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樹寬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交際工具。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使國際交流日益廣泛,外語成為人們提升自身素質、順利與外國人交流的必備工具。因此外語專業(yè)一直是廣大青年學生所青睞的專業(yè)。學習外語是為了掌握語言技能以達到交流的目的。語言技能通常分為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外語學習者如果掌握了某一門外語的這五種能力,那他就掌握了這門語言,從而可以達到交際的目的。我國的外語專業(yè)教學有其獨特的地方,其教學受教育部制定的教學大綱所制約。外語專業(yè)課程設置分為公共課(通識課)、專業(yè)課和專業(yè)知識課。公共課的課時約占教學總課時的20%,使專業(yè)課教學總課時相對減少,勢必影響外語專業(yè)的教學效果。如何在有限的課時條件下提高外語專業(yè)教學效果,除了改進教學模式外,還要借助于先進的智能化網絡語言實驗室。目前,各高校外語專業(yè)普遍裝備了智能化網絡語言實驗室,使用較為普遍的是藍鴿智能化網絡語言實驗室,其設計理念的先進和功能的強大基本上可以滿足教師的教學需要和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需要,提高了外語學習的效果。
(一)智能化網絡語言實驗室的技術特點。智能化網絡語言實驗室是語言學習實現數字化的媒介和環(huán)境,是建立在網絡資料交換的基礎上,經過A/D 轉換后的視頻和音頻資料通過標準的網絡協議傳遞給用戶,網絡及終端之間的傳遞以符合標準網絡協議的命令資料的形式反映出來,其良好的畫質和音質,資源和組件的合理充分利用,可以滿足教學多樣性的需求。
(二)智能化網絡語言實驗室的功能。智能化網絡語言實驗室具有專業(yè)化的授課平臺來完成聽力、口語、閱讀等實踐課程的教學;具有聽力互動式授課平臺、復聽訓練系統(tǒng)、口語互動式授課平臺,并具有網絡化口語考試及訓練功能;該系統(tǒng)更受歡迎的功能是允許系統(tǒng)管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添加子目錄,來滿足個性化教學的需要。采用ATM 技術語音網卡,可實時處理和傳輸音頻數據;采用ATM 異步網絡的同步傳輸技術,確保語音流媒體數據的正確性,實現語言信號的高保真?zhèn)鬏敗嶒炇覔碛匈Y源庫,內容涵蓋英語教材、科技英語、旅游英語、外國文學、外文歌曲、英文電影、演講比賽視頻材料等,還有數十萬道題的試題庫,每道題都有難度系數供用戶選擇訓練。該系統(tǒng)允許管理者添加資源。因此,語言實驗室的強大功能可以保證外語學習者的語言技能的快速提高。
Krashen 對“習得”和“學得”(Acquisition – Learning)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習得”是潛意識過程的產物,是學習者用目的語進行有意義的自然交流的結果,兒童習得母語即是如此;而“學得”是有意識的過程,即通過課堂教師講授并輔之以有意識的練習記憶等活動,達到對所學語言的了解和對其語法概念的“掌握”。通過Krashen 的闡述,可以看到Krashen 傾向于“習得”。二語習得理論現在已經被廣大的外語教學工作者所接受,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已經轉化為基于智能化網絡語言實驗室的情景教學,高效率幫助全方位地提高了學習者的語言應用能力。功能強大的智能化網絡語言實驗室?guī)缀鹾w聽、說、讀、寫、譯等所有語言能力的訓練以及其他第二課堂活動項目。以下著重探討基于智能化網絡語言實驗室開展的英語閱讀教學、英語聽力教學模式和第二課堂活動。
(一)依托智能化網絡語言實驗室開展英語閱讀教學。
1.依托實驗室建立試題庫。根據《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和《英語專業(yè)四、八級考試大綱》,依托實驗室建立分級試題庫。試題庫包涵三種題型:閱讀理解,詞匯與語法,完形填空。這些題將在期末考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2.依托實驗室建立網絡閱讀平臺。閱讀平臺所提供的原版小說根據當代大學生的興趣而定,主要是偵探小說和言情小說。學生在課外可以通過網絡進入實驗室,在閱讀平臺上選取自己喜歡的小說,根據指導教師的要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看完。為了檢驗學生的閱讀情況,指導教師為每一部小說設計至少30 道題,并掛在網上,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答完,并將答題結果上傳,系統(tǒng)自動評定成績,其成績將作為期末成績的一部分。
