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長治縣五中 張素芳
當今社會高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在方便我們生產、生活的同時,也對人才的培養(yǎng)和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作為世界通用的一門語言,在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的教學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閱讀理解的重要性在教學、應試和日常工作中是有目共睹的。我認為提高閱讀理解水平的方法和途徑有很多,我想著重談一下培養(yǎng)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對提高閱讀理解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閱讀理解是高考英語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學生總分高低的關鍵題型。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我覺得學生們除了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和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外,還需要加大閱讀的廣度和強度,拓展閱讀的空間,在熟練掌握課本閱讀材料的同時,向課本以外的內容擴展。然而,長期以來的現(xiàn)狀卻是,學生外語閱讀數(shù)量嚴重不足,閱讀質量徘徊不上,根本無法滿足《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對課外閱讀量提出的要求,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外必須進行大量的閱讀,以適應英語教學的要求和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但是,面對琳瑯滿目的閱讀材料和錯綜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我們必須得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選擇性,不能貪圖大而全小而全,不分青紅皂白全面拿來,那樣不但無一利而有百害。學生們本身學習負擔重,再加上對課外閱讀的認識不到位,極有可能有滿不在乎或敷衍了事甚至悲觀厭學的現(xiàn)象發(fā)生。那么,如何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進而得到提高考試中閱讀理解成績的目的,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課文學習是基礎,課外閱讀是必要的補充和對課本知識的運用和升華。眾所周知,英語教學大鋼中所選擇的課文都是經過無數(shù)專家學者反復研究討論而一致認為有代表性的精品文章,是要求學生必須精讀、研讀甚至背誦內容,我們必須對課本中的閱讀部分完全掌握并能熟練靈活地運用,在此基礎上我們要選擇配套的閱讀訓練內容擴大視野,其目的是為了復習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的語言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訓練他們快速閱讀的技能,提高學生對課外讀物精髓的把握度,了解各種題材作品的寫作方法和特點,以進一步增強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的應試和運用能力。
在選擇課外閱讀材料上,我們應盡量做到語言真實地道、題材及體裁多樣化、難度要適當。文章應選自英美出版的英語讀物。如人物傳記、寓言故事、社會文化、科普小品等,語言應以當代書面語為主,思想內容要健康,有一定的知識面和外國文化內涵,但應注意不要超出學生的背景和知識范圍,要兼顧趣味性和實用性,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快樂和輕松的心態(tài)中不知不覺地更多地閱讀外國人士的作品,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水平。
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由此可見,在英語課外閱讀訓練中,對學生的閱讀方式和技巧進行有效的指導就十分重要,只有讓學生掌握了各種合適、合理的方法和技巧,他們才能成為獨立的閱讀主體。有關的閱讀理論認為閱讀是一個主動、有目的而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心理過程,讀者在閱讀中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需要不斷對視覺信息進行解碼、加工和處理,由此形成對文章的正確理解,為此,我們老師要在教學中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指導學生閱讀。
略讀,即通過粗讀領略文頭章的主席旨大意,為接下來的細讀作好的準備,通過略讀可以尋找主題句,歸納主旨大意,從而達到快速整體理解文章的目的,獲得文章要表達的正確信息。跳讀,即尋找文章的重要信息,如年代、人名、地名等,把握關鍵詞,利用語法過渡詞、語氣轉折詞及時態(tài)動詞等抓住文章的脈絡,著重加深理解文章的重點、難點。細讀,即分級研讀注意細節(jié),分析語言結構,理解關鍵信息揭示文章結構的內在聯(lián)系,以深化理解和整體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主旨。猜讀,即推測文中未直接寫明的含義、因果關系以及生詞生句或一些似是而非的詞句。英語作為一門世界重要的語言,其詞匯量巨大,每個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其所讀刊物的所有詞匯,尤其是學生由于學習任務重時間有限他們掌握的詞匯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自學中難免要遇到一些生詞、語法等,所以作為教師多引導學生如何根據(jù)上下文進行猜測就顯的十分重要了,這也是學生應該和必須掌握的一種閱讀方法。
眾所周知,閱讀訓練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不論對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還是運用水平的長進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課外閱讀又是閱讀訓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相應的需求,制定出各有側重的課外閱讀計劃,加之對學生做一些詳盡的指導,讓學生明白本文中所提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進而使學生的整體英語應用能力有一個質的提升,對學生來講可能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