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
答案是加州的葡萄酒。
奧巴馬在1月20日發(fā)表國情咨文時,攝像機多次拍攝到臺下的美國最高法院法官金斯伯格在打盹。不多久,在喬治華盛頓大學參加活動時,主持人向她提出疑問。金斯伯格老實回答,“我原本打算只喝點礦泉水就好了,但最終無法拒絕加州葡萄酒的誘惑?!辈贿^人們對此似乎不依不饒,盡管她已經81歲。
話說回來,這也可見加州葡萄酒的魅力。過去多年它一直是美國人的驕傲,白宮舉辦的各種國宴中,必然會出現(xiàn)加州葡萄酒。前總統(tǒng)小布什招待彼時來訪的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時,就選用了100美元一瓶的加州名酒、2004年的多明納斯酒莊赤霞珠混釀葡萄酒(Dominus Cabernet);而奧巴馬在招待奧朗德時,選用了便宜得多的2011年份的多雷園美樂葡萄酒(La Proportion Doree Merlot),還被行家們批評為“寒酸”,不管怎樣,好歹還是用了加州的產品。在美劇《紙牌屋》第二季中,來自長島的議員向來自加州的女黨鞭吹噓長島葡萄酒的品質有多棒,被黨鞭嗤之以鼻:“和加州的葡萄酒比起來就像尿一樣,只配送到垃圾場。”
如今全球葡萄酒市場的興旺,加州葡萄酒也應記一功。就在數(shù)十年前,葡萄酒業(yè)界被法國人支配,無論是評論家還是消費者,都認為只有波爾多的名莊才配尊為高檔葡萄酒,以至于歐洲以外廣大的“新世界”產區(qū),更只能生產出低檔餐酒。直到1976年,一個推銷美國葡萄酒的英國酒商在巴黎安排了一場盲品會,分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兩個組別,每個組別均有6瓶美國加州葡萄酒和4瓶法國名莊酒,由11位法國專家盲品打分。結果出人意料,在公平的盲品下,兩個組別的冠軍都由加州葡萄酒雙雙斬獲。雖然有法國專家惱羞成怒,但并不妨礙在場的美國《時代》周刊駐巴黎記者后來將此事公之于眾。此結果一出,在世界葡萄酒界引發(fā)巨震,打破了法國在近一千多年在葡萄酒界獨領風騷的局面。正如著名酒評家羅伯特·帕克所言 :“巴黎盲品會摧毀了法國至高無上的神話,開創(chuàng)了葡萄酒世界民主化的紀元,這在葡萄酒歷史上是一個分水嶺。”從此人們開始更客觀地看待葡萄酒,南非、新西蘭、澳大利亞、阿根廷等新世界葡萄酒生產國都越來越受到市場重視,其中得益最豐的自然還是美國加州。
今天的加州已經是美國最重要的葡萄酒產區(qū),無論從種植面積、生產量還是產值來計算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加州的氣候條件與波爾多接近,土壤的多樣性極高,能培育出不同風格的葡萄酒,境內有納帕谷(Napa Valley)、圣巴巴拉(Santa Barbara)、隆波克(Lompoc)、圣伊內斯(Santa Ynez)、奧利弗斯(Los Olivos)、 索爾萬(Solvang)、巴爾頓(Buelton)和圣馬麗亞(Santa Maria)、萊克(Lake)、門多西諾(mendocino)、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等多個子產區(qū),而且風格各異,無論從絕對品質還是從性價比的角度去考量,都絕對值得酒友細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