3.強化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實驗室對語言技能的掌握固然重要,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更要加強,但要與時俱進,根據需要來采取“互動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要提前預習,課堂上在教師的引領下對所預習的內容進行討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參與程度打分并作為期末成績的一部分,通過這種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依托智能化網絡語言實驗室開展英語聽力教學。
1.依托實驗室建立試題庫。根據《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和《英語專業(yè)四、八級考試大綱》,依托實驗室建立分級試題庫,試題的形式以選擇為主,這些題將在期末考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這促使學生在課余時間到實驗室盡可能多練習聽力。
2.依托實驗室建立網絡聽力平臺。聽力平臺所提供的聽力材料由教師根據《大綱》的要求來搜集整理,并根據《大綱》的要求對這些材料進行了分級。聽力平臺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自由訓練內容,這里涵蓋了英美電影、電視劇以及歷史上著名人士的演講等,還有英美比較權威的教材如《新概念》的音頻資料等,學生可以有選擇地去聽、去模仿。二是限制性訓練內容,要求學生根據課程進度預聽材料,以備課堂討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參與程度和結果評定成績,并作為期末成績的一部分。
(三)依托智能化網絡語言實驗室開展英語口語教學。實驗室裝備的“myET 智能口語診斷訓練平臺”,可以在沒有教師在場的情景下完成口語訓練,可以實現網絡交互和監(jiān)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教學進度的需要設定分級標準,在與系統(tǒng)的對話中,系統(tǒng)會自動識別練習者的音頻,指出其口頭表達中出現的各種錯誤,適合學生的自主訓練,可謂一舉多得。
(四)依托智能化網絡語言實驗室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第二課堂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第二課堂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消化課堂知識,可以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可以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先進的語言實驗室可以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滿足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需要,如:實驗室的實時評分功能使語言技能競賽活動的開展成為可能,學生準備競賽的過程就是提高自我的過程;實驗室所提供的職業(yè)化環(huán)境使職業(yè)技能訓練成為可能,學生可以在進入社會前對自己未來的職業(yè)有了心理預期。
由于智能化網絡語言實驗室的普及,現在的外語教師要比幾十年前的教師幸運得多,他們?yōu)榱俗约核诘恼n程教學效果最大化,可以充分利用實驗室?,F在的學生要比以前的學生幸運得多,他們可以從實驗室里學到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多的能力。因此教育部門的專業(yè)評價指標體系特別重視專業(yè)實驗室的建設和使用。然而,在實驗室的利用上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實驗室的設計功能無法得到全面利用,從而未能實現設計目的。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外語教師對實驗室的功能認識不足,也不愿意投入太多的時間去掌握一門新的技術,只好局限于教室的講臺上。二是實驗室的管理人員要么是外語專業(yè)的教師,只熟悉計算機的簡單操控,而不懂計算機的維護和編程;要么是計算機專業(yè)的教師,他們擅長系統(tǒng)的維護,卻不能配合專業(yè)教師編寫程序,輔助實驗室完成教學任務和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三是教學管理觀念上還存在誤區(qū),對外語專業(yè)的實驗室教學評價存在模糊的認識。有的管理者認為教學就是在課堂上教與學,將傳統(tǒng)的課程放在實驗室上課該怎么算,學生自己在那學習,教師該干什么?這種模式是否會受到專家的質疑,從而影響專業(yè)評價效果?
新生事物的出現和接受需要一個過程,實驗室也是如此,希望本文能給外語教師提供借鑒,將自己所授課程與實驗室的功能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提高語言教學效果。
[1]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Pergamon Press Ltd.,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