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撫松縣職業(yè)教育中心 鄭福忱 劉艷敏
新課程改個下,要求教育的本質(zhì)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情懷,是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關(guān)懷,從現(xiàn)實中,不管教育的表現(xiàn)形式多么紛繁復雜,但“愛”應該是他的核心。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職業(yè)中專,大部分學生是來自中考的落榜生,還有一部分學生是來自閑散在社會上一兩年的社會青年,他們身上多多少少多存在一些問題。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我深深的體會到,教育不能沒有愛,對于這些問題學生,更應該給予愛心。其實造成問題學生的原因很多,一些是父母離異,造成孩子性格的缺失,還有一些是童年或少年時代,被歧視過、被冤枉過,或被誤解過的孩子。他們內(nèi)心脆弱敏感。對教師心存介意,甚至深懷敵意。他們主觀上排斥教師,認為教師輕視和嫌棄他們,與教師存在這心理隔閡,甚至對抗。從而使師生之間感情難以溝通。
我國教育家夏丐尊認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可以說愛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是溝通思想的橋梁。作為教師只有具備了深厚的愛生之情,才會把學生放在心上,學生也才會敞開心扉接受教師的愛。也就是說,教師的愛在教育教學中,在培養(yǎng)孩子健全人格中起重要作用。
培養(yǎng)孩子健全人格,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問題學生。他們更需要愛。備課時,客觀的把握學生的現(xiàn)狀,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心理素質(zhì)認知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進行分層次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目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歧視問題學生,促進和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布置作業(yè)時根據(jù)學生發(fā)展水平的不同,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刪去較難的習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通過努力都能做對,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最終獲得成功。
其次,培養(yǎng)孩子健全人格,要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對于問題學生,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問題學生并不是每一個方面都有問題。他們總有潛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格。每當這種光點閃爍時,也正是對他們引導的最好時機。比如,我們班的女生張同學,擅長唱歌,但是也擅長跟男生打架,經(jīng)常罵人。但是在教師節(jié)歌詠比賽時,她的舞姿和歌聲贏得了陣陣掌聲。謝幕時,在她的臉上,我第一次看到了她天真的笑。在我印象中,她始終是一副不屑眼神,總有一種時刻準備打架的神情。比賽結(jié)束了,我把她叫到辦公室,把中午女兒給我的蘋果給了她。表揚了她的比賽表現(xiàn)。最后我問她,平時為什么總和同學打架?她問我:你愿意聽嗎?我點點頭。她講訴了父母離婚,全都拋棄了她,只有殘疾的姥姥收養(yǎng)了她。從小到大,沒有人給她開過家長會,同學都欺負她。今天職業(yè)中專給了她展示才藝的機會。這是她從小到大第一次得到這么多掌聲和鼓勵。我默默聽她講完了,她的臉上又出現(xiàn)了微笑,“謝謝老師聽我講完?!痹瓉碓谶@個孩子身上有那么多的故事,于是我讓她擔任組織委員。在日常生活中,我經(jīng)常在經(jīng)濟和生活上幫助她;當她有點滴進步時,給予其表揚鼓勵。我期待她慢慢變好。
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要持之以恒。問題學生的人格不是一朝一夕養(yǎng)成的,轉(zhuǎn)化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做好的,這是因為學生自制力差,經(jīng)常反復。出現(xiàn)反復時怎么辦,切忌操之過急,簡單粗暴地批評。這時教師要有更大的愛心、耐心去幫助她,鼓勵她,使之明白教師的良苦用心,從而受到感化。要給學生一個認識再認識,改正再改正的機會,使他們在認識過程中,循序漸進的健全人格。
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愛的教育為基點,以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為目標,讓我們用愛心去震撼“問題”學生的心靈,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