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海娟(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上?!?01418)
論健康快樂體育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
□ 鄭海娟(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上海201418)
健康快樂體育是21世紀倡導的一種先進教育理念,也是學校貫徹執(zhí)行、師生熱愛的教學模式。為了更好地增強學生體質,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我們必須改變原有的框架、教條、固有、守舊的教學模式,拓寬自己的視野,更新理論知識和教學理念、掌握新的信息,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形成特有的教學觀念,使學生在平等、自主、互動、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享受健康快樂體育帶給他們的樂趣和興趣,使他們在健康快樂的體育鍛煉氛圍里找到鍛煉的源泉,從而自覺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本文試通過健康快樂對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論述,提出終身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引起大家對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視,并從中獲得通過體育鍛煉帶來的健康成效,使健康快樂體育成為人們終身鍛煉重要途徑。
健康快樂體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
學校體育教學是終身體育教育的基礎,21世紀的體育教育倡導的是健康、快樂的教育模式,健康快樂體育教育是學校體育的指導思想,體育教育應在快樂教學的基礎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和養(yǎng)成自覺鍛煉習慣能力的培養(yǎng),應從思想道德教育,發(fā)展個性特長,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等方面進行。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離不開健康的身體,強健的體魄離不開健康快樂的體育鍛煉,健康的身體不僅是個人受益,同時也關系到國家的興旺發(fā)達。大家都知道要健康,屬不知體育鍛煉的方法多種多樣,更不知健康快樂的體育鍛煉對身體最有益。體育鍛煉不是立竿見影就能見到效果的,它需要有一定的計劃性、規(guī)律性、長期性的鍛煉才能產生價值,也就是需要貫徹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才有意義。健康快樂的體育鍛煉不僅能使人獲得身心效益,而且也能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然而這些有利的效益只是部分同學從中獲得,也就是那些熱愛運動持之以恒,堅持不懈鍛煉的同學從中獲得,本文試通過對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對人體獲得健康效益的闡述,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終身體育鍛煉的認識,使更多的同學從快樂體育鍛煉中獲益。
健康快樂體育是教師正確運用適應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創(chuàng)建和諧、生動、活潑、自主、平等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搭建師生情感交流、互動的教學平臺,使學生在快樂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中享受體育鍛煉的快樂。
體育意識是人腦對體育和體育活動特有的態(tài)度控制系統(tǒng)。
3.1、在快樂體育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態(tài)度意識
體育鍛煉的態(tài)度是決定終身體育鍛煉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包括人們對體育鍛煉的認識、情感、意志的體現,認識是決定體育意識的源泉和基礎,情感和意志的體現是對體育鍛煉意識的發(fā)展起支配和調節(jié)作用的,它們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在認識到體育鍛煉的功能和效用的基礎上,形成對體育鍛煉的積極體驗,產生對體育鍛煉的需要和運動的行為傾向,從而構成統(tǒng)一的完整的態(tài)度意識。 要提高學生在健康快樂中的終身體育的鍛煉意識首先要加強宣傳教育,形成并提高體育鍛煉的認知。體育鍛煉的宣傳主要是通過比賽和體育教學課堂以及鍛煉俱樂部等形式進行宣傳和帶動同學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構建良好的快樂體育鍛煉氣氛,使學生對體育鍛煉產生的效能、作用和良好的情感體驗有感性的認識。其次是通過大力組織競賽、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情感。俗話說,“知之愈深,愛之愈切”。學生親身體驗體育鍛煉帶來的樂趣是產生體育鍛煉情感的前提和條件。第三是學校要加的對體育場館、場地、器材設施等硬件建設的投入,更好地激勵和強化學生對體育意識的重視。
3.2、在快樂體育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鍛煉意識
3.2.1、轉變教學觀念,強調學生在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健康快樂體育中的學生地位是由學生的主觀意思決定的,在健康快樂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突出他們自主的管理、交流、鍛煉能力,在體育鍛煉中不由自主的發(fā)揮他們固有的特長和潛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形成一個自主、和諧、寬松、多變、靈活多樣的教學課堂,使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的快樂,意識到自己是體育鍛煉的學習主體,從而增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促進終身體育意識的發(fā)展。
3.2.2、明確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
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使學生從客觀上對體育課的教學計劃和內容有初步的認識,使他們對體育鍛煉產生濃厚的興趣,形成良好的鍛煉態(tài)度和習慣,就會以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精神飽滿地參與練習。因此,教師應轉變觀念,在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應與端正態(tài)度、激發(fā)興趣相結合,是意志與毅力的結果。一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地進行身體鍛煉,二是培養(yǎng)學生把體育鍛煉作為日常生活的一種需要,成為一種習慣。培養(yǎng)學生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是基礎,只有科學地鍛煉身體的習慣,才能稱得上良好的鍛煉習慣。
3.3、在快樂體育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健身意識
