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素娟
在跨國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人們在日常生活或休閑娛樂之時,接觸歐美或日韓電視劇已成為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作為文化溝通的一種重要方式,字幕翻譯在這個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愈發(fā)凸顯,尤其是字幕中幽默語言的翻譯,其水平、質量直接影響觀眾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老友記》是美國情景喜劇的一部佳作。劇中那些輕松而詼諧的人物對白,蘊涵著一種獨特的“美式”幽默,真可謂妙語連珠,令人拍案叫絕。這種美式幽默在被譯成中文后,也受到了中國觀眾的青睞。本文擬探討這部經典美劇《老友記》中的幽默語言及其翻譯。
幽默語言可以分為三大類:普遍性幽默、文化負載性幽默以及言語幽默。
普遍性幽默是指擁有不同認知環(huán)境的譯文讀者也能很容易理解的幽默方式。普遍性幽默通常不涉及特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幾乎可以跨越語言文化障礙,在不同語種的受眾中產生幾乎同等的幽默效果。這類幽默翻譯的重點是在傳遞原文基本信息的基礎上,讓譯文讀者通過自身的認知而獲得與原文讀者相類似的幽默效果,盡量讓譯文讀者的反應與原文讀者的反應相一致。
文化負載性幽默是指在使用了某種特定文化背景后才能理解的知識要素的幽默方式。此類幽默往往與某語言中特定的背景知識有關,即借用某個傳統(tǒng)習俗、典故,或提及某個名人、電影名或歌名等。這樣的幽默語言要產生幽默效果,就需要譯文讀者熟知這些文化背景信息。這類幽默翻譯時,譯者必須注意譯文讀者的知識結構以及認知方式是否能夠理解原文所附帶的幽默信息。翻譯時譯者必須進行相應的信息調整,否則容易造成譯文讀者理解不充分,甚至是交際失敗。
言語幽默通常是指一種力求達到幽默效果的文字游戲。這類幽默通常會在單詞的讀音或者組成形式上做文章,以此來產生幽默效果。譯者在翻譯時要注意,如果翻譯不當,會導致原文的幽默要素在譯文中遺失,這樣譯文就無法獲得額外的語境效果。這類幽默翻譯的重點在于,盡可能地在譯文中保留原文想要傳遞的幽默要素。譯者可在在合理范圍內,在各個層次上相應地調整翻譯方法和策略,將翻譯過程中的幽默效果損失減至最低。
1.普遍性幽默實例及其譯文。
Example 1:Monica:Shut up,the camera adds ten pounds.
Chandler:So how many cameras are actually on you?
字幕譯文:莫妮卡:閉嘴,上鏡頭會多十磅的。
錢德勒:那到底有幾個鏡頭在拍你?
莫妮卡曾經是個胖妞。喬伊和錢德勒在觀看莫妮卡曾經的視頻時取笑她胖,莫妮卡辯解說鏡頭會讓人變胖。于是一向搞笑的錢德勒就問:“那到底有多少個鏡頭在拍你,才會把你拍這么胖啊?”這里根據當時的語境,直譯出來就能讓中國觀眾抓住笑點。
Example 2: All:Cut,cut,cut,cut,cut,cut,cut…
Chandler:Y’know,if you listen closely,you can hear a thousand retailers scream.
字幕譯文:所有人:剪、剪、剪……
錢德勒:知道嗎,如果你仔細聽,你可以聽到店主們在尖叫。
瑞秋下定決心剪完所有的銀行卡后,錢德勒打趣說“a thousand retailers scream”.結合瑞秋偏好刷卡購物的特點,這句話直譯出來中國觀眾便能理解其中的幽默。
2.文化負載性幽默實例及其譯文。
Example 1:Grandmother:Is it really your fa…oh god…well of course it is.
Phoebe:OK,I smell smoke.Maybe that's because someone's pants are on fire.
字幕譯文:外婆:他真的是你爸……天吶,當然是了。
菲比:氣氛不對啊,我看有人在說謊。
pants on fire 這一典故來自英國童謠“Liar,liar,pants on fire”.其文雅的翻譯就是“徹頭徹尾的謊言”,直譯就是“謊話謊話,褲衩燒光”。此時菲比已經知道,外婆拿別人的照片謊稱是自己的爸爸這一事實。根據當時的場景,再結合這一典故背景知識,譯文便不難理解了。
Example 2:Monica:Guys,you got your hair cut.
Chandler:yes,yes,we did,thanks to Vidal Buffay.
字幕譯文:莫妮卡:你們剪頭發(fā)了。
錢德勒:是啊,感謝維達·布非。
Vidal Sassoon(維達·沙宣)是著名的美發(fā)大師。相比較“維達”而言,“沙宣”更為中國觀眾們所熟知。故此處譯為“維達·布非”不甚妥當,如譯成“沙宣·布非”則更具喜劇效果。
3.言語幽默實例及其譯文。
Example 1:Chandler:Monica and I are engaged.
Monica:I’m engaged!!!I’m engaged!!!
Ross:Oh,I thought it was just a kid yelling,“I’m gay!I’m gay!”
字幕譯文:錢德勒:莫妮卡和我訂婚了。
莫妮卡:(在陽臺大喊)我訂婚了!我訂婚了!
羅斯:我還以為是個小孩在喊:“我是基友,我是基友”!
此處的幽默蘊含在單詞的讀音上?!癳ngage”和“gay”的重讀音節(jié)發(fā)音相似,在聽覺上極易造成這兩個詞的混淆。看譯文便知,這種發(fā)音造成的幽默感很難通過翻譯傳達出來。由此可知,翻譯這類幽默時幽默元素損失是不可避免的。
Example 2:Joey:I asked you and you said it was okay.
Phoebe:Alright,well,maybe now it's not okay.
Joey:Okay,well,maybe now I'm not okay with it not being okay.
Phoebe:Okay.
字幕譯文:喬伊:菲比,我問過你,而你也同意了。
菲比:也許現(xiàn)在不同意了。
喬伊:好吧,也許我對于你的不同意也不同意了。
菲比:好吧。
此處一連用了六個“okay”,使該對話喜劇效果激增。但每一個“okay”卻都有它們各自不同的意思與效果,有的“okay”表示“同意”,有的“okay”只是口語轉折而已。譯文雖基本表達出了幾個“okay”的含義,但聽起來總不如原文那么經典、幽默,這就是言語幽默中詞義的多樣化給翻譯帶來的障礙。
《老友記》一劇通過大量的美式幽默,將美國本土的日常生活原汁原味地呈現(xiàn)出來,使沒有英語文化背景的中國觀眾,通過字幕盡可能地理解和欣賞美國情景喜劇。幽默語言的翻譯在美劇的字幕翻譯中實屬難點,是譯者的一項艱巨任務。這就要求譯者平日里要博覽群書,充分掌握各種幽默語言翻譯所需的知識,熟知翻譯策略及技巧,為觀眾奉獻高質量的影視譯文。
[1]呂光旦.英語幽默——理解與欣賞[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0.
[2]羅惠.《老友記》幽默語言英譯研究[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
[3]孫致禮.文化與翻譯[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127):41-46.
[4]張敏敏.《老友記》中的幽默及幽默翻譯[J].瓊州學院學報,2008(4):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