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文
五柳先生的一生,是自解其佩(辭官)、自得其樂、自主其趣,自抒其情的一生。我們可以想象到他一天的乃至一生的生活,主要是“好讀書”與“性嗜酒“兩件事。對于酒,因家貧,不能常得;而對于書,卻是可以一天不停地讀了又讀,直到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地步,說明嗜書之甚,簡直可以以書代酒了。所以,對于他的“好讀書”,是要作他堅(jiān)持方法上吟詠背誦,涵泳推敲,認(rèn)識上循環(huán)往復(fù),螺旋上升的養(yǎng)性修身的漫長過程來理解的,而“不求甚解”顯然也是不斷求解,解無止境,日解日新,日新日深的全過程了。因此,嗜酒而不能常得,問題是不大的,何況酒興斷了還會繼續(xù),親舊往往置酒而招,五柳先生則必招之即造,造之即飲,飲之即盡,盡之即醉,醉之即退,退之即安,這樣,他還值得以環(huán)堵蕭然,簞瓢屢空為意嗎?
當(dāng)然,忙于讀書和樂于飲酒之間,還會娛于為文。讀書有所感,飲酒有所樂,生平有所憶,未來有所寓,就常為文自娛,把頭腦里還處在混沌狀態(tài)的思想感情化為語言文字次第而出,讓內(nèi)心的意志與憧憬豁然分曉,以與知己、同好分享,還有什么比這個費(fèi)神苦思卻愉悅愜意的事更美好的呢?何況文章里還有人生帶笑看,是非付流水的超脫,塵世去萬里,凈心無一累的飄逸,隨你迷途未遠(yuǎn),來者可追,任你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只要田園足樂,恪守本分,既不讓位于戚戚貧賤,又不侈談于汲汲富貴,就不虛度浮生了,就萬萬不會在無懷氏、葛天氏原始純樸社會中,我們謬托永恒成員的位置上退回去的啊!對于我們來說,本來就無所謂返璞歸真,因?yàn)槲覀円恢笔且耘c萬物共生為本色的,如同有了宅邊的五棵柳樹,何必還要打聽我姓甚名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