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慶
(蘭州大學附屬中學,甘肅 蘭州 730000)
體育與健康學科組建設與發(fā)展的幾點思考
黃 慶
(蘭州大學附屬中學,甘肅 蘭州 730000)
體育與健康學科組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織者和參與者,建設一個優(yōu)秀、高效的體育與健康學科組是學校教學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在體育與健康學科組建設方面進行有益嘗試,已取得顯著成績,總結體育與健康學科組建設與發(fā)展的基礎及措施。
體育與健康學科組;體育文化;建設發(fā)展
體育與健康學科組是學校開展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的組織和實施部門,擔負著學校體育文化建設與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的重任。在歷屆校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我校體育與健康學科組的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1987年、1989年、1993年和1999年,學校4次榮獲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14年被省體委、省教育廳評為“全國陽光體育科學健身校園行”活動先進單位;多次被蘭州市體委、市教育局評為體育工作先進單位。隨著體育課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建設一個優(yōu)秀、高效的體育與健康學科組成為學校體育教學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我校始終把體育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認識到體育工作是關系到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問題。因此,學校領導班子對體育工作的開展情況始終較為關注,對體育與健康學科組的建設與發(fā)展給予了極大支持。我校作為省級示范性高中,在安排課表時,總是先將全校的體育課排好后再排其他學科課程,形成了校長親自掛帥、副校長牽頭、各處室配合、學科組具體組織實施的體育教學管理機制。
我校學生管理部門充分肯定體育課在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質方面的獨特作用,從制度建設上支持學校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的開展。班主任也愿意與體育教師交流配合,重視開展體育活動,通過體育活動鍛煉學生健康的身心、強健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使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適應較大的學習壓力。
教師是教育之源、教育之本。學校體育工作取得顯著成績,靠的是體育教師的辛勤努力和不斷創(chuàng)新,如果沒有優(yōu)秀的體育教師隊伍,那么學校體育工作的推進、創(chuàng)新,體育課程的教學改革都將難以實現。
我校體育學科組現有專職教師7人,其中特級教師1名、高級教師1名、一級教師2名、二級教師1名、初級教師2名。體育教師中,2人參加過全國十城市體育教學觀摩課教學,5人為蘭州市教學新秀,3人為省級優(yōu)秀教練員,5人為市級優(yōu)秀教練員。2013年,學科組被評為首屆蘭州市優(yōu)秀學科組。我校體育與健康學科組十分重視教師的業(yè)務培訓,通過自主學習、在崗培訓、“傳幫帶”等形式,不斷“充電”,學習新理念,使先進的體育教學理念轉化為有效的體育教學實踐,并且注重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反思,及時彌補不足,這也是數十年來我校體育教學工作一直走在蘭州市乃至甘肅省前列的原因,體育文化已經成為學校文化的一部分。
體育與健康學科組工作計劃的制訂要符合學校的建設、管理制度,符合學校長期發(fā)展的要求,要能促進學科組的建設與完善,要充分考慮本校體育教師的具體情況,使教師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和職責。工作計劃應該把握課改方向,明確教改目標,重點提出工作措施,并且包含學科組建設、理論學習研修等內容。同時,學科組應積極主動地請示、溝通,多協(xié)調,及時反饋,爭取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關注,為完成體育工作計劃創(chuàng)造保障條件。
體育與健康學科組大量的工作需要全體教師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因此,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科組骨干教師的作用,鼓勵骨干教師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幫助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在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作用、創(chuàng)造學科組良好工作氛圍的方面,學科組長無私奉獻的精神十分重要,多幫助、常鼓勵、給任務、壓擔子、提要求、嚴考核是學科組長工作的基本思路,也是建設一個團結、敬業(yè)、創(chuàng)新的學科組的有效途徑。
教育離不開教研活動,體育與健康學科組以實施課程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科組師資的整體素質為重點來開展教研活動。學科組活動每周一次,主要是專業(yè)理論和技能的鞏固與提高,單周為理論學習,雙周為專業(yè)技術練習,經常是全組教師共同練習、相互指導,使組內氣氛更加和諧,學科組更有凝聚力。在教育部組織的第二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中,筆者獲個人競賽二等獎;在首屆蘭州市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中,我校獲得了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
課堂教學是學校體育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我校在結合新課程理念進行體育課教學方面不斷進行探索:(1)將教學內容與課程標準相銜接。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根據我校教師的構成和高中男女學生的生理、心理、身體素質等情況,將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若干個模塊內容,根據不同年級、季節(jié)、教學內容,按大單元形式循環(huán)教學,這樣有利于學生系統(tǒng)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基本技能。(2)改革體育教學方法。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課程目標必然要有與其配套的教學方法。學科組教師高度重視對教學方法的改革、總結和研究,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改變單一的接受性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3)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由于學校學生人數多、活動場地少,加之很多學生都有強烈的學習游泳技能的愿望。2000年,我們嘗試同蘭州市蘭海游泳館合作,在高一年級開設了游泳校本課程,并且在下午課外活動課的時間,把部分學生帶到蘭海游泳館學習游泳,既緩解了校內場館的壓力,又使學生鍛煉了身體、學習了技能,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可以為體育與健康學科組的建設與發(fā)展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我們以“求新、求活、求實”為目標,豐富了傳統(tǒng)課間操的內容,制訂了有效的管理制度,鼓勵教師根據季節(jié)和自己的特長自編新穎獨特、學生愿學、容易做、不重復、不乏味的靈活多樣且具有特色的徒手操;緊密圍繞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組織課外活動,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促使學生在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各自的特長,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另外,我們還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組織了一些競賽活動,如游泳接力賽、田徑接力賽(8×100米接力、8×400米接力)等,培養(yǎng)學生的競賽意識、集體意識、合作意識等,使學生在體育競賽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這些活動也為體育與健康學科組的建設與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雖然我們在體育與健康學科組的建設與發(fā)展上進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還需要開闊視野,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提升,這樣體育與健康學科組才能獲得長足發(fā)展。
G40-03
A
1671-1246(2015)12-0025-02