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華
(新蔡縣畜牧局,河南 新蔡 463500)
基層豬旋毛蟲病的檢疫要點
張繼華
(新蔡縣畜牧局,河南新蔡463500)
目前我國生豬屠宰檢疫中都已開展旋毛蟲的檢驗,但在基層自宰自食、小而不規(guī)范的屠宰場(包括定點屠場)對豬旋毛蟲的檢驗認識不足,重視豬囊蟲病的檢驗而忽視豬旋毛蟲的檢驗,一方面是豬旋毛蟲病變小,眼觀不易發(fā)現(較豬囊蟲?。?,社會關注度遠不及豬囊蟲病;另一方面旋毛蟲檢驗需要較多的人員、專門的檢驗器械、檢驗室等較多投入。因此,應加強科普知識宣傳,提高基層屠宰檢疫人員對豬旋毛蟲的認識,規(guī)范肉品衛(wèi)生檢疫檢驗操作。
旋毛蟲病是由旋毛形線蟲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旋毛蟲成蟲寄生在動物和人小腸內(腸旋毛蟲),幼蟲寄生在肌肉中(肌旋毛蟲)。人、豬、犬、貓、鼠類、狐貍和野豬等多種哺乳動物均可感染,人感染旋毛蟲主要是吃了未煮熟的含旋毛蟲的肉食所致,對人危害大,可引起腸炎、發(fā)熱、心肌炎等癥狀,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發(fā)病無季節(jié)性,呈地方流行或散發(fā)?;铙w診斷可采用皮內變態(tài)反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免疫學方法檢查鑒定,屠宰檢疫中一般采取屠宰后實驗室顯微鏡檢查法。OIE(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將該病列入疾病名錄,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疫病。旋毛蟲病亦是肉品衛(wèi)生檢驗的必檢項目之一。
豬旋毛蟲檢驗一般在生豬宰殺后同步檢驗進行,檢驗時必須在有充足的光源、專門的檢驗設備和安靜的環(huán)境下進行,同時還必須有足夠的人員滿足與屠宰生產線同步同速進行檢驗。因此,良好的組織管理是豬旋毛蟲檢驗的必要保障。
1.1胴體編號
生豬經刺殺放血、燙褪、脫毛后,對胴體進行編號,只有編號準確、清晰才能便于樣品的編號。
1.2同步檢驗
生豬宰后檢驗必須在同步同速的生產線上進行,才能保障檢驗結果的準確判定,豬旋毛蟲檢驗是生豬宰后檢驗中的一項。
2.1樣品采集
豬宰后檢驗采取左右膈肌腳各30 g(膈肌腳難以取得時可取膈肌、腹斜肌等)。采樣時一般在開膛去白內臟后與去紅內臟前進行,采樣人一手拿鉤一手拿刀,用鉤子鉤住膈肌腳,用刀在鉤住的膈肌腳周圍劃割,把膈肌腳采下。
2.2樣品編號
結合生產速度采用整拾或整伍的編號方式,將樣品編上與胴體相同的號碼,便于送檢。
2.3樣品送檢
根據生產速度,合理使用采樣盤或傳送帶等方式,把樣品迅速送至旋毛蟲檢驗室進行檢驗。
2.4結果報送
對旋檢結果及時傳遞給復檢(或終檢)人員,及時對屠宰生豬進行綜合判定。
3.1視檢
將膈肌的肌膜和脂肪撕去,縱向拉平膈肌,在充足的光線下,肉眼觀察表面有無針尖大半透明隆起的乳白色或灰白色小點,然后再剪開肉樣深部進行觀察。
3.2鏡檢
從左右膈肌腳不同部位,順肌纖維方向剪取米粒大小的24個肉粒,其中視檢到的小白點必須剪下。將肉粒均勻放在旋毛蟲壓片器中,排成2行,每行12粒,壓薄鏡檢。如用載玻片代替,24個肉粒需要4塊載玻片,肉粒放好后用手壓緊兩玻片,兩端用橡皮圈纏固,將肉粒壓薄。將制好的壓片置于顯微鏡下,用低倍鏡觀察,逐個檢查肉粒。
3.3判定
肌纖維間已形成包囊的旋毛蟲,多呈梭形、橢圓形,包囊中蟲體彎曲呈螺旋狀。肌纖維間鈣化的旋毛蟲,則囊內有多少不一、濃度不均勻的黑色末狀或塊狀鈣化物。鈣化的包囊,滴加鹽酸將鈣鹽溶解后,可以見到蟲體痕跡。
根據《病害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生物安全處理規(guī)程》(GB16548——2006),宰后檢疫發(fā)現旋毛蟲包囊和鈣化蟲體時,進行化制處理,基層沒有化制設備的按銷毀處理。
S851.34
B
1004-5090(2015)02-0036-01
201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