體育鍛煉的動機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愛好和維持個人興趣的心理活動,人們只有對某種事物的內容和過程有興趣,才能形成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在培養(yǎng)學生體育意識的過程中,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參與的熱情,變被動體育健身為主動體育健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自覺地從事體育鍛煉,只有在體育鍛煉過程中體驗到體育帶來的特有的快樂感和愉悅感,感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滿足,才會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只有練習多了,才能習慣成自然。事實證明,許多從小體質虛弱,身體不是很健康的人,在親朋好友的引導下,通過參加多年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的鍛煉,達到了增強體質,身體健康的目的,取得到了顯著的效果,同時也養(yǎng)成了長期鍛煉的習慣,而許多身體健康的人,也都有良好的體育健身鍛煉習慣。
健康快樂的體育鍛煉不僅能促進人的身體發(fā)育也能有效地提高機體的功能水平,使體內消耗的能量增加,代謝產物增多,形成旺盛的新陳代謝產物,從而使機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功能水平得到改善;再者健康快樂的體育鍛煉還能增加人對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在人類對待大自然變化多端的惡劣氣候和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人體會根據環(huán)境的變化來調節(jié)各器官系統(tǒng)對其的適應,使人體內外的環(huán)境保持相對平衡。這些機體的功能的主要變化是要通過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計劃性、長期性的體育鍛煉才能獲益的,如果中斷體育鍛煉,則人體內的各器官和系統(tǒng)的構造以及功能上的有利變化也會逐漸消退。怎樣通過健康快樂的體育鍛煉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健身意識?首先要加強學生對健身知識的學習和教育,通過學習和鍛煉使學生了解、理解健康快樂體育鍛煉對人體器官、功能、機能的改善和提高,(找部分實例講解)使學生從思想上重視體育鍛煉帶給自身的好處,從行動上開始進行體育鍛煉。其次是改進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鍛煉,從點滴開始。體育教育應貫穿于人的整個一生,持之以恒的終身體育鍛煉是人體獲得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手段。人的身體要根據自身的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去有意識地進行科學化的健身鍛煉。教師應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樹立健身意識,強化健康快樂體育鍛煉的健身功效。使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培養(yǎng)他們的健身情感意識與興趣、愛好。
3.4、和諧師生關系是快樂體育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關鍵
教師是體育教學課堂的核心,和諧的師生關系能消除學生對教師的隔閡,教師用自己豐富的理論知識、嫻熟的技能,快樂、活潑、生動的形象教育學生,創(chuàng)建融洽、和諧的課堂氣氛才能使學生活躍,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和潛能,才能更好地貫徹終身體育意識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進一步從思想上重視它。因此教師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暗示、每一個眼神都傳遞著教師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學生情感、情緒的巨大的變化。師生情感和諧融洽,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學其道”。
4.1、堅信練習的自我效能
4.1.1、首先我們要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參加健康快樂的體育鍛煉對自己身體健康的有益活動,建立自信心,然后通過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提高身體各方面機能的效應,達到健康的目的,而不能初淺地認為短時地參加鍛煉能長期對身體有用,只有通過一定時期的持續(xù)性的體育鍛煉才能對身體有益。
4.1.2、學校通過組織體育比賽和體育教學課堂以及鍛煉俱樂部等形式進行宣傳和帶動同學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構建良好的快樂體育鍛煉氣氛,使學生對體育鍛煉產生的效能、作用和良好的情感體驗有感性的認識。其次是通過大力組織競賽、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情感。
4.2、制訂鍛煉計劃
體育鍛煉不是憑一時沖動和短時的興趣進行就對身體產生長期的健康效益的,它是必須經過一定的計劃性、規(guī)律性、長期性的鍛煉才能產生價值,因此制訂有效、合理、適合自己的鍛煉計劃是達到終身體育鍛煉的基礎,只有制訂好鍛煉計劃才能做到約束自己,控制自己,才能有意識地督促自己參加體育鍛煉,只有堅持體育鍛煉才能對身體有利。
4.3、明確鍛煉目標
學生確定自己的鍛煉目標后,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自己制定的目標進行選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項和制定中期或長期的鍛煉計劃,使學生形成鍛煉有目的、有計劃、有樂趣地進行快樂體育鍛煉。
4.4、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
學生根據自身的身體條件、能力、興趣愛好和場地設施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項目,達到強身健體,鍛煉身體的目的,使自己從中得到鍛煉帶來的效益、樂趣和身心滿足等各方面的成效,同時也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
4.5、運用合理的科學鍛煉方法和手段
學生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進行體育鍛煉,運用合理、科學的鍛煉方法和手段是身體得到有效鍛煉的保證,教師指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項目、適合自己身體的鍛煉方法和練習原則進行鍛煉來達到目的。
總之,參加體育鍛煉就是要有所收獲,要從利于身體健康的角度出發(fā),不能盲目的、沒有目標地進行鍛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方法對身體是沒有成效的。學生在健康快樂的教育環(huán)境中能更積極地參與體育鍛煉,能使他們更容易在快樂的體育鍛煉氛圍里找到鍛煉的源泉,能更加自覺地參加體育鍛煉,也能使學生對體育鍛煉更感興趣,更容易養(yǎng)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
因此,我們的體育教學首先應從思想上加強健康快樂體育鍛煉的教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養(yǎng)成自覺鍛煉習慣,才能獲得鍛煉帶來的效果。其次我們要想從體育鍛煉中得到健康的身體、身心、飽滿的、良好的情緒和精神狀態(tài),就必須通過一些基本的體育理論知識學習,經過一定的、長期的、經常性的的體育鍛煉才能獲得,只有讓學生進一步從思想上高度重視體育鍛煉的方法、手段,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才能獲得體育鍛煉帶來的樂趣和健康價值。
[1]張春華.鍛煉堅持性的國外研究進展.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2(4)
[2]朱柏寧.高校體育與健康快樂教程.同濟大學出版社,2006
[3]鄭鋼等譯.心理學導論.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