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九年義務教育學校 楊顯華
青少年時期,是個性與品德形成的重要時期。盡管社會的環(huán)境、家庭等因素對他們個性形成和品德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我認為語文教師的作用是最大的。語文教師能夠通過一定的教育內(nèi)容、教育方法對學生施加影響;也通過語文教師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舉止等對學生的影響。在學生眼里,教師是正確的,教師的話都是對的,語文教師更是他們學習、生活的榜樣。因此,語文教師的言行就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個性和品德的發(fā)展。教師的教育是決定和影響學生一生的發(fā)展、是道德觀念、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而語文教師的影響是最關鍵的因素。下面,我就從以下四個方面談談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影響。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第一印象常常是最深刻的,社會心理學中稱之為“首因效應”,師生交往亦是如此。若要給學生以美好的印象,使學生喜歡你,必須講究儀表和風度。
語文教師的服飾在第一印象中占有重要地位。男教師擦亮皮鞋,身著整挺的衣服,刮干凈胡子。女教師略施淡妝,一席端莊的職業(yè)服或是得體的時裝、休閑服,佩戴合適的首飾,這些都會使學生心情愉悅,并且能深深吸引學生跟著你、效仿你。應該指出的是,現(xiàn)代社會(未來社會更是這樣)服裝已經(jīng)成為一種社會地位、工作性質(zhì)和應負責任的標志,因此,人們的行為模式應與這一標志的要求相匹配。正像人們從未見過穿西裝、打著領帶的人在打高爾夫球一樣,我們的教職員工也不應當穿沙灘褲或超短裙上班。
時代在前進,過去的觀念也應該有些改變,語文教師的穿著應當跟上時代,應當體現(xiàn)出“職業(yè)美”“專業(yè)美”和“現(xiàn)代美”,穿著是一門學問,也是美的教育的一部分。語文教師不能不修邊胡,不能讓學生覺得你太過時,太守舊,太隨便。我建議語文教師們在上班走出家門前照照鏡子,審視一下自己的形象。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師的職務是用自己的榜樣教育學生。教師人格就像一面鏡子,學生可以從中認識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什么是應當做的、什么是不應當做的,教師用身教來印證平日的言教,對學生最具說服力和感染力,有力地推動著學生在人格塑造中由“知”向“行”轉(zhuǎn)變?!盀槿藥煴怼笔侨藗冃稳萁處熥畛S玫乃膫€字,為人師表就是要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學校履行工作職責時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以自己的一舉一動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學生對教師特有的期望和依賴,往往使他們在觀察教師時產(chǎn)生一種“放大效應”:教師的一件小小善舉,會使他們感到無比的欣喜;教師的一點小小瑕疵,則會使他們產(chǎn)生莫大的失望。關于教師舉止,此地我僅從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去研究。
首先,提到的是微笑。教師一走進教室, 帶著微笑,會對學生產(chǎn)生很大的感染力。一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 應當笑口常開, 這樣才能贏得滿堂春風, 既有利于調(diào)動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又有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其次,教師應注意每一個細小的育人環(huán)節(jié)。上課鈴聲響了,教師走進教室,看見黑板沒有擦,不聲不響拿起黑板擦,擦干凈了黑板,然后輕輕地提醒道:以后值日生別忘記在上課前將黑板擦干凈,然后開始了上課。
再次,教師應當有良好的教態(tài)。教態(tài)就是教學姿態(tài),就是教師在教學中的表情、手勢和身姿。教態(tài)直接影響學生聽講的情緒,因而也就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而且還會對學生思想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注意如講話的聲音不要過響;不要唾沫橫飛;不要在公共場所吸煙;不要在學生面前化妝等等。
從專業(yè)角度看,語文教師恐怕是說話最多的了。如果按“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計算,那么語文教師在一堂課上說的話足足抵得上普通人一個星期的話。說話不僅是語言技巧,更是一門藝術。語文教師的語言魅力主要在于要有“激情”“言為心聲”此話一點不假。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將自己對教育事業(yè)投入,對學生的熱愛,對祖國文化的精通溶入了語言,他(她)的聲音必然充滿熱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產(chǎn)生號召力。說話清楚有力,生動風趣,思路清晰,應當是每個語文教師的基本功。語言的豐富多彩,風趣幽默,言之有物,言之有度,言而有信體現(xiàn)了教師的才華,體現(xiàn)了語文教師的學識,體現(xiàn)了語文教師的智商,更體現(xiàn)了語文教師的人品。
教師淵博的知識會征服學生?!皩W生可以容忍教師的苛刻,但不能原諒教師的無知”。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是“雜家”,不僅懂得語文學科的基本知識,而且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解古今中外,把握時代脈搏,從而把抽象的理論課講的具體、生動、形象。這時,學生就會被你橫溢的才華、淵博的知識所征服,從而從心理上、情緒上樂意接受你,學習活動會變成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愛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也會一石激起千層浪,使課堂變成學生“能感悟多少,就說多少,發(fā)現(xiàn)什么就交流什么”,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大引發(fā)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動因,就像“春風潤物細無聲”滋潤學生的心田。如果語文老師的課像和尚念經(jīng)干巴巴,即使你磨破嘴皮,不厭其煩地講述,學生實際上還是不愿聽不愿學,只能是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