并行潰瘍周圍的交通支結扎和淺靜脈剝脫及結扎,使該處靜脈血長期瘀滯的狀態(tài)得以改善[3],從而改善局部的營養(yǎng)代謝,以利于游離皮片成活。本組治愈率達100%,該手術操作簡便,療效確切,值得在基層醫(yī)院推廣應用。
[1]高強.84例小切口聯(lián)合點式剝脫治療大隱靜脈曲張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1,(4):78-80.
[2]徐欣,符偉國,楊鈺,等.323例曲張靜脈的微創(chuàng)刨吸術的療效分析[J].外科理論與實踐,2005,10(1):67-69.
[3]莫經(jīng)剛.點式剝脫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86例報告[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2,4(3):275.
R658.3
B
1009-6019(2015)08-00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