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涇川縣職業(yè)教育中心 馬 鵬
“好的培訓就是一盞燈,照亮了前方的路,也點燃了自己的人生。”2015年2月4號至2月8號,我有幸在上海同濟大學參加了中職學校示范校中高層管理干部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chuàng)造偉大”。李克強總理明確指出:“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廣大教育工作者要“沉下心來教書,靜下心來育人”,這既說明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同時也是對目前形勢下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即要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沉下心來搞教育,少點浮躁,多些耐心,保持寧靜平和的心態(tài)去教書育人,那么我們的教育一定會積小步為一大步,學生也會在愛的雨露中潛移默化長成參天大樹,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身正為師,學高為范”是我們教師信奉的準則。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堅持以德育人,用自己的真誠質樸喚醒學生的責任心和上進心。愛校心,就是愛學生,只有愛學生,就是愛學校,才會為他們服務?!疤煜屡d亡,我的責任”“職教興亡,我的責任”,唯有這個思想,我們的職業(yè)教育才有希望,才能帶好班。每當走進教室,面對一群有生機的學生,得時時問自己,我今天該怎樣教這些孩子才行,怎樣教育他們才對。學生的那些問題,還有沒有給解決,那個學生的心理,還沒有被疏通。只有老師的勤奮,才能鼓勵孩子的勤奮,只有教師的言傳身教,才能調(diào)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在孩子中,我們是學生的玩伴,是他們的支持者,是朋友……要有一顆慈母心,對孩子既要有耐心又要有細心,更要有愛心,時常為他們做一些細小的事情,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成為孩子情感世界的知心人,了解他們的苦樂,成為他們感情世界的依靠人 ,只有這樣認識正確了,學生的思想工作就不難做不通。
作為老師,我們要成功的把握中職學生的性格成因,因材施教,班級管理做到有的放矢。進入職中學習的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多數(shù)為中考落榜生??煞譃槿悓W生:第一類,成績好已經(jīng)考上高中,但家庭中無力供幫,來職中想學一門手藝,達到改變?nèi)松\的目的。這類學生,當然無需怎樣管理,我們只需做好服務工作,解決家庭困難。第二類學生,屬于生理上的問題學生,說白了就是學習差的學生。這些學生占大多數(shù),他們能夠遵守校紀校規(guī),在管理上不會給班級造成麻煩,但是由于在初中學習不好,成績差,長期處于一種被壓抑的狀態(tài),自閉心理嚴重,有性格自閉的傾向。這類學生只要經(jīng)常談心,鼓勵他們積極向上,幫助他們走出心理誤區(qū),讓人格明亮起來,甩掉包袱輕裝上陣。第三類學生,即被中學稱之為問題學生,他們的腦子靈活好動,但壞毛病多。這類學生大多由于經(jīng)常在管理與被管理之間碰撞、逆反,很容易和老師造成正面沖突。對這類學生,我們應該順之導之,更尊重他們的人格,借助他們身上精力充沛、好奇心強、動手能力強的閃光點,進行引導教育。
首先我們教師要迎難而上,敢字當頭,勇挑重擔,大膽管理。實踐證明,只要管理得有理有節(jié),方法得當就不會有管不住的學生,也沒有不服管教的學生。生活中,我們每天幾乎要和學生在一起,按時上班,從不遲到和早退,言傳身教。工作中,平時我們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首先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學生參加勞動,我們要和大家一起勞動;本著平等與尊重的原則,面對每一位學生的情感,以平等的身份和他們交流,參加他們的活動,和同學們成為朋友,建立起了一種平等的、朋友間的師生關系。利用空余時間去學生寢室,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況和心理動態(tài),和同學們談心,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做好后進學生的思想工作,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存在的問題,爭取進步。在學習的同時充分調(diào)動學生們的積極性,通過開展各種形式、豐富多彩的活動,提供各種機會讓同學們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從而鍛煉了同學們的組織能力,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集體主義觀念。尊重學生個性的存在,鼓勵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的同時,大力倡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類型的活動,在活動中鍛煉自己。
職業(yè)教育辦學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培養(yǎng)具有一定知識的具有熟練技能的一線產(chǎn)業(yè)工人。那么,教學管理必須引入企業(yè)文化,企業(yè)文化是什么呢?其實就是效益意識、質量意識、商品意識、經(jīng)濟意識和主人翁意識。說白了就是講質量,追求效益,只認紀律,不講人情。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時時體現(xiàn)時間觀念,遲到就意味著怠工,曠課就意味著失業(yè)。一定要為此付出代價,并貫穿于教學始終,班級管理始終。強化這種理念,依照企業(yè),建立按時點名、每項事務完成質量的獎罰制度、以及曠課遲到懲罰制度,使學生逐步適應模擬企業(yè)管理的班級管理模式,為進入企業(yè)打下基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職業(yè)學校的發(fā)展離不開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要讓教職工愛崗敬業(yè)以校為家,學校與教師共同成長,學校就是教師的精神家園,因此要建立旨在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讓學校擺脫僅僅靠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誤區(qū),讓教職工積極投身到學校改革發(fā)展創(chuàng)新中來,成就一番事業(yè)中來,用新的發(fā)展性的評價機制促進教師的進步,德塑人生,技行天下,成就美好人生。我們必須基于對傳統(tǒng)評價制度進行深刻的反思,重建各種能夠真正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評價制度。要把集體備課制度,創(chuàng)造性組織教學,專業(yè)教學課改理實一體化教學,以及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納入考評的內(nèi)容,進一步充實完善形成旨在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評價體系。在組織實施上,要杜絕一切形式主義,努力使評價過程成為引導教師學會反思,學會自我總結的過程,從而進一步提高認識,形成新的教育觀念。最后,要正確對待評價結果,既要看評價結果,也要看教師成長的全過程,為教師建立成長檔案,幫助教師全面了解自己,促進教師獲得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