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會
(襄陽市中醫(yī)院 婦產科 湖北襄陽 441000)
異常子宮出血多數是由影響生殖系統功能調控的激素紊亂所導致,是婦科最常見的臨床癥狀,多發(f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1]。治療異常子宮出血側重于止血,青春期要調整周期,恢復排卵;更年期則預防復發(fā),順利過渡到絕經期。有效治療異常子宮出血首先要明確患者的病情及性質。以往診斷常根據患者的癥狀,采用B超檢查或者診斷性刮宮,但是誤診或者漏診率很高[2]。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宮腔鏡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婦科疾病的診斷。本研究通過對異常子宮出血患者進行宮腔鏡檢查,以分析該技術的診斷價值,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襄陽市中醫(yī)院收治的86例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為非正常子宮出血,均有性生活,均未服用性激素類藥物。觀察組年齡為22~58歲,平均(32.11±2.01)歲;病程為 2 ~60 個月,平均(23.58 ±1.74)個月;月經延長15例,經量過少11例,經量過多9例,絕經出血8例。對照組年齡為21~58歲,平均(32.87±2.69)歲;病程為3~60個月,平均(23.97±1.23)個月;月經延長14例,經量過少10例,經量過多10例,絕經出血9例。兩組患者年齡、病程、臨床表現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方法
1.2.1 對照組 進行B超檢查。檢查前提醒患者提前進行排尿,不要吃容易產氣的食物,如紅薯、牛奶等。對患者盆腔進行縱、橫、斜切位的動態(tài)掃描,并記錄檢查結果。
1.2.2 觀察組 進行宮腔鏡檢查。檢查前4 h內禁食。采用宮腔鏡聯合德國電視攝像系統,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以生理鹽水作為膨宮液,擴張宮口至7號,膨宮壓力維持在13~20 kPa,置入宮腔鏡。從子宮底部開始檢查,由內到外,觀察子宮內膜的厚度、顏色及輸卵管形狀、有無粘連物等情況,最后觀察宮頸口。如發(fā)現子宮內膜異常,則立刻取材送檢。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病理診斷結果比較,觀察組診斷符合率為93.02%(40/43),對照組為72.09%(31/43);觀察組診斷符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54,P<0.05)。
B超是一種利用超聲波,將聲波轉換為圖像而進行診斷的技術。由于人體各種組織具有差異,超聲波在不同組織上就會有不同的反應。將超聲波射入體內,通過與人體組織之間所產生的反射、繞射、折射、散射、衰減等相互作用,獲得相關的生理與病理信息。由于B超可以清晰地展示各器官的切面圖像,且富于實體感,接近于真實的解剖,所以早前臨床上多采用B超進行婦科診斷。雖然B超檢查操作簡單,但穿透力較弱。對于直徑為1 cm左右的腫瘤組織,B超不易查出,容易造成漏診或誤診[3]。
宮腔鏡是一種用于子宮腔內檢查和治療的微創(chuàng)性技術,可利用前部鏡體進入患者宮腔,具有放大觀察部位的作用。通過宮腔鏡檢查可發(fā)現B超所不能發(fā)現的問題,適用于絕經前后異常子宮出血、月經過多或過少、不孕不育癥等的診斷。宮腔鏡檢查不僅可以直觀、準確了解宮腔內的信息,而且還能明確病變的位置、大小及范圍,現已成為異常子宮出血的主要診斷方法。運用宮腔鏡檢查異常子宮出血,不僅可以直觀了解宮腔內的生理變化,而且能避免對病變部位活檢時造成子宮內膜的損害[4]。其具有較高的分辨能力,對微小病變也能及時發(fā)現,從而降低漏診率。宮腔鏡不僅適用于診斷,而且還可運用到治療中去,有效縮短治療時間[5]。
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宮腔鏡檢查與病理診斷結果的符合率為93.02%,明顯高于B超檢查的72.0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與超聲檢查相比,宮腔鏡檢查異常子宮出血患者與病理診斷結果具有較高的符合率,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徐鳳英.宮腔鏡在異常子宮出血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大家健康,2013,7(12):217.
[2]龐雁.宮腔鏡在異常子宮出血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4,7(7):148 -149.
[3]李春霞.宮腔鏡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8):152 -153.
[4]李玉艷.異常子宮出血應用宮腔鏡診斷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4(12):109 -110.
[5]周雪勤.宮腔鏡在診治異常子宮出血中的應用價值[J].吉林醫(yī)學,2013,34(25):5221 -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